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1日 朱克江)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1日 朱克江)

2012年01月29日 14:16   来源:政府网站   

 点击查阅更多2012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朱克江在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朱克江在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的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宏观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中共无锡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财政总收入同口径增长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和16%;城镇登记失业率2.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1,“十二五”的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全力以赴推动发展,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工业保持平稳增长。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加强运行调控、加大市场开拓、扶持企业发展、扩大有效投入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预计全市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350亿元,增长11.2%。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6万亩,高效农业占耕地面积比重达54.6%。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9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78.8%。太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区、阳山水蜜桃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预计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74.8%。村集体资产总额410亿元,预计村均可支配收入540万元,增幅超过10%。投资结构逐步优化。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扩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投资比重。预计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169亿元,增长18%;其中,民间投资增长31.8%,服务业投入增长19.1%。投资5亿元以上的在建产业项目达160个左右。IBM 技术中心、清华应用技术研究院等落户我市,海力士四期技术升级、威孚工业园、上汽商务车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联通物联网、航天天基网、中电科IC中心等项目加快启动。消费市场基本稳定。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7亿元,增长17%。粮食科技物流中心竣工投用。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强化价格监管,建成市属4万亩蔬菜基地和109家平价商店(蔬菜类),及时实施肉菜供应应急方案并落实采购储备,物价涨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开放型经济逆势求进。预计实现到位注册外资35亿美元,引进重大项目46个,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达47.4%,新兴产业占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达40.6%。加快调整外贸产品和市场结构,强化出口品牌建设,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700亿美元,增长15%以上;其中出口420亿美元,增长15%以上。新批境外投资项目75个,境外投资额翻一番。柬埔寨西港特区建设列全国6个境外合作区前茅。国际友好城市增加到40个,荣获全国“友城战略发展奖”。江阴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锡山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锡通科技产业园建设全面启动。对台合作不断拓展。金融支撑作用加强。深入开展银企对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预计全市银行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新增912亿元、805亿元,实体经济新增贷款占比达86%。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银行表外、发债、上市等社会融资总量达1655亿元。科技金融建设深入推进,新设创投机构39家,新增基金规模122亿元,农银150亿元无锡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注册成立。科技支行、中小企业专营机构、科技小贷等作用逐步显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贷款53亿元。新增上市公司9家,融资78亿元。花旗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等一批境内外银行机构落户无锡,中外合资华英证券正式营业。要素保障力度加大。建立市本级土地调控机制,完成大规模土地整理8.2万亩,国家资源的争取实现重大突破,一批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用地得到保障。实施有序电力供应计划,有效保障了生产和城市生活需求。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放大。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为核心,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350亿元,同比增长20.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6%。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获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立项累计124个,建立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2家,均列全省第一。加快创新国际化步伐,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功签订合作协议,中以(无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际科技投资转移公司顺利落户。“人才特区”建设加快,新落户“530”项目480多个,年销售超千万元的“530”企业超过60家。实施产业升级行动计划。进一步聚焦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领域,着眼做强微电子、光伏、环保、重大装备制造、旅游等五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物联网与云计算、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生物医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五大新兴产业,分别进行专项部署,建立专门工作队伍,使抓手明确、措施到位。强化产业升级导向,健全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赴美、日、香港及京沪深等地成功开展招商,项目建设在全市进一步形成氛围。把物联网发展作为引领全市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推动由资源集聚加快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转变,物联网博览园改造工程启动,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二期正式开园,感知交通、环保、卫生、家居、农业等国家级应用示范项目全面展开。先进制造业层级提升。实施制造业竞争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构建以技术支撑、高端引领、特色发展、品牌竞争为特征的发展新格局。新增国家驰名商标11件,省著名商标55件,省名牌产品24个,预计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增加到25家,分别有15家和2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分别占江苏省入围企业的30.6%、45.1%。远东电缆荣获全国质量奖,红豆集团、长电科技被授予第四届市长质量奖,法尔胜集团成功接管钢丝绳国际标准化组织,无锡跻身中国十大品牌城市行列。加快布局结构调整,光电新材料科技园等一批改造提升项目加速推进。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改善服务业结构层次,实施服务业发展超越工程,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4%。广播影视、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无锡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被列入全国十大公共技术平台,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启动建设,华映文化产业基金正式成立。新增全球服务外包100强、国内50强投资企业4家,“123计划”企业17家,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金额23.8亿美元,增长53%,列全省第一。加强旅游资源开发,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890亿元,增长18.9%,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突破百万人次。

  (三)加快生态宜居城建设,城乡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

  城市功能有效提升。高标准建设太湖新城,无锡大剧院、金融商务第一街区、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锡东新城核心区路网体系和交通枢纽功能基本形成。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无锡中央车站、京沪高铁无锡东站正式启用,宁杭城际铁路无锡段完成主体工程。地铁1号线建设加快推进,2号线全面开工。太湖大道、高浪路、金城东路快速化改造等工程竣工投用,市区建成城市道路106.5公里,建成农村公路157公里、桥梁185座。机场新辟无锡至台北等客货运航线13条,客货运吞吐量分别增长16%。苏南运河无锡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全线建成通航。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亿吨。实施京沪高铁沿线整治,加强城市管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市容市貌得到改善。节能减排完成良好。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感知能效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开展“三高两低”企业整治,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无锡被评为2011中国自主创新十大低碳城市。太湖治理扎实推进。加强太湖调水引流和监测预警,及时开展蓝藻打捞、生态清淤,实现了太湖安全度夏和水利汛期的安全度汛。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整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893块排水达标区创建,达标区域基本覆盖主要建成区。加快推动“清水流域”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区域环境监测体系。推进农村地区“三集中”,高标准完成宜兴、锡山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明显。金城湾公园建成开放,蠡湖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竣工。积极推进“绿色无锡”建设,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9万亩,新增游园绿地38个,预计林木覆盖率25%。大力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长广溪湿地公园一期、九里河湿地公园等相继竣工。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梁鸿湿地被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

(责任编辑:编辑一)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