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06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2月23日 王金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安徽省委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圆满完成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全省生产总值53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预期目标。
——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促进工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3.5亿元,增长22.7%,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7.9,创历年最好水平,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0户。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全部免除农业税,农民人均政策性受益70多元,粮食产量2605万吨,保持常年偏好水平。消费市场稳中趋旺,旅游、住房、汽车等消费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5亿元,增长13.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涨幅回落3.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656.4亿元,增长26.1%,其中地方收入333.8亿元,增长2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7%。14个市经济增长超过10%,10个市财政收入增幅超过20%,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明显改善。
——推进“861”行动计划,发展基础持续增强。发挥项目带动作用,产业基地和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钢500万吨薄板带、奇瑞发动机及变速箱、江汽客车和运动型多功能车、煤化盐化一体化等加工制造业项目扎实推进,丰原燃料乙醇、铜陵有色冶炼改造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年新开工电厂项目5个,在建装机规模930万千瓦。六武、安景、合淮阜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合宁、合武、铜九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庐铜、芜马、蚌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基本建成。“生态安徽”、“数字安徽”、“信用安徽”建设取得新成效。在“861”行动计划带动下,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1亿元,增长31.7%。
——深化改革开放,东向发展开局良好。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深入开展,省直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工作基本完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新增私营企业1.7万户。地方金融改革取得突破,徽商银行、省信用担保集团挂牌运营,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进展顺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启动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全面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与东部地区多层次合作深入推进,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增长2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9亿美元,增长26%;利用省外资金801亿元,增长52.2%;外贸进出口总额91.2亿美元,增长26.4%,其中出口51.9亿美元,增长31.8%。
——维护群众利益,和谐安徽建设扎实开展。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省参加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347万、387万和360万,9个市实现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标准由56元提高到68元,92.5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到每年130元的生活救助。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工资清欠任务基本完成。加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50万人实现脱贫。“平安安徽”创建活动全面展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健全,信访形势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特别是面对13号台风带来的严重灾害,我们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妥善安置受灾妇女,《实抓好灾后重建,全面开展对口支援,保障了受灾地区生产生活安定,生产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快,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启动建设。“两基”目标全面实现,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70万平方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7.3%。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50个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基本建成,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16个县(市)。在全运会上夺得7金5银,实现“十运回升’’目标。省文化博物目S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开工建设,省出版集团挂牌成立,安庆跻身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行列。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精神,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0。开展绿色GDP试点,完成第一次经济普查。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I作取得新进展,国土、气象、地震、档案、文物、地方志、文史参事工作迈出新步伐。
——转变政府职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依法行政纲要,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2件,制定规章11件。颁布实施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1个专项预案。成立省政府经济技术顾问委员会,完善重大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监督,办理人大议案3件、代表建议482件,政协委员提案585件。加强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反腐倡廉深入推进,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刚刚过去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这五年,是我省经济增长逐年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全省生产总值连跨三个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五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7.7%。这五年,是结构调整成效突出、经济素质明显提高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5.6:36.4:38变为17.9:41.6:40.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33%提高到,44%,城镇化水平由28%提高到35.5%。这五年,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的五年,大江大河治理、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突破,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和项目相继建成,累计固定资产投资801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2倍。这五年,是改革开放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五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财税、金融、投资、行政管理等各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累计利用外资53.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300.7亿美元,经济外向度由9.5%提高到13.9%。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五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社会事业投入明显加大,城镇新增就业200万人,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长期困扰县乡的欠发工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6%和6.4%,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成就,标志着我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五年的发展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中央精神和安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改革和开放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必须坚持加大投入,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强化发展支撑,增添发展后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调动和激发全省人民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各位代表!“十五”的发展,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谱写了崭新一页,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安徽奋力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安徽现代化建设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省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有不少差距,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新的增长点不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动力有待增强。资源、环境制约日益明显,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创新创业环境亟待改善。城市化水平偏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政府职能转变尚不适应经济社会转型要求,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