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漳州、厦门三市合力多举措保护九龙江生态

2013年07月22日 10:4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殷陆君 实习生王雪燕

  上游龙岩保护 中游漳州维护 下游厦门爱护

  三市三护九龙江

    福建龙岩、漳州、厦门三市齐心协力共护九龙江,共同推进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图为南靖县土楼裕昌楼外绿水环绕小村庄。吴飞龙 摄

  九龙江是闽南第一大河,流经龙岩、漳州、厦门三市的13个县(市、区),流域面积1.4万多平方公里,受益福建全省约五分之一的人口,是哺育闽西南人民的母亲河!

  上世纪末以来,受畜禽养殖、工业污水和城乡垃圾的影响,九龙江流域水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一度威胁流域内人们的饮水安全。2009年初,九龙江爆发甲藻水华,流域保护与整治工作再一次告急。

  2009年7月,厦门、漳州、龙岩三市人大常委会、相关专委会、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开展九龙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的联合调研活动。2012年6月,三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厦门、漳州、龙岩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九龙江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共同决定》,并于2012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道溪说,几年来,上下游三座城市坚守“九龙一条江,上下一盘棋”思想,齐心协力共管、共建、共享,共同推进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明进步。不但建设成为闽南经济“金三角”,成为海峡西岸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而且实现了闽南绿色发展的“绿三角”梦想,成为福建省植被保护最好、水资源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

  水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土地资源的保护,水土保护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绿满青山。九龙江上游的龙岩森林覆盖率超过73%,实现了“远看青山在,近看清水流”。中游的漳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0%,实现了“田园都市、生态城市”。下游的厦门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正在由注重绿化率向注重林木覆盖率的转变、由注重视觉效果为主向注重视觉与生态功能兼顾的转变、由注重绿化用地面积向注重绿化空间利用的转变、从注重建成区绿化向注重城乡统筹绿化的转变,成为国际花园城市。

  上游保护

  龙岩:送去源头清水

  龙岩地处九龙江北溪上游,肩负源头保护的关键作用。龙岩工业欠发达,多为资源型产业,农业为主,养殖业较发达。去年以来,龙岩市委、市政府采取根治养殖业污染、整顿工业污染、整治污水处理、修复生态四项有力举措,通过组织、问责、资金三项保障,确保效果。

  以整治龙津河流域为抓手,以根治养殖业污染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改善九龙江流域水质。2013年,计划投入清退补助资金近4.5亿元,力争年内完成龙津河流域14个镇(街)存栏生猪的全面清退和180.9万平方米猪舍的拆除工作。至6月底猪舍拆除已完成计划的67.72%。

  工业污染是九龙江水域的一大杀手。龙岩结合经济结构战略转型,暂停九龙江流域造纸、制革、电镀、漂染行业,及以排放氨氮、总磷为主要污染物的工业项目审批。同时,将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平工业园区污水并入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对流域内矿业集中的小溪、大深溪采取“休克疗法”、联审验收、挂牌督办等措施,流域内采选矿废水、废渣无序排放问题得到全面治理。

  为了整治生活污水垃圾,龙岩建成投运2座17万吨/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2座450吨/日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及14个海漂垃圾拦截打捞点等。流域15个乡镇157个村实施“农村连片整治”,安装污水成套处理设施430台套。

  在流域沿江干流、支流沿线打造生态公益林以修复生态环境,建成人工湿地95个。同时实施“生态控藻”项目,2012年在九龙江流域华口等11个重点电站库区及黄岗水库水源地集中投放首批140万尾滤食性鱼苗,今年还在雁石溪流域投放110吨螺蛳,以恢复水体生态。

  龙岩市为了保护这一方青山绿水,采取有效措施。为了加强流域整治工作的组织保障,龙岩市委成立了流域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由市长张兆民任组长。加强问责保障;龙岩市从2009年开始,对30个重点乡镇的出水交接断面,每2个月监测、考核、排名一次,对排名靠后的乡镇领导进行效能告诫,直至责令引咎辞职。加强资金保障;2003年以来龙岩市已累计投入25亿元,包括养殖业污染整治8亿元、城乡污水垃圾治理11亿元、生态建设与保护4.5亿元,工业污染源治理1.5亿元。

