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成粤港服务业合作新载体 将引进世界500强

2012年06月21日 15: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深圳6月21日讯(记者杨阳腾 李小芳) 6月20日,香港时事评论员考察团20余位评论员、专家学者赴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合作区考察,并举行“从前海视角看粤港现代服务业合作论坛”。记者从论坛获悉,深圳将全面完成前海首批16个入区项目的落地,配合前海特殊政策出台,携手香港强化招商推介,确保10家以上世界500强和中国100强企业入区,确保高端引领项目落地取得重大进展。

    郑宏杰:2015年前海GDP基本达到500亿元

    据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介绍,《前海合作区水系统专项规划》已完成并上报市政府审批,《前海合作区竖向规划》等六项规划7月底前将全部完成。郑宏杰称,国家要求前海建设成现代化、国际最先进的城区,因此前海将计划按照单元开发进行。“分成22个单元,102个街区,每个单元都有30万平方米,像香港中环一样,整个相互贯通,这也避免了零打碎敲。”郑宏杰说,现在规划已经全部完成,正在抓紧做详规和城市设计。

    郑宏杰称,今年前海建设重点是“三落地一完善”。“一是争取政策落实。去年在打基础,无论是建设基础还是条例、法规、招商和其他规划,今年就要抓落地。二是项目落地,现在已经有179个项目在资料库中,已经落实22个项目,正在谈的54个项目共2800亿元。三是企业落地,今年企业可以进驻前海。而‘一完善’是完善法定机构的运作模式,我们本身没搞过,真正意义上的法定机构香港和新加坡有,我们在学习,怎么变成小政府、大社会,高效率、国际化。

    下一步,深圳将全面完成首批16个入区项目的落地,配合前海特殊政策出台,携手香港强化招商推介,确保10家以上世界500强和中国100强企业入区,确保高端引领项目落地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落实非金融产业领域的计划单列市审批权限,推动出台《深圳市前海合作区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创新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模式。加快前海人才特区建设,会同市委组织部,积极协调中组部下发的《前海人才特区建设的工作意见》,形成前海人才建设新机制。

    郑宏杰表示,前海发展将分三步走,2010年到现在基本上把土地整备完成,到2015年基本上达到GDP500亿元,建成国内一流的环境。到2020年,希望基本建成一个现代化产业园,达到1500亿元。

    张建民:将进一步给予前海政策支持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张建民处长在论坛上表示,政策支持是前海合作区建设的关键,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近两年来,有关部门和广东省积极落实前海规划的要求,已经出台的一批支持前海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为落实前海管理机构相当于计划单列市的管理权限,扩大前海企业服务地域范围,支持前海在CEPA安排中先行先试等支持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已经落实了对注册在深圳的保险企业,向注册在前海的企业保险和航运业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以及技术型服务企业减纳15%的优惠税率。

    他说,围绕前海发展的战略定位和重点产业,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了支持前海开发的细化政策。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完善前海合作区建设的政策体系,为前海合作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给予前海什么样的政策主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是要围绕前海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二是政策的制定一定要服务于前海的重点发展产业,包括金融业、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三是前海先行先试政策一定要符合国家有关领域的改革、发展的方向,无论是税收方面、金融方面,跟国家大方向要一致,还要与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变化趋势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四是一定程度上考虑香港政商各界的意见。

    “前海开发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深港合作,前海也是我国第一个明确深港合作的区域战略平台。”张建民称,利用前海这一载体,深港两地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服务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打造功能突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地,不仅有利于促进珠三角、世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也有利于为全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探索新模式。

    张建民认为,推进前海开发也是打造粤港合作新载体、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需要。“一方面香港能够通过它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经济腹地,另一方面,前海也是香港为内地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支撑和平台作用的新载体。”

    张建民说,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深港紧密合作。“前海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已经把香港特区政府作为成员单位,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前海深港合作开发的重视,推动前海成为内地与香港紧密合作的重要战略和战略支点,将在机制上尽快形成部际联席会议深港联席会议。”

    张建民还表示,前海要广泛吸纳专家学者、传媒各界、社会咨询人士参与前海的咨询和决策,在更广的范围听取香港方面和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在合作的内容上要深入研究香港在商业运行、法制建设、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尽快构建与香港类似,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同时,大力推进深港人员的交往,加强双方在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探索两地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资格互任、社保衔接、通关服务等。”

    张仁良:前海是香港服务业未来发展的黄金机遇

    考察团团长、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院长张仁良教授表示,前海试点跨境人民币贷款是积极信号,他表示,前海开发正逢其时,为香港服务业拓展内地空间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是香港服务业未来继续发展的黄金机遇。

    张仁良说,国家把前海作为对外开放的示范窗口,在很多金融改革创新项目上可以先行先试,让香港人民币基金服务全国的发展,设在前海的金融机构服务内地的经济发展,应该是可以探讨的方向。前海试点深港银行双向跨境人民币贷款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未来可以考虑先在前海创新发展人民币债券、香港投资者与人民币基金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等。如果香港人民币基金可以进入前海,发展出新的投资渠道,对香港建设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无疑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

    考察团成员:金融业合作应首当其冲

    粤港现代服务业的合作发展中,金融业是最受业界关注的领域,也是当前合作中成果最为丰富的领域,有关金融业的合作成为考察团成员谈论的焦点。恒生管理学院商学院院长苏伟文就表示,以前海为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试点,促进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他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所筹措的人民币资本,可以在前海先行先试,引进在国家可管理风险范围的人民币产品,从而建立一个有效的人民币回流机制;支持香港的金融机构在前海设立国内总部、分支机构、融资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则会大大加强人民币回流后的使用。对香港来说,这是金融业辐射内地的大好良机;对内地来说,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有助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

    另一位考察团成员张志刚也提出,双方可合作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比如向中央争取政策,允许深圳以国际贸易结算中接收的人民币为基础,建立深圳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并在一定的监管下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实现互联互通。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