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江西鹰潭借长三角珠三角辐射 聚优成"势"兴商贸

2013年09月06日 09:1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赖永峰 徐卫华

  近年来,江西鹰潭市不断做优商贸环境、调优商贸结构、培优商贸主体,聚优成势打造商贸强市。继去年以全国第44位的业绩连续3年跻身全国外贸百强城市、被商务部授予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之后,今年1月至7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实现外贸出口6.21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133.05亿元,分别以30.75%、39.27%、23.47%的增幅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鹰潭市被誉为华东交通枢纽,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是长三角、珠三角辐射最为强劲的内陆城市之一,被列入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为全力打造“商贸强市”,鹰潭市下大力气优化商贸环境,在全市范围推行联审联批制度,实行承诺办理、限时办结;建立起覆盖所有企业的挂点帮扶机制,对重点企业实行无障碍联系;完善经济发展预警监测分析制度;强化进出口贸易摩擦和产业安全的预警、应对机制。近两年来,全市累计为各类企业落实贴息资金6000万元,为重点产业提供各类扶持资金947.22万元。

  软环境改善的同时,硬环境也日臻完善。鹰潭市先后开通了上海至九江至鹰潭、宁波至鹰潭两条海铁联运国际运输通道,促成鹰潭至宁波“五定班列”纳入“百千战略”、海关和国检等口岸查验机构在鹰潭设立,累计建成铜产业公共信息平台、眼镜产业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微型元件公共试验检测平台等,培育特色产业20多个,特色商业街10余条。

  实现商贸持续健康发展,根本在转型升级。鹰潭市立足自身实际,适应市场要求,坚持不懈调整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市场结构、经营主体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过重点扶持出口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逐步打造出了铜材加工、节能灯、光学眼镜、微型元件等一批优势产业群;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科技兴贸”、“品牌兴贸”战略,提高内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快城乡流通网络建设,进一步改善优化消费环境。近年来,“鹰潭制造”在全国乃至全球迅速叫响,贵冶阴极铜、兴业铜板带、宏磊漆包线、贵雅节能灯、三川水表、果喜雕刻等为代表的“鹰”字品牌畅销全国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江铜集团、美运鞋业(中国)、世纪阳光、果喜集团、三川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将总部或主要生产基地设在鹰潭。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