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努力为“十一五”发展起好步开好局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要围绕今年的目标任务,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优化投资结构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攀升,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9000亿元。针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状况,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石化、钢铁、造船、造纸等产业向基地化和大型化发展。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轻纺、新材料和软件等优势产业,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制造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二是提高服务业比重。加快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为重点,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提升服务业的规模和层次。加强物流基地建设,促进物流资源整合,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会计、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三是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培育住房、汽车、旅游、文化娱乐等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增强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实施“千镇万村”为民服务工程,扩大农村商品和服务消费。
进一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农业和服务业的投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投入,加大社会事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今年突出抓好130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沿海高速公路、宁淮高速公路、苏通大桥、南京过江隧道、南京地铁2号线、沪宁快速城际铁路、连云港港和太仓港扩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新一轮淮河治理、京杭运河部分河段扩容、重点海堤达标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电力、电子、造船、汽车、造纸、软件等已获核准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发展园艺业、畜牧业和水产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在发展高效农业、外向农业方面力争取得新突破。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丘陵地区资源合理开发。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就地转移、异地转移和农民创业并举,强化南北劳务输出合作,今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0万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对1011个经济薄弱村进行重点帮扶,促进脱贫致富。
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围绕农民最关心、最直接受益的实际问题,推进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一是道路通达工程。按照新编制的村镇布局规划,逐步把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居民点,今年新建改建乡村道路1万公里。二是教育培训工程。今年起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全年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创业培训10万人。三是农民健康工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省财政对经济薄弱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补助标准,参保人员每人每年补助标准从15元调增到30元。重点扶持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改造,今年基本完成苏北地区卫生院设备更新任务。四是环境整治工程。在疏浚农村河道、农村卫生改厕、污水垃圾处理、推广秸秆气化和沼气等方面扩大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五是文化建设工程。对经济薄弱地区乡镇综合性文化站给予扶持,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开展“送科普、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促进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覆盖。省财政今年对“三农”的投入增加30亿元以上。各级政府都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整合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优化整合事业单位,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自我保障能力。提高经济薄弱地区村级经费补助标准。探索和发展农民经济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对“三农”、苏北发展、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以推进自主创新为主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促进年”各项活动。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增强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知识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创新联合体,提高自主创新和开放配置科技资源、主导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具有共享共用功能的十大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的作用。三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今年省财政安排科技经费17.9亿元,其中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8亿元。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积极发展创新文化。鼓励各行各业开展群众性的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活动,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氛围。
(四)加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重点抓好冶金、电力、石化、建材、纺织等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依法淘汰消耗高、污染重、危及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控制增量,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发展节能节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启动第二批130家单位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淮河、太湖、长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抓好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深入开展工业污染治理,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产业转移要防止污染转移,招商引资不能引进污染项目。加快建设绿色江苏,新增造林面积15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1个百分点。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今年的改革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一是继续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做好强县扩权试点工作,扩大县级经济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在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上,有序推进行政管理类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二是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国有资本集中度,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引导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6月底前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三是以落实政策和改进服务为重点,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建设,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主动与外资企业配套合作,在内外经济的融合中增强市场竞争力。完善融资担保和技术服务体系,加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四是以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新情况新变化,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在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引导外贸出口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大科技兴贸力度,认真落实出口退税和品牌认证等措施,完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扩大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加强各类开发区建设,降低商务成本,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成熟技术、优势产品和富余生产能力,走出去投资设厂、合作发展。
(六)加强分类指导,下更大功夫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抓住南北产业转移速度加快、苏中苏北经济发展加速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产业有序转移,加快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以产业转移为重点,以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产业带建设为契机,增强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促进南北开发区合作交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起点,加快苏北振兴。深入推进新一轮沿江开发,有序整合港口和岸线资源,放大开放优势,壮大优势产业,促进苏中跨越式发展。支持苏南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强化科技创新和品牌支撑,增创新优势,赢得新发展。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以大城市为主导,促进大中小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丰富文化内涵,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
(七)增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今年省财政预算安排116.6亿元,支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同比增长21.6%。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每个县办好一个职教中心,各级财政都要增加职业教育投入,重点支持200个实训基地建设。高等教育在适度扩大规模、稳步提高大众化水平的同时,要切实把发展重心转到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上来,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重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逐步化解教育债务。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努力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改进和加强药品价格管理。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江苏广电城、江苏美术馆新馆、南京博物院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努力多出人才多出精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培育发展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八)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继续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确保今年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完善和落实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妥善分流安置破产关闭、改组改制企业职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退役军人以及残疾人就业工作。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积极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严格执行和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和推行最低小时工资制。依法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乡镇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把进城就业农民纳入各项社会保险范围。根据物价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低保标准。各级政府都要增加助困、助学、助老、助残的投入,省财政今年安排专项资金22.6亿元,其中助学资金9.4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69.4万人、职校生和大学生22万人,助残资金比上年增长40%,“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10个百分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增加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要加强危化品和交通等专项整治,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推进“大调解”机制建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和谐稳定落实在基层。继续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深入推进平安江苏建设,完善“大防控”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四、大力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对政府行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着力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为“两个率先”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这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围绕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定位,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把转变职能和创新管理结合起来,把加强管理和改善服务统一起来,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理顺部门分工,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政府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健全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综合执法,解决行政执法职责交叉、多头执法、效率不高等问题。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全心全意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这是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准确、注重实效、方便群众、有利监督的原则,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规范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都要依法、及时地向社会公开,实行阳光操作。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使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互动的渠道更加畅通,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四是切实加强政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调查研究,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坚持廉洁从政、从严治政、依法行政。以强化服务为重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规范行政行为,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钱;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为重点,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建设一支勤奋学习、忠于职守、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
新的发展蓝图展现在我们面前,新的任务艰巨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一致,埋头苦干,加快富民强省、“两个率先”步伐,为创造江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