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6日 崔杰)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长春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6日 崔杰)

2012年02月09日 10:44   来源:长春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12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们紧紧依靠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牢牢把握“三化”统筹和“三动”战略的总体要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奋力前行、逆势进取,圆满完成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发展目标,确保实现了“十二五”顺利起步、良好开局。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40亿元,增长15.2%;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00亿元,增长42%;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283亿元,增长56.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000亿元,增长23%;新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00亿元,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30亿元,增长19%。这些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继续保持前列。

    (一)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工业整体实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我们加快实施150个重大项目,完成了1115亿元的工业投资。整车方面,丰越10万辆完成设备安装、实现试生产,大众新增12万辆产能,全市整车生产能力突破200万辆;轨道客车,长客股份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双千辆生产能力全面形成。长客装备公司搬迁改造一期竣工、二期启动建设;玉米化工,大成30万吨合成氨竣工,百万吨化工醇完成设备安装;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航液压、国药长生、百克生物等项目开工建设,国电联合动力、兵装新能源、荷兰帝斯曼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实现试生产。

    重大项目的实施,壮大了优势产业规模,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在国家调整汽车消费政策、汽车市场低迷不振的情况下,我市汽车工业产值仍然实现13%的增长速度;农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020亿元,继汽车产业之后成为我市第二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58.7%、32.8%,成为引领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地方工业异军突起,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

    重大项目的实施,增强了企业赢利能力,提高了工业增长质量。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580亿元,比上年净增110亿元;完成税收360亿元,比上年净增68亿元。

    重大项目的实施,扩大了上下游产业的市场份额,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大众发动机、丰田纺织、华信城轨等70多个投资超亿元的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富奥、纳铁福、麦格纳等20多家在长企业增资扩产,大陆电子、佛吉亚内饰、格拉默零部件、韩国KDC电子等一批研发中心落户长春。全市实际引进内资、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5.5%和21.2%。

    重大项目的实施,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攻克新能源汽车制造、秸秆制糖、动车组转向架等重大关键技术130余项,500多个新产品实现工业化生产,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5%。

    重大项目的实施,活跃了长春经济,扩大了城市对外联系。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2万亿元,内陆港吞吐量达到6万标箱,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65亿美元,接待国内外游客3100万人次,这些指标均实现了15%以上的增长。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今年我们全面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西新区、长东北、南部新城、西部新城、铁北区域建设竞相提速,净月西部、莲花山区域开发全面启动。全市在建房产面积达到3064万平方米,相当于城区房屋存量的四分之一。至此,承载长春未来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主城区大建设、大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长春大踏步地进入了城市化的高潮期。

    围绕老城区改造提升,开展了第二轮15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这次整治的力度更大、效果更明显。

    市容整治,拆除违法建筑2.2万处、74.5万平方米,改造10条特色街路,完善提升5个传统商圈、15条精品街路,主城区主要街路楼宇基本完成整修。

    历史街区,实施了南广场、人民大街站前段、胜利大街一期、铁南街区改造工程,南大营、沙俄领事馆等20座历史建筑按原貌完成修复。

    绿化建设,新建大块绿地67块,彩化街路100条,新植街路75条。新建续建11个公园,9.7平方公里的长东北湿地公园等5个公园对游人开放。

    生态建设,新一轮伊通河综合整治顺利推进。石头口门、净月潭、新立城生态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节能减排指标均完成年度任务。空气质量优良级天数继续保持在340天以上。

    环卫保洁,主要街路、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实现全天候保洁,四环路以内增设移动式垃圾转运站219个,城乡接合部主要村屯卫生清扫实现城区化管理。

    市政道路,大中修道路164条,维修养护道路929条,3座跨伊通河大桥、109条道路竣工通车,远达大街、机场大道、北凯旋路、东自由大路、东吉林大路建设顺利推进。

    轨道交通,西客站综合换乘中心主体封顶,长春站综合换乘中心北广场交付使用。轻轨4号线投入试运营,轨道交通形成环线。全市人民期盼多年的地铁工程开工建设。

    交通管理,连续实施7期交通调流,开辟10条公交专用车道,安装81公里道路隔离护栏,新设142条单行线,调整限制路口200余个。在全年新增10.1万辆新车的情况下,城市交通基本保持通畅。

    城市管理,深入整治野广告、露天烧烤、渣土清运、静态停车等城市管理顽疾,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坚持依法管地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三)农业喜获特大丰收,县域发展实现新突破

    粮食产量突破200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启动实施了30万亩高标准粮田、98个万亩高产示范田建设工程。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达到30万亩。玉米螟生物防治实现全覆盖。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全面推广。人工增雨三期、防雹网二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建设新菜田2.1万亩。新建200个牧业小区,连续9年无重大动物疫情。

    完成了20万亩旱田节水灌溉工程,新建续建一批农田水利设施,高标准修复2010年汛期水毁的水利设施,完成水利投资比去年增长近一倍。

    新增农用机械5万余台(套),农机总动力增长8.9%,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70%。机械替代人工成为农业耕作的主要手段,进一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数突破百万大关。

    县域工业加快发展,实施投资超3000万元的工业项目250个,工业投资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0.2%。

    县域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农安突破20亿元,九台达到18.2亿元,德惠、榆树和双阳均超过10亿元,13个乡(镇)成为财政收入亿元乡(镇)。

    四县(市)新城建设全面启动,房地产开发规模平均达到百万平方米,一些重点乡(镇)达到10万平方米,城镇化开始成为县域发展的新动力。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营造林5200公顷,新增标准化储粮仓5万套,新建农村公路1026公里,绿化美化村屯330个,25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农村泥草房改造基本完成。

    (四)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为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今年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扶持政策,一次性开工50个投资超5亿元的大项目。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67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9%,比去年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3%,比去年提高2.9个百分点。

    高端服务业项目竞相涌入南部新城核心区、长东北核心区、净月彩宇大街,落地项目总数达到37个,建筑面积765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00亿元。这三大区域的启动建设,将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集中展示长春繁荣、时尚、现代的新形象。

    新启动9个商务综合体,全市规划建设的商务综合体总数达到24个。这些商务综合体,单体规模均超过20万平方米,集餐饮、娱乐、文化、休闲、购物、办公等功能为一身。建成后,不仅繁荣商贸、方便群众,还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交通结构。

    尚德森铭、动漫软件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开工建设,各类文化企业发展到1.7万户。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01亿元,占GDP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

    盛京、华夏2家股份制银行落户长春,引进组建风险投资等各类基金公司11家、小额贷款公司19家。

    成功举办汽博会、农博会、民博会、雕塑展、冰雪节、消夏节、书博会、创业博览会等190余项会展活动,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

    中机物流、工业品交易中心等物流批发大市场竣工建成。兴隆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得国家批准,长春拥有了一个直接面向世界的开放平台。

    (五)民生工作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

    今年,我们把市级财政70%以上的新增收入用于改善民生,又为群众办了一批好事、实事。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