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能源
坚持多元发展、多能互补方针,优先发展水电,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配套发展火电,增强水火电及太阳能风能调峰互补能力,积极开发油气、煤炭资源,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1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生产比重达到40%。
水电。加快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开发,建成羊曲等大中型水电站,开工建设茨哈峡、玛尔挡、宁木特、尔多等水电站,积极推进通天河、扎曲河水电资源开发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到“十二五”末,全省水电装机达到1400万千瓦。
新能源。加快推进柴达木2000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项目,把柴达木建成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推进格尔木“光伏城”建设。建成东部太阳能光伏、光热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基地。加快实施海南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建成茶卡、小灶火、尕海等风电场,开工建设锡铁山、诺木洪、贵南、泽库、共和等风电场。到“十二五”末,新能源装机达到200万千瓦以上。
火电。加快实施西宁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乐都热电厂、柴达木千万千瓦级火电基地和西宁、民和火电厂,积极推进华电二期、格尔木、德令哈热电联产项目。到“十二五”末,全省火电装机达到400万千瓦以上。其中,到“十二五”中期新增装机260万千瓦,努力缓解全省电力紧张局面。
电网。实施青藏、青新电网联网和大电网覆盖全省工程。加快750千伏超高压骨干网架建设,加强与西北电网的多点联络,提高省际间电力输送能力。建成格尔木—拉萨±400千伏、西宁—格尔木750千伏双回路,西宁—门源—八宝、甘森—花土沟、盐湖—鱼卡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哈密—敦煌—格尔木750千伏,海南—玉树、海南—果洛330千伏联网工程。推进750千伏青川联网、格尔木—玉树联网和330千伏玉树—昌都联网工程的前期工作。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到2015年,形成以750千伏为骨干、330千伏为支撑的青海大电网,电网县城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主网覆盖全省负荷中心和电源基地、支网到乡村,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提高供电保障水平。
石油天然气。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十二五"末,原油产量达到30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90亿立方米。开工建设西宁、格尔木液化天然气工程,推广发展车用天然气。实施玉树、果洛、海南、黄南等藏区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格尔木至拉萨管道输气项目。
煤炭。加快柴北缘、祁连山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推进鱼卡、木里两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建成全省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煤炭产能达到2000万吨。
第三节水利
统筹推进引大济湟、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重点水源、东部城市群综合供水网络四大骨干工程,实施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草原水利、农村小水电、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城镇防洪等水利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有效缓解城镇和工农业用水紧张局面,全面解决农牧区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显著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洪抗灾能力。到"十二五"末,全省新增供水能力13亿立方米。
水源工程。建成石头峡、扎毛、下湾等水库,开工建设蓄集峡、夕昌、马什格羊等大中型水库,积极推进三岔河、黄藏寺水库建设前期工作。
灌区工程。建成湟水北干渠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西干渠工程、湟水北干渠二期和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水库灌溉工程,大力推进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水利配套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湟水流域、柴达木盆地、黄河沿岸三个百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0万亩。
防洪工程。以城市和州府县城为重点,加快建设湟水、格尔木河等重要河段,西宁、格尔木及州府县城等重点城镇防洪工程,完成中小河流治理、易灾地区山洪防治和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水资源配置。建成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编制完成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并组织实施。积极配合国家做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先期开工建设调水试验工程。
第四节信息
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党政信息系统和基层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到2015年,力争实现所有乡镇宽带上网,行政村互联网通达率达到70%。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省内干线传输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建设。统筹建设"无线城市"*,实现主要城镇无线宽带全覆盖。加快"数字青海"*进程,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推进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普及应用。建立东部城市群统一门户网站,推动城市群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社会治安等公共管理系统互联,构建城市群信息高速公路和资源共享平台。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扩大网络覆盖面,完善网络功能,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推进交通、物流、生态环保、医疗、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工业、农业等领域物联网研发及应用示范。
党政信息系统建设。以完善设施、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建设覆盖省、州(市、地)、县、乡的电子政务内外网,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建设完善乡级基础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3400个,信息服务站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
企业信息化工程。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用信息技术引领工业转型升级,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产品销售网络化,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试点园区。到2015年,全省重点骨干企业信息化应用率达到95%以上,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率达到70%以上。
邮政。加快邮政服务网点设施建设,实现全省所有乡镇通邮,稳步提高行政村通邮率。健全邮政网络,增加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优势,提高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和水平。"十二五"期间完成270个乡镇邮政所建设任务,全省营业网点达到448个。
