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台湾松绑大陆投资 非敏感产业陆资持股可逾50%

2013年01月21日 11: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台湾经济部门已呈报第4波陆资来台松绑业别项目。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备受关注的LED等7大关键技术产业,虽拿掉大部分不具控制能力的限制松绑,改由项目审查取代,但陆资持股比率仍需维持低于50%。

  不过,7大关键产业之外,目前限制陆资持股比率不得超过50%的其余产业,包括生物药品、食品、非酒精饮料、纸浆纸及纸制品、化学制品、钢铁冶炼业、金属手工具、摩托车等。官员说,凡是非敏感性产业,将朝比照侨外资标准松绑。即只要项目审查同意,持股比可能高于50%。

  官员说,大陆磊晶龙头大厂三安光电,入股璨圆案,可望成为开放第4波陆资来台的首波大陆企业之一。

  7大关键技术产业包括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及测试、液晶面板、金属切削工具、电子及半导体生产用机械设备。知情官员透露,7大关键技术产业仍维持持股比不可过半的限制,主要是希望确保台湾关键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势,与掌握主动权。

  台湾经济部门已将第4波陆资来台松绑业别项目检讨,呈报“行政院”审查,确定和两岸经济合作协议(ECFA)服务贸易谈判“切割处理”,先松绑制造业和公共建设项目。官员表示,进度快的话,农历春节前可上路。

  此外,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开放陆资投资农产品大型物流中心。官员说,仍有2项限制条件,分别是:限制必须供外销专用,相关产品不得流入台湾市场;限制持股比率不得超过49%,即陆资不能主导所投资标的经营政策。

  官员指出,7大关键技术产业“不具控制能力限制”松绑后,陆资对公司的财务、营运和人事,将可拥有较多的掌控权。

  至于项目审查的重点,如何推动产业合作的策略,会是主要的关键。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