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是旱区,但"不旱" --平凉发展旱作农业技术纪实

2013年06月25日 16: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与市委书记面对面

    记者:平凉市旱作农业发展对整个甘肃地区乃至全国的旱区种植有何意义?

    陈伟:作为我国旱作农业发展的前行者,庄浪县乃至甘肃省已经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指导旱作农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路线,坚持不懈地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仅成功趟出了旱作农业区粮食高产稳产的独特路子,解决了降雨量偏少且不均衡地区粮食生产不稳的历史性难题,还带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未来的旱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到达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天空下着阴绵不绝的小雨,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上,覆盖着一道道白色的、黑色的地膜,在雨滴的击打下“啪啪”作响。亭亭玉立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绿苗青青的全膜覆土小麦,给这片黄土地平添了无限生气。

    梯田是庄浪人的骄傲,几任县委、县政府领导接力,从1964年到1998年,苦干34年,修出一个梯田化县,再造一片秀美山川。庄浪县水保局局长柳宗谦说,他们的努力,让昔日的“三跑田(跑土、跑肥、跑水)”变成“三保田(保土、保肥、保水)”,实现水不出田,土不下山;大灾不减产,小灾保丰收。

    而如今,作为全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善于顺时而动的庄浪人没有停留在“梯田王国”的荣誉里,而是实施“科技兴农、富民强县”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不断研发、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昔日里广种薄收的景象已经一去不返,高科技精细农业在梯田上生根发芽。

    “留住天上的雨,保住地下的水”

    庄浪的气候十年九旱,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甘肃省18个干旱贫困县之一。面对这种自然状况,作为农业县,迫使庄浪由被动应对转向依靠科技主动作为。在这里,农业科技正悄然发力,书写着旱区“不旱”的新传奇。

    旱作农业咋发展?这集中体现在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普及推广。“这项技术集保墒、集雨、增光、增温于一体,最适合庄浪县情。”庄浪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李国斌说。每年秋天雨季过后,将耕地整理出垄沟并用地膜全覆盖,减少蒸发,保住耕地墒情,确保秋覆春种,有效解决了旱作农业受制于水的难题。

    平凉市委书记陈伟说:“‘留住天上的雨,保住地下的水’,是对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最好诠释。”旱作农业长期以来是风险农业,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增强了生产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改写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这项技术的抗旱增产优势在干旱年份体现得最为明显,特别是作为农业大县,意义更是不一样,它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切实保障。”李国斌告诉记者。也正因为如此,这项技术在庄浪由政府出资补贴地膜、技术培训时,农民参与的热情高涨。

    采访中,我们所到之处,尽见白色和黑色的地膜与黄土一垄垄交替铺排在沟壑梁卯间,蔚为壮观。“白膜和黑膜可是不一样的,”李国斌向我们“揭秘”。“玉米地里覆盖白地膜,洋芋(马铃薯)地里覆盖黑地膜,因为洋芋喜凉,而黑膜覆盖下的土壤温度略低1度,有利于它的生长。”

    耕地上平平整整的地膜,平得像镜子一样。“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雇用机械来覆膜,三四亩地仅用半个小时就完了;人工覆膜,3个精壮劳力花费一天,才能覆膜1亩。”李国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机械覆膜1亩地花费40元,如果加上旋耕是50元;而人工覆膜一个劳力一天最低工资150元。最重要的是机械覆膜能达到统一标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要求大垄宽度70厘米、高度10厘米,小垄宽度40厘米、高度15厘米,人工覆膜很难达到这种同一水平,会影响这项技术的抗旱增产效果。”

    在庄浪县最北面的岳堡乡大湾沟流域,漫山遍野的梯田上,是集中连片万亩秋覆膜田地。

    “全膜一盖,把墒保住了,秋雨春用。大旱之年,更能显现这项抗旱技术的威力。”村民柳应奎讲起科学种田的事儿,如数家珍:“秋覆膜比春天的顶凌覆膜墒情还要好,去年我家15亩耕地全部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打了2万多斤玉米,收入1.6万元。在咱这山旱区,以前想都不敢想。”全膜覆盖的推广,让“川地有水洗地的产量,山地有了川地的产量”逐渐演变为现实。

    “提升技术,扩大规模,不断创新完善”,庄浪县在建设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上的脚步不停歇,这也是平凉旱作农业不断迈向规范化、标准化的一个缩影。

    梯田上面能种些啥?