第四章产业发展
以推进特色发展、循环发展和培育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特色产业扩大规模绿色发展、新兴产业争先进位跨越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化发展,推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方式由高耗低效向低耗高效转变,产业链由低端扩张向高端延伸转变,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特色生态农牧业
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把发展设施农牧业和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牧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农牧业示范园区和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制种基地,打造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和品牌,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菜篮子主要产品供给能力,力争基本实现肉、菜、奶、蛋自给,基本实现新型农牧业合作组织全覆盖,全面形成生态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十二五"期间,全省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
加快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牧区粮食安全。全力打造河湟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实施8个百里万亩(万头)工程,打造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藏药、特色果品、牛羊肉、奶牛、毛绒、饲草料等十大农牧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环湖地区现代生态畜牧业,积极发展青南地区草地生态畜牧业,促进草场使用权流转,引导牧户规模经营,加快草原畜牧业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沙棘枸杞、高原花卉、经济动物养殖、生物质能源等基地,建设河湟谷地经济林带,发展林下产业。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充分利用库塘河流水域资源,发展冷水鱼蟹养殖。积极发展蜂产业,利用天然无污染油菜等特色优势生物资源,打造优质蜜源基地,大力发展自养蜂和蜂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农牧业新的增长点,发挥农牧业多种功能,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到2015年,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0%。
加强农牧业设施建设。加快日光节能温室、畜用暖棚、饲草料基地、农区养殖场(小区)建设,新建日光节能温室15万座,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630个,畜用暖棚10万座。大力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加大对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推广应用耕作、收获等现代农机具,加快建设农产品保鲜储藏等设施,增强农牧业设施化和装备水平,提高农牧业生产经营效率。
大力推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依托特色农牧业资源,以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为目标,以培育现代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积极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培育高原绿色农畜产品品牌。以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及农牧业产业园区为重点,引导农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抓好各种生产要素及企业的整合,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新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先进生产经营模式,鼓励通过合同订单、股份合作等方式,强化企业与农牧民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到"十二五"末,形成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以上,知名品牌10个以上,订单农业面积达到400万亩,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
创新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农牧民经纪人及企业开展产销合作,发展合作社、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创新农牧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在设施农牧业、生态畜牧业、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强化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进全省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保鲜储藏、运销业,搞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第二节特色工业
紧紧把握低碳、循环、生态、绿色的发展方向,以发展园区经济为载体,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途径,以建设百个项目、培育百家重点企业的"双百"工程为抓手,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在西部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全面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
一、新能源产业
扩大单晶硅、多晶硅生产规模,带动和构建晶体硅、太阳电池、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光伏产业链。加快建设柴达木太阳能大型并网发电项目、青南牧区光伏电源项目,把青海建成国家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和太阳能发电基地。抓好风能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开发大型风电机组,培育风能产业链,建成集风电整机及附属设备制造、测试、配件供应等为一体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和服务基地。扩大风能利用规模,选择合适地点建设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场。建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平台,推进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二、新材料产业
以新型电子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为主要方向,致力发展若干具有快速成长性的产业群,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晶体硅、电子薄膜、锂电池材料为重点,扩大新型电子材料发展规模;以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等复合材料为重点,积极发展轻质、高强度、耐热、耐磨的新型合金材料;以合成树脂、有机硅、新型改性添加剂等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性能的新型化工材料;以高性能玻璃、隔热材料、硅灰石综合利用等为重点,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
三、盐湖化工产业
以钾资源开发为龙头,大力发展盐湖综合利用和梯级开发,重点开发钾、钠、镁、氯、锂、硼、锶等盐湖资源系列产品,拓展盐湖化工产业群和产业链。加快盐湖综合利用二期、新增百万吨钾肥、盐湖化工-天然气一体化等项目建设,着力推进盐湖化工与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和新能源、新材料的融合发展,加快盐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的盐湖化工、大型钾肥及钾盐基地。
四、有色金属产业
