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浙江省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浙江省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03月23日 14:24   来源:政府网站   
    七、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发挥浙江人文优势,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公共服务能力,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全面建设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卫生强省和体育强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加强文化建设,繁荣先进文化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形势政策教育,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浙江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法制信用宣传,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推动廉政文化“六进工程”,在全社会形成廉洁从政从业的良好风尚。加强浙江当代发展问题和历史文化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重点加强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社区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文化馆站的服务水平,优化档案馆、博物馆建设布局,建成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完善有利于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政策机制,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建立覆盖城乡的文化传播网络,推进数字化在线传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妥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重要历史建筑和文物。促进文化开放,积极推动优秀文化成果的对外交流。    

    文化“八项工程”和“四个一批”建设:

    建设文明素质、文化精品、文化研究、文化保护、文化产业促进、文化阵地、文化传播、文化人才等八项工程

    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

    省、市两级标志性文化设施

    县级、社区、农村三类基层文化设施

    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文化旅游四类文化信息网络设施文化演艺、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化旅游、出版发行五类经营性文化设施

    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

    出版、发行、印刷、文化旅游、广播影视、会展、文体用品制造等七类优势文化产业

    网络文化服务、动漫、广业、体育服务、文化经纪等五类新兴文化产业

    文化演艺业、休闲娱乐业、艺术品经营等三类特色文化产业

    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区块:

    横店影视、杭州滨江两大高新文化产业区块

    戏剧、工艺美术、金石书画三类传统艺术产业区块

    现代传媒、文体用品制造、文化旅游、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文体用品专业市场五类优势文化产业区块

    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

    若干大型综合性文化集团、专业性文化企业、骨干民营文化企业和外向型文化企业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发展文化中介组织,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信息网络、动漫游戏、文化用品制造、艺术品经营等领域,发展具有浙江特色和高技术、外向型的文化产业。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和文化名牌产品,打造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特色文化产业区块和文化专业市场。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国家政策许可的文化领域,积极扶持民办文化产业。

    (二)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升科技综合实力

    构筑区域创新体系。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发展创新文化,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转化创新成果。在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建设开放型区域创新平台。积极引导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高层次研发机构,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研发机构,推进创新团队建设。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激活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并开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发展一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中介组织,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民办和外资科研机构,鼓励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来浙江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采取理事会、股份制、会员制等形式,组建一批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和专业创新平台。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完善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高技术产业、传统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效生态农业、环境资源、海洋开发、健康与安全、服务业信息化等八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30个重大专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加快实现技术跨越。    

    科技创新30个重大专项

    1、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

    2、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

    3、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4、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

    5、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技术

    6、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7、高效节能技术

    8、绿色化工技术

    9、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与设备

    10、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与设备

    11、数字电视技术与设备

    12、Linux系统开发与应用

    13、集成电路设计

    14、新型显示技术及产品

    15、新型电子元器件

    16、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

    17、数字音视频技术

    18、半导体照明(LED)技术

    19、纳米技术攻关及示范应用

    20、生物制药技术

    21、现代中医药技术

    22、农业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23、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

    24、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及产业化

    25、农业生物技术及产业化

    26、农产品(食品)加工技术及产业化

    27、现代纺织加工技术及装备

    28、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

    29、制造业信息化

    30、服务业信息化

    (三)突出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教育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加快扫除青壮年文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争取若干所高校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办好高教园区,促进与省外、国外名校联合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均占高等和高中段教育招生总规模的50%。加快发展校外教育,进一步扩大青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基地的规模,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网络,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一批社区学院和农村成人文化学校,城乡社区教育普及面分别达到90%和60%以上。加强科普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

    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把农村基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对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省财政对各地免收的学杂费给予一定的转移支付,各地财政要确保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课本费、作业本费和补助住宿费,消除学生因贫辍学现象。调整和优化学校布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学校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

    教育发展重点任务:

    基础教育抓均衡:

    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和学前三年教育

    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等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

    建立素质教育导向的招生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抓质量:

    培育20个“重中之重”学科和200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25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争取若干所高校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

    办好高教园区,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职业教育抓结合:

    建设80个与支柱产业相结合的实训基地

    建设15所全国和省级示范性高职学校、200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

    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60所中职学校

    终身教育抓体系:

    建设一批社区学院和农村成人文化学校

    开展学习型社区、机关和企业创建活动

    (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围绕提升执政能力,继续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实施“万名公务员公共管理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和廉洁勤政、务实高效、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围绕提升经营管理能力,轮训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造就一支市场拓展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和“钱江学者计划”,培养造就一支在全国有影响力、比较优势明显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领军人才队伍。围绕提升实践能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支掌握高超技能和前沿技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提升致富创业能力,启动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支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队伍。

    调整优化人才结构。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及三大产业带建设,打造特色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加快人才集聚。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智力支持和人才培训力度。实施“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工作推进工程”,强化对民营经济的人才支撑。加快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全方位推进跨区域的人才开发交流与合作。倡导和推行人才柔性流动,继续实施“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积极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选送一批高层次人才到国外学习培训,开展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依托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凝聚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人才机制。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选拔任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浙江省特级专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突出贡献人才奖励、钱江技能大奖等制度。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进一步完善人才开发的投入机制,切实发挥人才投入效益。

    人才培育和开发的10个载体:

    1、万名公务员公共管理培训工程

    2、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3、“钱江学者”计划

    4、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5、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

    6、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

    7、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工作推进工程

    8、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

    9、特色产业人才培育基地

    10、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

    (五)发展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增进全民健康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及欠发达地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信息预警监测报告体系,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肝炎、人禽流感、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工作。强化医学科技,建设一批现代化医院。发展中医药产业,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继续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城乡公共卫生水平。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公平性。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力争参保率达到90%以上。建立健全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制度,进一步调整和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监管和服务。完善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机制。

    卫生强省建设“六大工程”:

    1、农民健康工程。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健康体检制度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2、公共卫生建设工程。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以及公共卫生信息预警、监测和报告五大体系

    3、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4、科教兴卫工程。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科教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5、“强院”工程。形成以三级特等、三级甲等医院为龙头,三级乙等、二级甲等医院为骨干,专科医院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

    6、中医药攀登工程。加强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推进全民健身。加快推进小康健身工程、奥运争光工程和体育产业培育发展工程,兴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健身中心、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社区和乡镇健身场所,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地。按照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一批符合国内外大型赛事标准的体育场馆。重点发展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改善训练条件,建成省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健全集训练、教育和科研为一体的集约化训练体系。发展体育竞技表演、体育技术培训、休闲健身、体育用品制造等体育产业,培育体育产业集团、职业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中介,大力引进高水准的国际赛事。

(责任编辑:石兰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