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容量考核倒逼环渤海产业升级 曹妃甸提前布局新规划

2013年05月27日 16: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唐山5月27日讯(记者雷汉发、通讯员郑永春)北京的天气牵动曹妃甸的产业神经。

    记者获悉,环境保护部牵头将进行区域环境总体容量的规划环评,也就是说,如果区域环境总体容量超限了,单个项目达到环评也不能上马。

    这一政策变化将对天津和唐山地区的重工业项目带来挑战,而曹妃甸刚刚完成行政区划改革,立即抢在前面开始布局新的产业规划。

    “曹妃甸区的整个产业结构偏重,虽然这是依据我们国家对曹妃甸区已经提出的产业规划定位来做的,但是毕竟政策是发展的、规划也是发展的,”曹妃甸区政府有关人士表示,针对目前北京的环境特别是大气环境容量的严峻形势,就曹妃甸批的规划偏重问题,曹妃甸区已经展开研究,谋划产业提前升级。

    曹妃甸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强调,曹妃甸转型升级是两部分,一个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第二个就是规划中项目的转型升级。

    “我们就按照这个理念全力打造绿色港口、绿色产业、绿色城市。另外,前不久我们在北京专门邀请了起草曹妃甸产业规划的相关研究院所,专门对曹妃甸的转型升级进行论证,大家一致形成共识,重化工业不等于高污染工业。”上述曹妃甸区政府负责人说,一是建立以精品钢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首钢一期工程是循环经济的样板,上游的废弃物充当下游生产环节的原料,精品钢单位能耗做到了行业最低,吨钢综合耗能、耗新水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吨钢综合能耗649.0公斤标准煤,耗新水3.84立方米,水循环率达97.5%,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基本实现零排放,吨钢粉尘排放0.3公斤、二氧化硫排放0.25公斤。首钢项目在炼钢余热利用上,也做足了文章,不仅用余热来做海水淡化,还围绕排放烟尘做起了收集烟尘做环保建材的项目。

    此外,建立以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化装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为依托,延伸产业链,形成石化企业之间、石化企业与其他关联企业之间、石化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化工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共享关系。实现企业间无缝连接和一体化清洁生产,保证石化关联产业体系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综合能耗和水耗指标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注意到,这次国务院行政权力下放中,热电已经下放到地方审批了。拥有深水码头和低成本物流是曹妃甸发展热电的优势,曹妃甸的电力充足,而且华润电厂二期项目也在规划,曹妃甸在积极申报企业直购电项目。未来,在曹妃甸围绕着清洁电力将展开一个巨大的上下游产业链。

    建立以海水冷却火电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海水冷却火电项目,提高燃煤发电效率、海水替代淡水、热能梯级利用、灰渣综合利用。利用海水循环直接冷却技术和海水淡化工艺,进行热电生产和海水淡化,淡化后的浓缩海水用于盐业生产和加工。利用采暖抽汽集中供热技术,实现热电联产,电厂产生的灰渣用于新型建材生产原料。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