    “我们也不再单一种粮食作物。那边是全膜玉米、马铃薯,果树、小麦、蔬菜等特色产业已形成显明的区域化布局,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庄浪县林业局副局长郭国林在梯田观景台上向我们展示着。

    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过程中,庄浪县农技人员对各种实用抗旱技术组合配套,变单一为综合,进一步提高效能。特别是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核心、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和马铃薯黑色地膜全膜垄作侧播技术为补充的全膜覆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形成了一整套旱作农业新的技术体系。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示范推广,实现了旱地粮食生产的高产稳产,近6年该县仅全膜玉米一项,增产粮食12万吨以上。

    良邑乡杨王村村民杨忠良告诉记者:“咱这山旱地,种麦子最高亩产600斤,刚够吃、没钱花。种全膜玉米最低亩产1600斤,今年1斤玉米1.2元,亩收入近2000元;种洋芋最低亩产4000斤,1斤洋芋按5毛钱算,也收入2000元。种苹果、蔬菜更是高效益。我家13亩地,种了6亩玉米、6亩洋芋、1亩麦子,还套栽了苹果树,就等着挂果挣钱哩。”

    在朱店镇河北村郭金平承包的30亩果园里,一行行“纺锤形”果树整齐有序,横成线,侧成行。树顶上空罩着防虫、防雹网,树间悬挂着物理灭虫的黄色粘虫板、蓝色沼气杀虫灯,树下覆着黑膜来保温、防杂草。郭国林说:“像这样的苹果园我县有12万亩,是农业部认定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

    庄浪县在发展马铃薯产业中,农技中心先后成功选育出7个马铃薯新品种,尤其是“庄薯3号”在甘肃省区域试验和全国区域试验中产量位居第一,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省内外累计推广647万亩,总增产296万吨,增加产值19亿元。依此形成的马铃薯脱毒基地实现了全县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形成陇东地区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供应基地。

    除此之外,庄浪还选育、引进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40多个,实现了农作物品种的五次大规模更新换代,累计示范推广1199万亩,总增产粮食36万吨。同时推广小麦全膜覆土穴播、马铃薯全膜侧播、土肥水一体化等新技术93项,科技已成为农业转型的重要“推手”。

    目前,庄浪县建成了21个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区,68个千亩以上示范区,使旱作农业面积达到78.28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80%,其中全膜玉米23.32万亩、全膜马铃薯33.88万亩、全膜小麦21.08万亩。

    前进的脚步不停歇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甘肃要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积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等高效旱作节水技术,建设一批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

    李国斌说:“接下来,我们准备把全膜覆盖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结合起来,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对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试验研究,重点开展不同生态区不同农作物在不同肥力的土壤上覆膜时间、施肥数量、时期、品种选择、种植密度、除草剂使用、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配套技术的集成组装最佳效果研究。”

    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改变了庄浪人靠天吃饭的历史,但同时仍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

    随着地膜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是残膜逐年积累,造成土壤中残留量逐年增加,不仅给耕、播、耙、锄等田间作业带来不便,而且影响到下茬作物的出苗和生长。土壤“白色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亦需引起足够重视了。

    另外,在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今天,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壮大,一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家中的以老人妇女为主,他们的科学种田意识相对较弱,接受新技术慢,从而使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度加大。

    陈伟说:“正是考虑这点,我们通过现场观摩、举办讲座各种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技术要领明明白白地交代给农户。同时开展现场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农户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提高技术到位和入户率。”

    (采访组成员:韩晓龙 王涛 郑晨 牛新建 执笔:郑晨)

    采访札记:

    旱区农业发展靠科技

    □郑晨

    “对于旱作农业区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只要有水就有粮食。”在采访中,经常听到人这样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只要水的问题得到解决,粮食增产有很大空间。平凉是一个典型的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旱作农业地区,针对这种情况,他们趋利避害,把大力发展旱作特色农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发展空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

    近年来,他们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围绕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的难题,积极总结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蓄住天上水、留下地表水、用好土壤水”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实施路线图。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旱作农业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我国旱作耕地约有10亿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5%,在一定意义上,粮食生产的差距在旱区,增产的潜力也在旱区。然而,单纯依靠自然资源要素的投入,农业已经很难获得持续性增长。尤其是对于旱区农业来说,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中国县域经济报)

         平凉印象(一)

 

   这儿的苹果挺"金贵" --"平凉金果"的品牌培育之路

 

    平凉印象(二)  

 

    这儿的牛咋这么"红"--"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纪实

 

    平凉印象(四)  

 

    平凉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造人文生态旅游名城

(责任编辑:魏敏)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