加快开发省内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加强铝、镁、铜、铅、锌、镍等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配套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各类有色金属合金、管棒材、板带箔材、型材等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加快黄金等贵金属开发,提升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延伸产业链。以形成300万吨以上电解铝生产规模为目标,建设新增百万吨以上电解铝、40万吨铝基合金大板锭及炭素阳极、铝型材等重大项目,积极发展铝型材、铝箔、铝基合金等下游产品,加快形成铝合金产业链。加快实施金属镁一体化、镁合金压铸件、电解铜箔等项目,建成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五、油气化工产业
以建设千万吨级油田为目标,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增加储量,提高产量,完善油气输送网络,进一步提高原油加工和天然气化工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推动天然气化工与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工业融合发展,建成区域性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推进烯烃下游产品开发,支持发展合成氨、聚氯乙烯、甲醇等大宗产品。
六、煤化工产业
充分利用省内外煤炭资源,以煤炭清洁利用为重点,积极发展煤化能源下游产品,积极推进煤制烯烃项目,建设大型焦炭生产基地,综合利用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发展精深加工,构建煤焦化一体化、煤盐化一体化、煤焦化冶金一体化、煤电铝一体化等产业链,实现电、热、液体燃料、化工产品的多联产,建成以煤化、能源、盐化、冶金相结合为特色的新型煤化产业基地。
七、装备制造业
以发展数控机床、专用汽车、环保设备、石油机械、压力容器、非标设备、大型铸锻件及基础零部件为重点,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建立与装备制造相配套的零部件、原辅材料中心。加快建设5000台专用汽车改装、大型多功能锻压机组、数控机床改扩建、10万吨铸件等项目,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成长性的大型企业,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
八、钢铁产业
做精做专钢铁工业,支持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资源,加强共伴生铁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支撑能力。加快对现有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稳定和巩固特钢生产能力,规划建设百万吨不锈钢项目。立足省内外资源和市场,加快推进钢铁产业一体化项目,建设西部新的特钢生产基地。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铁合金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九、轻工纺织业
以优质矿泉水、沙棘、农畜产品开发等为重点,加快发展饮料和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开发绿色环保产品。以藏毯、民族服饰、毛棉纺织为重点,进一步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增加品种,提高档次,推进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复合型转变,加快特色纺织产业实现规模化、精细化、品牌化、集群化,建成集研发、加工、展销和原辅材料交易为一体的国际毛绒纺生产经营集散地。
十、生物产业
充分利用青藏高原气候冷凉、资源丰富和无污染的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化制品、动植物种植利用产业和生态产品,构筑有鲜明地域优势和高原特色的生物产业体系。加快大黄、藏茵陈等中藏药材GAP种植基地、抚育基地建设,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模式,培育壮大中藏药、新特药产业。发展沙棘、枸杞、虫草和牛羊骨血等精深加工。以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为前提,发展野牦牛、红景天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种质利用,培育面向全国的特色制繁种产业,建成珍稀野生动植物种质利用和农作物北繁制种基地,加快形成以特色生物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群。打造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三大生态品牌,建设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态产品供给基地,探索碳汇交易和生态保护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子。
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以增加供给、促进消费、扩大就业为目标,统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突出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与中介、商贸餐饮、房地产、旅游、文化体育、社区服务和商务会展等十大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培育骨干服务企业和新型业态,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提升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
一、金融业
发展壮大金融产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要素集聚水平和配置能力,增强金融业对经济的支撑力和渗透力。鼓励和支持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组织模式创新、产品服务创新、技术手段创新,切实增强我省金融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加快省内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运行机制、金融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对接,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支持青海银行加快增资扩股步伐,实现跨区经营并推动上市。健全保险组织体系和市场功能,支持各类保险公司到青海设立分支机构,拓宽业务,进一步发展"三农"保险,积极推进保险业务创新,充分发挥保险业在我省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引导、其它政策支持和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地方融资平台规模和风险承担能力,加大对生态保护、节能减排、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三农"事业支持的力度。积极引入省外股份制(外资)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引导和鼓励各类产权投资机构落户或在青海设立分支机构,推进创新,拓展业务,活跃市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推动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再融资,推进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及生态补偿基金,进一步扩大地方债券、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广泛聚集和吸引社会资金。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和利用期货市场增强发展预期,控制成本,稳定生产。加强对金融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推进信用担保、再担保体系和诚信制度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到"十二五"末,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上市公司发展到18家,融资额达到200亿元以上,使金融业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韩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