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改造中的长春站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的殊荣。
作为惟一一个边营运边改造的省会客运站,他们如何让旅客满意?记者走进长春站,开启了一段与春天相约的温情之旅。
长春站地处吉林省省会所在地,是东北铁路网上衔接长图线、长白线和京哈线,并连接即将开通的哈大高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枢纽站,是一个日均接发旅客列车118对、运输旅客12万人的客运特等站。
“春之约”爱心窗口:火车站有个“百度知道”
购票是旅客出行的第一步,是旅客愉悦出行的起点。长春站售票车间党总支书记张靖国说,2011年下半年起,铁道部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长春站随即着手打造旨在为旅客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春之约”爱心服务新品牌。
走进售票大厅,一个“12306”咨询台前人流如织,络绎不绝。问题五花八门,服务人员笑脸相迎流利解答。 “2011年底,我们在售票大厅设立独立的咨询窗口,春运期间每天接待旅客咨询3000余人”张靖国说:“咨询台不但能够准确回答旅客关于互联网购票、电话订票等普通问题,还给旅客提供长春市旅游景点、公交路线、酒店等服务信息。”咨询台服务人员秦子惠被旅客誉为火车站的“百度知道”,中沈阳铁路局“双十”服务标兵和先进生产者。
售票大厅二楼的20号窗口,是很多农民工眼中的“爱心窗口”。在长春打工的河南农民李强说,这个窗口是长春站专门为农民工购票开辟的绿色通道,在春运客流高峰期,车站会专门给农民工预留一部分票额,让他们回家购票不再为难。
75号窗口处,设有扩音器、纸币等辅助物品,被很多旅客称为“无障碍窗口”,主要针对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为体现车站的亲情式关爱,售票车间专门挑选了4名形象素质俱佳的售票员担任“爱心帮办”。车站坚持25年为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的残疾学生送票上门,并提供接送到站、背扶上车等服务,已经成为“助残兴教”的靓丽风景。
“春之约”爱心班组:做重点旅客的“贴心人”
老、幼、病、残、孕旅客,是铁路服务的重点人群。无论是坐轮椅,还是抬担架,或是拄拐杖,重点旅客的出行在长春站总会受到格外的关照。
朱丽红原是长春站的一名普通客运员,在进站大厅专门负责用轮椅推送残疾旅客进站乘车。由于受施工改造影响,旅客上下车走行距离较长,从进站大厅到最远的五站台至少要走700米以上,且必经站台两端的行包通道绕行。朱丽红每天无怨无悔、不知疲倦地一趟趟推送轮椅、获得了“轮椅姐”的美誉。
“春之约”爱心帮办: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
全国铁路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以来,长春站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把为旅客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突破口,在所有客运服务岗位招募了80名志愿者,成立了一支“爱心帮办”队伍,关注弱势群体,完善服务细节。他们中既有救助离家出走少年石健的值班主任梁庆欣,也有救助突发心脏病旅客的张剑池、杨宪琼,还有坚持“自己多做点让旅客的麻烦就少一点”的值班员马秋金、“热心帮忙寻失物,感动乘客见真情”的值班主任李子喻……
2012年4月10日,由赤峰开往哈尔滨东方向去的2631次列车驶离长春站,三站台的客运员“爱心帮办”张松和平时一样例行站台巡视时,发现一名老大娘步履蹒跚、行走吃力,经过询问,得知这位旅客家住八面城,到长春外甥家探亲,事先没和外甥联系,所以没有家人接站,老人已经81岁了,张松使用老人提供的电话簿与老人的外甥联系,但是始终打不通电话,老人对张松说:“我外甥家就住在车站旁边华正批发商城附近的一个五楼,如果到了附近,我差不多能找到”。张松马上把情况向值班站长梁显波汇报,梁显波得知情况后自己到张松的岗位上接车,安排张松将老人送出站。张松使用“春之约”爱心服务轮椅将老人送出站,推着轮椅来到华正批发附近,按照老人的指引顺利的找到老人外甥杨先生的家。已经为与老人失去联系而焦急万分的外甥激动地说:“长春站‘春之约’服务真是没的说,这才叫服务到家呢”。
“春之约”爱心救助基金:打造最有人情味儿的车站
“春之约”党员爱心救助基金,始建于2003年9月8日。前身是“重点旅客党员救急服务基金”,由全站党员缴纳一次“特殊党费”募集而成,至今累计达3.2万余元。旨在为旅途中钱款丢失、突发疾病、路费不足的特殊旅客解决车票、饮食等费用,让有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旅客得到及时救助。去年10月份以来,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广泛开展,为精心打造“春之约”爱心服务品牌,重点旅客党员“救急服务基金”正式更名为“春之约”党员爱心救助基金。从2003年9月份基金成立的近九年来,有465名旅客得到基金的帮助,使真正有需要的困难旅客得到帮助。
第一次使用旅客救助基金的旅客是黑龙江省安达市新兴街7委23组叫邓威的一名学生,她在北京上学,因学生证和车票被人偷走,求助当时担任值班站长的党员李淑娟,听了她的叙述,李淑娟请示总支书记批准救助邓威200元钱,其中130元钱购买去北京硬座车票,70元钱食物。后邓威将200元钱汇回,补充进“党员救助基金”。
“春之约”全景式展现:让爱心的“轨道”不断延伸
重点旅客从购票到进站上车,到下车出站,长春站与其它地区车站联动,提供全过程跟踪服务,让爱心随着铁轨不断传递、延伸……长春站党委书记陈志远说,“春之约”不仅要让旅客在长春站感受到春的温暖,还要让这种温暖不断扩散,去感染更多的人。
记者在长春站内看到,候车室里有“金嗓子”,标志性的小喇叭从不离手;临时站台有“道口卫士”,时刻负责引导旅客安全乘车;地下通道有“地道交警”,不断指引旅客乘车方向……在保证重点旅客的同时,“春之约”各项服务正在向所有旅客拓展、延伸。他们在进站大厅问讯处安装电脑软件,可随时查询市内公交线路、旅游景点等;在动车候车室打造精品服务区,专人检票、专人引导进站;贵宾室以高端客户为主的VIP高端服务区,满足各层次旅客的需求。
增设向导标识、改造热水器、增设便民餐桌、完善助残设施……正在改造中的长春站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实现助残盲道盲文全覆盖,从广场接入至售票、候车室、站台、出站,实现无缝对接。对重点旅客采用轮椅、担架接送上车,对列车移交、本站乘车和中转换乘的重点旅客,预约后提前联系120急救车接站,候车室、站台和出站至送到医院,实现全过程服务。
“车站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长春站在如花春季与春城人民有个约会,让旅客处处感受春的温暖,不断打造最有人情味的车站。”陈志远说。(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己平、通讯员周学军 崔伟)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