航空第一人再来郑州 为新书 《航空大都市》造势

2013年08月14日 07:15   来源:大河网   

约翰·卡萨达向大家推荐他的书

读者围着他要签名

  航空大都市模型的提出者、商报君的老朋友约翰·卡萨达再次来到郑州

  他的《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中文版正在热卖

  对话商报记者,他说:郑州现在需要的,还是速度、交通网络和高端人才

  新华网河南频道8月14日讯大河网报道:“全球航空第一人”、航空大都市模型的提出者、河南商报的老朋友约翰·卡萨达“回来”了。这一次,他带着自己的“新书”——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受权出版的《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中文版。如今,这本书正在郑州各大书店热卖。

  河南商报记者杨晓楠 实习生王岩熊晓辉/文 记者邱晓峰/图

  抵郑

  为让更多河南人能读到这本书

  为了《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的中文版,约翰·卡萨达教授再次从云端“飞”来。

  这一次,他的行程依然很满,一站结束,容不得停留,又要赶赴下一站。郑州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人们已经热得疲沓,但身穿黑色西服的卡萨达却依然很有风度,温和地和大家握手问候。

  细看,走起路来,他的右脚似乎有些不适。“没事,不用担心,我只是坐飞机太累了。”他笑着说。

  枣红的底色上端,是城市高楼的剪影。高楼上空,阳光透过云彩,发出柔和的光。在云端,一架飞机展翅呼啸。这是《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中文版的封面,简单大气。

  看着自己的书有了新模样,卡萨达很开心,“这是为了让更多河南人读到我的书。”

  著作

  省委书记曾经推荐它

  《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和美国记者格雷格·林赛共同著作的一本书,卡萨达在书中提出了“航空大都市”这一概念。为了这本书,他们走访了20多个国家,掌握了全球航空大都市的发展趋势。

  和其他学术著作不同,这本书的语言更似散文,以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将故事娓娓道来。

  书中记录了世界各地发展临空经济、建设航空大都市的背景、历程和现状,以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风格,引例说明航空大都市在人类未来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属于纪传体文学作品。

  英国《独立报》评价说,“《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一书将成为经济学家、商业研究者、建筑师、城市规划者、社会学家以及小说和散文作家的必读书”。

  今年4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给大家推荐了三本书,分别是《世界是平的》、《变中求胜》和《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他说,看了这几本书,你就知道什么是全球化。

  消息

  郑州书店已经在热卖

  为了让更多人能学习、了解到约翰·卡萨达的理论,今年7月,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受权出版了《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中文版。该书由“中国临空经济第一人”——中国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允春教授翻译,定价58元。

  书中分《三城记》、《及时制造》、《直上云霄》、《欢迎回到机场》、《航空大都市之父》等章节,分别介绍了韩国、美国、荷兰等国家的机场建设情况,讨论了“梦中的机场”,探讨了孟菲斯如何从棉花之都到货物之都、路易斯维尔为何迷失在分拣区中、海瑞迪切克转运中心阴影下的生活、斯特普尔顿如何扼杀了自己的成功……

  卡萨达和林赛用有趣、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例子,探索了全球航空大都市的建设之路,反省它们的过失,寻找它们的未来之路。

  如今,郑州的书店里已经可以买到这本书了,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官方网站也能购买到这本书。自出版到现在,这本书一直在热卖。

  期待

  城市和机场间建立便捷的交通网络

  今年5月,约翰·卡萨达与河南航空经济研究中心合作,把他在中国的第一个工作室设在了郑州。工作室要在学术理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供帮助。

  自从工作室成立后,郑州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他来这里更频繁了,对这里的文化也更了解了。

  这几次来,他品尝了河南名吃胡辣汤,还喝了白酒。白酒和美国的酒味道大不相同,喝酒的意义也不同。“在美国,我们喝酒是为了让自己高兴,在中国,我们喝酒是为了友谊。”卡萨达说。

  现在,郑州航空港如何发展是卡萨达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几次来访,他对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充满信心。

  郑州处于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叉口,他看重这里的地理区位优势。他说,四年前,他就注意到了郑州,“郑州的地理位置是一个优势,要好好利用,未来有很大的潜能。”

  在他看来,郑州现在需要的,还是速度,是城市和机场之间便捷的交通网络,是生物、电子、物流、航空等专业高能力、高教育背景的人才。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