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湖南省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湖南省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02月10日 17:16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0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1月27日 周伯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湖南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迈上新的台阶。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6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4%、16.2%和10.2%;实现财政总收入608亿元,增长2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6.5亿元,增长26.4%。

    ———宏观调控成效明显,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严格保护耕地,全省共撤销开发区129个,核减幅度57%;核减规划面积88.5万亩,削减48%;划定了基本农田5040万亩,连续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能耗行业的投资,增幅分别比上年回落171.8、55和676.6个百分点。加强煤电油运的生产供应和协调,缓解了紧张状况。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物价保持基本平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1%。加强金融调控、监管和信贷管理,促进了金融业的稳定发展,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55.1亿元,比年初新增552.5亿元,保证了重点信贷投入。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各级狠抓中央1号文件的宣传落实,农业投入进一步加大,全省支农支出72.3亿元,增长28.2%。粮食种植面积7604万亩,总产量562.1亿斤,比上年增加73.5亿斤。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落实国家“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全省农民共减负增收28.2亿元。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优质稻米、柑橘等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全面启动,初步形成了粮油棉麻、肉奶水产、果蔬茶、竹木林纸、烟草等五条产业链,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万多家,其中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116家,带动农户490多万户。劳务经济加快发展,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新增92.4万人,劳务总收入600.6亿元,增加61亿元。

    ———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强势增长,全省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198.1亿元,增长24.1%;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食品等十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912亿元,占规模工业的76.1%。十大标志性工程企业完成增加值391.2亿元,增长28.8%。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实现增加值增长27.9%。技改投入完成431.8亿元,增长43.1%。华菱钢铁、泰格林纸、长丰汽车、HEG玻壳和衡阳特变电工等技改项目陆续投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新增私营企业1.2万户,新增注册资本376.8亿元,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46.2%。一点一线地区已成为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带,实现GDP3420.9亿元,增长13.1%;长株潭的龙头作用显现,实现GDP增长14%。湘西开发力度加大,出台的政策措施已见成效,产业项目开工率达76%。县域经济活力明显增强。消费需求旺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9.8亿元,增长14%。旅游业实现总收入370.7亿元,增长26.1%。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启动,市县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部实行公司制改造,其中82%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要素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取得新的成效。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多元化投资主体初步形成,全省非国有投资完成1134.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3%。财政改革深化,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规范,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扩大,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形成。金融、税收、保险以及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取得新的进展。粮食收购市场放开,政府对粮食生产与供应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54.4亿美元,其中出口31亿美元,增长44.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举办“湘洽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深洽会”履约率为7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2亿美元,增长39.3%;引进省外境内资金510.5亿元,增长52.2%。

    ———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1.3亿元,增长27.3%。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林牧渔业、卫生、环保、公共设施等建设投资,分别增长20.8%、68.2%、102.3%和139.7%。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48个在建项目共完成投资423亿元。常张、邵怀、怀新、常吉高速公路及株洲航电枢纽、常德至鲇鱼口航道工程进展顺利;耒阳电厂二期及凤滩、碗米坡机组投产发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省市政建设投资达136亿元,增长9.9%;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率达35.5%。农村“六小工程”建设继续推进,185万亩退耕还林任务全面完成。全省新增装机容量147.2万千瓦、二级以上公路231公里、自来水日供水能力25万吨、污水日集中处理能力55.3万吨,城市道路新扩建127公里。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省上下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至年底,县乡公路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乡环境改善以及农村沼气、人畜饮水解困、“五保户”集中供养等46项考核项目全部通过验收,对全省人民的承诺如期兑现。就业和再就业进一步加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9.8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8.9万人。“两个确保”和低保工作成效显著,共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92.3亿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3.5亿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0.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8元,分别实际增长7.9%和8%。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全省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2.3亿元,共有21.2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或越过低收入线。全面实施农村特困户生活补助,受灾群众和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科技教育稳步发展,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科技的经济功能和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电力机车、工程机械、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普工作力度加大。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两基”工作在巩固中提高,农村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全面试行,普通高校布局优化、招生规模继续扩大,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民办教育在规范中壮大。初步建立了全省家庭困难学生救助体系,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得到落实。群众文化活动普遍开展,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发扬,文化市场管理得到加强。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事业有新的进步。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体育产业步伐加快,全民健身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霍乱、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取得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09‰。矿产资源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森林覆盖率达到54.32%,以湘江流域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民族、宗教、对台、信访、工商、外事、侨务、海关、商检、贸促、参事、文史、档案、审计、统计、气象、地震、人防、老龄等各项事业和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红十字会等作用进一步发挥。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社会保持基本稳定。全省深入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弘扬了社会正气和时代精神。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持“扫黄打非”,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网站、网吧成效明显。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和“打造诚信湖南”等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了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的提高。

    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认真执行其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接受其民主监督。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995件、省政协委员提案698件,办复率为100%。依法行政取得新的成效,全年共提请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草案、省政府规章19件。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清理审核行政审批项目1835项,保留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883项;废止省本级涉及行政许可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省直部门文件214件;修改了部分省政府规章。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社区建设和村(居)民自治稳步推进,民间组织管理加强。妥善解决难点热点问题,认真处理征地拆迁、国企改革等方面的来信来访,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廉政建设不断推进,反腐败斗争力度加大,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全面开展创建“平安湖南”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打击黑恶势力,打击职务犯罪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

    驻湘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认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积极适应军事变革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驻湘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抗洪抢险、扶贫帮困、维护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位代表,2004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是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进程的结果;是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省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驻湘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支持湖南建设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向所有关心湖南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快,二产业比重低;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固,县乡财政困难;煤电油运和资源瓶颈制约突出;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社会稳定、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存在一些隐患;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05年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指导原则

    今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环境总体趋好,全国各地竞相加快发展,我省经济自主增长活力增强,具备加快发展的环境和基础。我们必须冷静分析和正确面对新的形势,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以及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等有利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更好地营造发展环境,变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发展,实现全省人民思进求富的强烈愿望。

    全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要体现在加快发展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核心仍然是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要的是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加快发展上;贯彻中央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消除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最终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要赢得群众的拥护,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关键还在于加快发展。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财政总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