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安徽省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安徽省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02月10日 16:54   来源:中安网   
   
    二、2005年的工作任务

    今年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总体上看,当前我省加快发展面临着比较有利的宏观环境。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国内经济仍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上升阶段,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指向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中部崛起的战略也逐步清晰。更重要的是,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特别是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省已经迈入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发展的优势日益凸显,积累的能量加速释放,全省上下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奋力崛起的氛围正在形成,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条件所在、潜力所在、信心所在。当然,我们也决不能忽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仅要看到固有的矛盾和问题,还要看到形势变化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更要看到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倍加珍惜十分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更大的魄力推动发展,千方百计使经济增长有一个较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为我省加速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15%;新增城镇就业4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

    为此,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巩固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继续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大支持和保护力度,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

    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已经实行的支农政策不变,支农的工作力度不减。省委、省政府决定,2005年,在国家将农业税税率统一降至2%的基础上,由省财政安排资金,在全省范围内全部免除农业税,让广大农民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今年各项支农政策可减轻农民负担19.2亿元,农民人均政策性增收43.8元。继续执行新增财力主要用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支出的政策。加强农田水利、生态、中低产田改造、"六小工程"、旱作节水农业等建设,完成1万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状况。继续深化农村税费配套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积极推进畜牧水产业规模化生产,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推行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重点扶持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速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和名优品牌。大力培育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和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推进"皖优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巩固扩大以上海为重点的长三角市场,积极开拓珠三角、北京等市场,努力提高我省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抓住当前农民工结构性短缺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加强供需衔接和地区协作,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推进各类有组织的劳务输出。统筹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打造安徽劳务品牌。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加快振兴县域经济。发挥各地自身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旅游经济,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配套产业,推进产业向中心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落实对县一级简政放权的各项措施,完善县城经济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抓好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工作,加大对经济薄弱县(市)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经济强县。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培青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优势领域,改善薄弱环节,努力增强我省经济综合竞争力。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适应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的新形势,全面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发挥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汽车、工程机械、化工、家电等优势行业的技术创新,提高我省加工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钢铁、水泥、铜材等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支持马钢实施新一轮发展规划。不失时机地推进煤炭产业发展,加快煤电、煤化盐化一体化和煤层气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和增值空间。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现代医药、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支持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工程,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群式发展。抓好煤电运和资金供应协调,切实改善工业经济运行环境。积极培育汽车、住房、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消费热点,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强旅游精品线路和文化观光产品开发,启动"红色旅游"工程,推进旅游区域合作和旅游企业合资合作,进一步壮大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推广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等现代服务业。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加强土地、水、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节约与综合利用,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突出抓好煤炭、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转变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工业园区和城市。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严格土地管理,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制定和落实土地投资强度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组织开展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规划与管理。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地发挥优势、竞相发展,在全省形成争先进位、奋发向上的生动局面。基础好、有条件的地方,要力争发展得更快一些,基础和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地方,也要充分挖掘潜力加快发展。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契机,强化产业支撑力和城市承载力,全面提升合肥的经济中心地位。充分发挥沿江地区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强沿江经济带和城市群的规划建设,推动皖江地区新一轮大发展。抓住国家重视农业和资源开发的机遇,支持皖北地区重点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以推进"两山一湖"旅游开发为重点,提升皖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大对大别山区、江淮分水岭地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其他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尽快改变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

    (三)扎实推进"861"行动计划,全力构筑加快发展新平台

    坚持把实施"861"行动计划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完善推进机制,确保一批重点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以项目建设为推进工作的抓手,以项目进度为衡量成效的标准,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抓好加工制造、能源、材料和化工等项目建设,确保马钢500万吨薄板带、丰原100万吨小麦深加工、田集电厂、宿州电厂、马鞍山二电厂二期等重大项目开工,积极做好淮北煤化盐化一体化、林纸一体化、铜陵有色海外办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建成庐铜、马芜、蚌明高速公路,完成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设任务,加快建设铜九、合宁、合武铁路和铜黄、合六叶、合淮阜等高速公路,以及淮北大堤加固、涡河治理、白莲崖水库等治淮骨干项目,开工建设沿江铜陵段、六潜等高速公路,积极推进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沿江城际铁路、阜六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做好国债资金争取工作,加快公共卫生体系、文化教育设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等项目建设。切实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今年"861"行动计划项目投资力争突破1000亿元,增长20%以上。

    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形成政府推动、项目带动、产业联动、区域互动的工作新格局。强化规划管理机制,按照优势产业发展形成集聚、基础工程建设形成体系的要求,完善专项规划,明确建设梯次,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强化项目储备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扩大项目生成源,抓紧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储备规模每年增加1000亿元以上,努力形成"建成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强化服务协调机制,完善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制度,抓好项目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推行项目联审和限期审理,构建人才和技术引进平台。强化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目标考核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实行量化管理,推进"861"行动计划深入实施。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适应入世后过渡期新形势,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我国服务业全面开放的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把直接利用外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扩大规模、拓宽领域、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分别增长15%和20%。加快省属企业招商引资步伐,加强市县外向型经济工作,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园区的载体作用,重点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和重大项目。把利用外资同提升产业结构结合起来,突出抓好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环保等领域的招商,鼓励外商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加快培养专业化招商队伍,注重发挥中介组织作用,采取灵活务实的方式,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日常化、专业化、制度化。办好国际徽商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办出影响、形成品牌、取得实效。建立健全重大引资项目工作协调机制,强化跟踪落实,提高合同履约率和项目成功率。更加重视做好安商扶商工作,大力优化招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深入推进省区间经济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快全省特别是沿江地区融入长三角步伐,深化对话机制,加强规划、产业、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重点推进制造业、旅游、农业、煤电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继续扩大与香港、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合作,加强与中西部省份的交流,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积极落实各项出口促进政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扩大生产型企业出口,促进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优质农产品出口,提高地产品出口比重。组织好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进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对外投资,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扩大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五)继续深化各项改革,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抓住当前经济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把深化改革同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进程,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省属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年底前完成省属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办社会工作,基本完成省级党政机关与直管经济实体的脱钩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大资产重组力度,推进固有资本向优势行业和产业集中。建立健全省、市两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研究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严格执行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规范企业改制,切实维护出资人和职工合法权益。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和落实政策措施,着力创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在税费、上市、用地、外贸、劳动保障和财政性扶持资金等方面,全面落实公平待遇。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做强做大。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制度。切实保护私有财产权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

    深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减少、改进和规范投资审批,真正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展绩效综合考评,落实投资决策责任制。加强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投融资方式的创新步伐。

    着力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发展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市场,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合理配置。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推行产权进场交易、"阳光"操作。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信用安徽建设,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广泛开展公民诚信教育,加快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树立安徽重发展、讲诚信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