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1980年,第一家玩具企业落户东莞,此后玩具产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及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成为东莞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多数企业以来料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靠订单生产赚取加工费,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如今,受全球经济低迷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市场受到严峻挑战,而以出口为主的东莞玩具企业生存变得艰难起来。
[产业现状]
出口增速放缓 大佬级企业倒闭
在出口市场疲弱的形势之下,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凸显。一些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个尴尬局面是,即便订单缩水也不敢大幅裁员,因为担心往后招人更难,但如果人员过于臃肿,对于企业而言又是沉重的包袱。既担心请不到人,又担心人数太多,这成为一些企业的共同心态。
今年6月底,东莞玩具业的大佬级企业冠越玩具有限公司(下称“冠越玩具”)因资不抵债,停产关门。冠越玩具鼎盛时期有员工近万人,在东莞玩具业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今年的生产旺季来临之前,冠越玩具却在订单减少和生产成本增加的双重冲击之下,难逃倒闭的厄运。 >>>详细
1/3企业迁移 十余年间企业利润率折半
2012年9月25日,中秋节快到了,东莞谢岗镇松展塑胶厂(化名,以下简称松展)内,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空空荡荡,带着节日气氛的绿色圣诞树、彩色花环、金色铃铛的半成品堆在角落里,旁边是各种待用的原料。但是,干活的人不到30个,大家慢慢吞吞的,偌大的厂里车间里听不到什么声音,显得了无生气。
往常,提前两三个月提交了订单的松展,年底时将放松下来,和欧美国家同享这一周期性的节日。然而,2012年外贸的冬天却提前到来了。
松展是广东省数量众多的出口玩具企业之一,主要生产圣诞节相关产品,年销售额两三千万元。松展没有自己的销售团队,依靠接外贸公司的订单维持运转。
近年来,这一经营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汇率、人力成本双重夹击,加上越来越强势的采购商,令其生存艰难了起来。>>>详细
[出路何在]
路在出口or转内销?
欧美市场标准苛刻,订单难做,“地雷”遍布,东莞的玩具企业如何应对?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业界一致的看法,要加强玩具企业的升级转型,加大自有品牌推出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金量。
转内销,是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听到比较多的一种说法。东莞银辉玩具有限公司在内销市场上做得颇为成功。据该公司行政总经理助理肖文典介绍,2010年,该公司的出口额是1.93亿元,内销额是0.49亿元。内销额同比增长了23%。
“不过内销也是很难做的!”肖文典分析,国内市场目前的状况是“僧多粥少”。肖文典说,开拓国内市场,要增加人工、销售店面等开支,有的甚至要成立办事处,还有宣传费用等,“这样导致国内市场的价格有可能要高于国外市场的价格,至少要高出20%左右。”而价格高了,市场并不一定能够接受,肖文典说目前我国市场看上去很繁华,但层次还很低。“内销市场成本都很难赚回来。” >>>详细
应尝试跨界整合
据《东莞日报》此前报道,ICTI亚洲总部首席运营官张磊张磊称,东莞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关联度高,玩具业要不断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整合。例如,童装企业在寻求与童车、玩具、童床等企业合作,而玩具企业也希望与服装、儿童家具童车、童靴等企业合作,满足商品构成一站式的要求。因此,多个与玩具业相关联的行业整合,除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刺激消费者消费规模扩大外,对企业来说,还可以降低市场拓展的成本和风险,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占领市场。
从"卖产品"到"卖文化"
在国外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形下,东莞玩具企业正在通过拓展产业触角,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等方式,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从“卖产品”向“卖文化”升级,逐步走出订单减少的阴影。
广东省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卓明表示,随着玩具行业转型升级不断取得进展,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旧有面貌将发生改变。实际上,玩具业不仅低能耗高附加值,而且还是文化创意产业,一旦欧债危机趋于明朗,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依然大有可为。 >>>详细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