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3日 王金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发展开局良好
刚刚过去的2006年,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圆满完成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
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达61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财政收入突破800亿元,达816.2亿元,增长24.3%,其中地方收入427.7亿元,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达3544.7亿元,增长4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达2029.4亿元,增长15%;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达122.5亿美元,增长3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1元,增长15.4%,为10年来最高增幅;农民人均纯收入2969元,增长12.4%,增幅居全国前列;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4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5%。全省经济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年来,主要做了六个方面工作:
第一,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向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中更好发展,在抢抓中部崛起机遇中更快发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2.7亿元,增长20.3%;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0.7,创历年最好水平;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0户,继马钢之后,铜陵有色又迈上300亿元台阶。推进企业改革,江汽、机场集团等省属企业产权多元化步伐加快,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提前完成,不良金融资产打包处置工作全面启动。出台全民创业政策措施,开展创业辅导和技能培训,加强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2万户。着力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汽车、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语音技术等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进展顺利,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0个、国家免检产品36个,19个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全面实施。认真开展开发区设立审核和新开工项目清理,严格土地审批和环境评价,整顿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淘汰了一批落后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城乡市场持续升温,旅游、金融、现代流通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加快,13个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超过20%,9个市财政收入增长超过25%,财政收入超2亿元的县达35个,县域对全省财政的贡献率超过30%,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持续改善。
第二,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台阶。制定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开展县乡领导干部集中培训,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加强粮食生产,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克服秋旱、病虫害等灾害影响,粮食总产2860.7万吨,增产255.4万吨,创历史新高;优质化率达56%,提高10个百分点。实施畜牧和渔业富民行动,规模化养殖比重达30%,提高5个百分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20家,新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6个,成立全国首家省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开展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建立省级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25个、农家店7000个,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挂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新建、改建水泥沥青路1.8万公里,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70万平方米,建设农村重点薄弱学校500所,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230个,改造乡镇卫生院318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扩大到30个,全面完成村村通电话、户户通电工程,新增沼气用户7万户,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一卡式发放各类补贴40亿元,农民人均受益77元。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18个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
第三,深入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扩大与长三角地区合作,实现海关跨区域通关,加入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体系和邮政快运网,开展产业与园区对接,新建高速公路东向出口3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举办徽商大会(香港)、合肥高新技术项目一资本对接会、首届中东部旅游交易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4.9亿美元,增长4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3.9亿美元,增长102.4%,引进省外资金1265.5亿元,增长57.9%。转交外贸增长方式,重点培育40个国家和省级出口品牌,芜湖国家级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基地、蚌埠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挂牌,进出口额超亿美元企业达18户,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省政府英文网站开通,合肥航空口岸对外籍飞机开放,国际友城关系发展到59对,对外交往日益扩大。
第四,着力提升“861”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优化投资结构,加强薄弱环节,推进重点产业基地和基础工程建设,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奇瑞轿车三厂、丰原18万吨乙二醇、500千伏东通道输变电工程等190个项目开工建设,江汽运动型多功能车、安庆石化“油改煤”、铜陵有色高精度铜板带等158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煤炭产能122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375万千瓦。铜陵-宣城高速公路、芜申运河、朱家桥集装箱码头等项目开工建设,京沪铁路安徽段电气化改造全面完成,亳州-阜阳、安庆-池州等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245.9公里、港口吞吐量3000万吨。淮河治理全面推进,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胜利建成,淮河下游重点地区防洪能力提高到百年一遇。
第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省级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经费支出214亿元,社会保障支出141亿元,分别增长29.3%和21%。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我省建成,强磁场装置、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实验室等国家创新载体相继落户。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顺利实施,134.7万学生受益,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增长1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9%。96个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0个。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申办成功,我省体育健儿在亚运会上夺得5枚金牌。黄梅戏、花鼓灯等19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档案、地方志、文物、参事文史工作得到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新成果。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淮河水质总体有所好转,城市污水处理率达56%,提高4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3‰,性别比偏高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80元,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83元。减少贫困人口42万人,灾后重建全面完成。扎实推进平安安徽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信访总量大幅下降。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
第六,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理创新为重点,集中开展省直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合并省级审批项目517项,取消省级收费项目61项,降低收费标准32项,减少企业和社会负担32.2亿元。强化省政务服务中心功能,655项行政审批项目进中心办理,现场办结率提高到45%。推行首问负责制、办文办事限时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社会投诉受理机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行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强预算管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进展顺利。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议案13件、代表建议652件、政协委员提案639件。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大对商业贿赂和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专项治理力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效能建设的开展,增进了“两情”,改进了“两风”,营造了凝心聚力、加快崛起的浓厚氛围。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新的起点上迈出新的步伐,取得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这表明,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增强,结合安徽实际创造性工作的实践在深入。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安徽现代化建设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省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不够稳固,传统行业盈利能力减弱与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并存,资源性产业比重偏大与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并存,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并存,骨干企业数量不多与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并存,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相当艰巨,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仍然不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抗御灾害和社会应急管理能力较弱,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就业、上学、看病、住房等问题仍很突出,安全生产、市场秩序、污染排放、征地拆迁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一些部门重审批轻服务、重部署轻落实的问题,部分基层站所作风不正、吃拿卡要的问题,少数公务员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素质不高、为政不廉的问题,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和发展环境,管理创新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对此,我们将认真对待,切实解决。
(责任编辑:龙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