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0年工作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全面实施的起始之年,也是实现江西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以“三保一弘扬”为统领,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主线,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近期目标与谋求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力争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海关出口增长8%;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0.85吨标煤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控制在43.4万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在57万吨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这些指标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留有一定余地,在实际工作中完全有可能实现得更好。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以全面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龙头,切实把握好五个结合:一是把保增长与求进位更好地结合起来。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二是把扩总量与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三是把扩内需与增投入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全面落实中央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坚持不懈抓好项目,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增强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四是把促改革与抓开放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攻坚的同时,抓住经济逐步复苏的机遇,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五是把惠民生与保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在不断提高民生工程效果和质量、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的同时,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继续坚定不移保增长,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保增长是保民生、保稳定的基础。既要立足当前应对危机,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更要着眼长远危中求进,千方百计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抓紧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竣工、投运、投产,尽快发挥效益。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27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赣州至崇义、奉新至铜鼓等12条高速公路,续建德兴至南昌、九江新长江大桥等7条高速公路,建成鹰潭至瑞金、石城至吉安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萍乡至莲花、寻乌至全南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55公里。重点抓好18个铁路建设项目。力争开工建设昌吉赣客专、九景衢铁路、皖赣铁路新建双线、武九客专等8个项目,续建向莆铁路、衡茶吉铁路、杭南长客专、合福客专等6个项目,建成昌九城际、南昌西外环等4个项目;加快推进鹰潭至梅州、井冈山至赣州、吉安至武夷山等项目前期工作。全年新增铁路营运里程192.6公里。民航方面,力争完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景德镇罗家机场扩建工程,续建宜春明月山机场,加快推进三清山机场新建和井冈山机场扩建前期工作。抓好能源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九江和安源电厂“上大压小”、老爷庙风电场、省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抚州电厂,续建5台66万千瓦火电机组、西气东输二线江西段等项目,建成川气东送江西支线项目;积极推进黄金埠电厂二期、丰城电厂三期、瑞金电厂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抓好625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中国(鹰潭)铜产业基地、南昌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江钨高导电新型合金、九江1000万吨炼油、吉安电子信息产业等一批重大项目。抓好25个重大农林水利项目。重点实施峡江水利枢纽、山口岩水利枢纽、伦潭水利枢纽、浯溪口水利枢纽、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6个单项、“五河”重点段治理等项目,完成国家专项规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抓好78个重大社会事业项目。重点实施南昌大学“211工程”三期、江西出版产业基地、江西国际影视文化城、省奥体中心、南昌国际体育中心等项目。
推进产业经济发展,为保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创建粮食高产示范区,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加快超级稻等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粮食总产保持在400亿斤以上。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力争油料总产达到120万吨、水产品达到229万吨、肉类达到320万吨、水果达到330万吨。以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为抓手,建设一批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强、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集群示范区。力争全省407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39亿元,直接带动农户380万户。进一步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继续落实并不断完善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四率”的考核引导,扶强扶优限劣。着力培育壮大光伏、LED、航空、锂电、钨、稀土、电子、陶瓷、家电、纺织等优势产业。促进工业园区产业集聚、项目集群。积极推进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九江经济开发区、赣州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力争新增1个主营业务收入过400亿的园区、2个过300亿的园区、8个过100亿的园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建设2-3个成交额超百亿的专业性、综合性商品交易市场,培育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继续推进南昌向塘铁路公路枢纽型物流基地建设。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新建和改造一批标准农家店,力争农家店覆盖全省95%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围绕建设旅游产业大省,进一步打响“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品牌,加快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度假休闲旅游,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旅游总人次分别增长20%和15%以上。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继续把扩大信贷规模作为今年金融工作的重点,优化信贷结构,增强信贷支持。积极引进更多金融机构来赣发展业务。推进省内金融机构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发挥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优势,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力争组建10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0家。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增强信贷担保能力。加快保险业发展,增强保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支持更多的优质企业获准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做大“江西板块”。
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全面落实积极的消费政策,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提高消费能力。启动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初次分配中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比重,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通过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群众收入,增强群众的消费信心和能力。加强消费引导。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合理引导商品房开发,抑制投机性购房,支持和引导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促进教育、文化、健身、培训、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完善消费政策。深入推进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改进补贴方式,完善售后服务。汽车下乡补贴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优化消费环境。鼓励发展消费信贷,完善流通网点布局。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传销”等非法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二)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主线,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惠及全省、泽被子孙后代的大工程,是引领江西长远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快江西崛起的大机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坚持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重大战略和龙头工程,精心组织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低碳与生态经济的国家级试验区,建设成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抓紧做好总体规划的衔接实施。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抓紧制定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两区一带”分区详细规划;抓紧做好18个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尽快修改完善并组织实施。加强与国家部委的对接,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重点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引领和带动全省发展方式转变。