  在这些有效举措的合力下,龙岩段6个省控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86.12%,同期的出境口上游华寮断面三类水质达标率为100%。今年6月,雁石桥断面氨氮、总磷月均值同比下降41.9%、25.3%,县际漳平顶坊交接断面氨氮、总磷月均值下降54.5%、30.0%,实现为漳州、厦门送去一江源头清水。

  中游维护

  漳州:山绿了,还要水更清

  漳州市地处九龙江中段,在母亲河保卫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漳州市委书记陈冬提出打造“田园都市、生态城市”,谋划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流域青山绿水。

  首先是绿化造林,将沿江商品林纳入生态公益林保护,做好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和树种结构调整,以形成良好的水源涵养林带。平和县实现全县4个点80亩的“青山挂白”植树绿化工作,减少桉树经济林1050公顷。

  山绿了,还要水更清。2009年以来,漳州市共投入1.87亿元,关闭养猪场16970家,处理生猪112.97万头。同时,严格规范病死畜禽收集、运输、投放、消毒处置,杜绝随意丢弃,特别是向水体抛弃病死生猪。另一方面,严控油墨、涂料、清洗剂、合成革等不符合流域产业规划的污染项目对水质的破坏。同时,设立了水上“美容师”专门清理水面垃圾。漳州建立了水上垃圾清运保洁队伍,配备打捞船只和垃圾运转车辆,建立层层拦截和日常巡查责任制,定时清理水面垃圾和水葫芦。2013年以来,龙海市清除水葫芦等水源漂浮物280多吨;长泰县出动1640人次,清理水面垃圾60多万平方米,“海漂垃圾”得到有效遏制。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水污染源。对此,漳州加快推进农村连片整治,建设美丽村庄。2010年至2012年,漳州市实施九龙江流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涉及7个县、受益61万人口,目前已有6个县市区成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县。岩溪镇田头村占地约53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采用厌氧预处理技术,全村1600人每天500吨的污水全部汇集于此,流进去的是污水,流出来的是清水。芦苇、水葱、菖蒲不仅吸附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还能美化村庄。

  从2009年开始,漳州市已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用于九龙江流域整治,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流域漳州段Ⅲ类水质达标率分别为97.4%、92.3%,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均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

  下游爱护

  厦门:资金技术全保障

  厦门市位于九龙江最下游,但并没有坐等清水送上门。一是为上游整治提供资金、技术保障。二是耗资3.36亿元实现左干渠工程全封闭输水。

  从漳州九龙江取水口到厦门的原水输送渠道44公里过去是明渠,难以避免外来污染。近几年来,厦门加大投入,建设全线封闭的暗渠。2012年11月,厦门北溪引水左干渠改造二期工程正式投用,全线封闭。明渠变身暗渠,实现了水进了隧洞,外来污染物都进不来。同时还实现了水质自净,经过几十公里长的封闭隧洞后,水质不降反升,特别是氨氮指数和浊度明显下降。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道溪说,治理水污染,需要群防群治,更需要齐抓共管。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信息化实现区域协助,使厦门与漳州、龙岩携手共护母亲河。

  一方面实现上中下游信息共享。厦门市完善了厦、漳、龙三市环保部门的联合巡查、联合检测、联合治理的“三联合”联动监督制度。在北溪引水口建立了3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北溪饮水龙海段6.38公里明渠段饮用水源保护和长泰龙津溪、马洋溪水质情况开展月巡查,并及时向龙海市和长泰县环保局反馈巡查情况,通过上中下游环境信息共享实现江水共治。

  另一方面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要实施资金支持,解决上游因治理污染源头承担的经费问题。自2003年起,厦门市每年向省上缴专项资金支持九龙江上游地市开展流域综合整治。2011年起,上缴的专项资金增加到8000万元。今年,厦门市拟增加1000万元对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达到三类标准以上的兄弟市予以扶持。

  厦门市还结合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和景观再造,开展十条溪流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近年来,厦门市积极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大力推进村镇绿化;通过实施岛内外森林城区、生态风景林、道路景观林、绿色海岸等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厦门森林城市建设。

  厦门市副市长张灿民说,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九龙江是福建西南部的母亲河。一江清水向东流,不但需要上游源头的保护、而且需要中游的维护,更需要下游的爱护。

  保护水资源,不但是保护现在,而且是保护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的意识都在提高,我们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取得新的成效,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