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十一五”发展战略任务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纵观全局,未来五年我省面临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有利于我省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安徽已跨上持续较快发展的平台,到了应该也能够加快崛起的时候。在这样一个重要阶段,抓住机遇,我们就能迈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错失良机,就会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陷入被动。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动员全社会力量,凝聚各方面智慧,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全面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这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全省人民的强烈愿望。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为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提升“861”行动计划,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和谐安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考虑未来我省发展面临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超过1万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以上,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安徽崛起打下决定性的基础,确保2020年以前,我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居全国中上游行列,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突出工业强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发展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是我省发展的突出矛盾。必须牢固确立工业强省意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式发展,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和化工等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能源产业,推进“皖电东送”工程,建成两淮能源基地。壮大材料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精品钢铁基地、有色金属基地、新型建材基地。振兴轻纺工业,在食品、纺织服装等行业形成一批优势品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纳米技术、集成电路、软件和终端产品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坚持扶优扶强,推动企业战略性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积极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旅游强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壮大服务业支柱产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畜牧水产业比重,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任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健全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业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强乡村建设的规划和引导,加快路网、供电、通讯、给排水、沼气、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三)推进东向发展,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分享区域合作和国际分工利益,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推-进体制接轨,在行政审批、投资创业等方面,实行更加务实灵活的政策,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机制。拓宽东向通道,形成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快速交通网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市场融合,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承接产业转移,把我省建成长江三角洲加工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策引导,支持沿江、毗邻苏浙等有条地区率先融入、率先突破。同时,继续扩大与其它地区的交流和合作。
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坚持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并重,把招商引资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利用外资步伐,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力争在引进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上取得新突破。办好各类开发园区,推进国家级开发区扩充和省级开发区升级,提高产业整体承接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力争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兴出口加工区。重视做好进口工作。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四)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着力改变我省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实力偏弱的状况,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全省经济加快发展。
加快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提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建设滨湖型现代化大城市为方向,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合肥首位度,构筑省会经济圈。以发展重化工业、建设产业密集带为重点,推动沿江城市联动发展和跨江发展,构建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以“两淮一蚌”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煤电化、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能源和材料产业,推动皖北地区加快发展。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强化黄山旅游中心城市功能,壮大旅游支柱产业,提升皖南地区开发开放水平。加大对大别山区和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扶持力度,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振兴县域经济。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完善县级管理体制,赋予县级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有条件的县(市)实行省直管县试点。建设一批经济强县,力争有的县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五)建设创新型安徽,形成加快发展新优势
推动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为奋力崛起注入强劲动力。
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高度重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汽车、生物工程、煤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突破。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和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和技术市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带动全省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形成崇尚科学、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尚。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体系。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支持金融机构改革,做大做强地方金融,逐步形成各类金融机构竞相发展、融资渠道较为通畅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基本建成“信用安徽”框架体系。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抓好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城市和农村试点,推进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强化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加快“生态安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大淮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力度,改善长江流域环境质量。加强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保护。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国土资源。
(七)强化基础设施,构筑安徽崛起的坚实平台
在近年来高强度投入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再建设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和一体化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形成高等级公路骨架网,加强公路连接线及农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达深度。推进干线铁路建设,提升在全国路网格局中的地位。建设合肥新机场,改造黄山机场。加强长江、淮河等干支流航道整治,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十一五”期间,力争新建铁路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20C旧公里,改造和新建农村公路6万公里,增加港口吞吐能力1.3亿吨,实现干线铁路通达省辖市、高速公路通达县域、’油路或水泥路通达行政村的目标。
加强水利支撑体系建设。统筹防洪抗旱减灾和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加快防洪保安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完成国家确定的治淮骨干工程,实施行蓄洪区调整与改造、堤防达标及河道整治、重点平原洼地排涝等治淮新三项。加强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整治,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开展重点小型水库加固改造。实施淮水北调,抓紧引江济淮前期工作。
建立“数字安徽”框架体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信息平台,以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产业信息化为重点,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速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八)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安徽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健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加快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实施高等教育“双百工程”,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保护文化遗产,提高安徽地方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产品竞争力,建设文化强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改进信访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和村镇建设,积极创建“平安安徽”。加强政风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五五”普法,推进依法治省。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