大力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为目标,全面推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经济发展,加快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以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为抓手,积极推广“猪-沼-果”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重点开发绿色、无公害的有机茶、水果、蔬菜、油茶、食用菌和畜禽、水产品,促进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加强化肥、农药使用监管,积极推广使用绿肥、测土配方施肥,严格控制并努力减少面源污染。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加快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的新型工业体系。启动第三批生态工业园建设试点,力争20%的工业园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依托中心城市,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为方向,着力提升服务业竞争力,逐步形成以生态旅游、特色文化、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和科技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继续推进县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加强污水管网配套,提高运营效益。开工建设10个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省财政安排3亿元资金,继续支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建设工程,确保完成造林绿化300万亩,力争年内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在南昌和九江分别建设一个综合性区域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新增完成5万个自然村、500个集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争三分之二县城基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实施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和能源、原材料等重点行业节能,抓好公共机构节能。加大火电、钢铁、有色、水泥等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力度,严格执行达标排放。进一步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争今年主要河流及鄱阳湖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5%,“五河”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内监测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
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战略性生态工程。抓好“两核一控”工程。力争彭泽核电一期工程年内开工建设。加快万安核电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列入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鄱阳湖风电、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抓紧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相关的湿地候鸟、鱼类洄游、江湖关系等6个专题研究,力争年底国家批复立项。抓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设施工程建设,推进环鄱阳湖高速公路网、中心城市主通道、铁路干线、港口航道、无水港、干支线机场建设,努力构建连接南北、沟通东西、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培育壮大光伏材料、风能与核能、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等十大产业发展,使之成为符合低碳与生态经济要求和当代新产业发展趋势的主导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抓好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力争今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10家,总数突破100家。加快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新余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共青数字生态城、樟树国家中药特色产业基地、上饶光学产业基地、萍乡动漫产业基地等具有江西优势的高新技术及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推进省科学院研发中心建设。创新科技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在高新技术项目建设中的开发性、引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引导国际资本、社会资金、风险投资参与发展高科技产业。继续整合资金2亿元,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在完成职工身份置换、分流安置的基础上,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资产处置和推动后续改革上。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企业配合、社会支持”的原则,重点解决好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人员社会化和属地管理、企业生活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企业职工住房管理和保障及企业干部安排等问题。积极引进国内外有产品、有技术、有市场、有实力的实业型企业,采取资产重组、嫁接改造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有序推进农垦、粮食、农业、水利、林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着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等五个方面的改革与建设。在全省491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和萍乡市、新余市、鹰潭市政府所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在江西省胸科医院、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南昌市第九医院、芦溪县人民医院进行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药费负担有明显的下降。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建立现代林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抓好南昌、新余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和萍乡、景德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突出抓好重大产业招商。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工业园区、改制国有工业企业等四个平台,突出加强与中央企业、外资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沿海企业、民营企业的四个对接,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洽谈项目的签约率、落户率、进资率、开工率。精心办好第五届中部投资博览会。加大力度推动外贸出口增长。围绕调结构、扩市场,积极调整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出口方式,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加强对出口大户的调度服务,大力扶持以光伏、船舶、电子、汽车、钨和稀土深加工为重点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围绕保份额、增效益,巩固大宗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通过企业挖潜改造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效益。围绕创机制、增活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创新外贸出口机制,增强发展的内在活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支持江铜、江钨、煤炭集团等有条件的企业开发境外资源,支持江西国际、中鼎国际、江西中煤、江西建工等龙头企业做大境外承包工程业务,支持民营企业扩大对外投资。进一步加强口岸物流通道建设。力争开通和加密1-2条国际(地区)航线航班,推进南昌昌北机场航空货运枢纽中心和九江城西港等重大口岸项目建设,做好增设新余、吉安出口加工区和南昌出口加工区扩建工作。
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环境,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公平的市场参与权;在信息咨询、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力争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上缴税金占全省税收总额的60%以上。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