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青海省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青海省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02月10日 17:54   来源:青海新闻网   
   
    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对发展的有效拉动


    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对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讲是一个极端重要的任务。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千方百计拓宽投资渠道和投资领域,狠抓项目立项、资金筹措、关键技术突破、外部条件建设等关键环节,切实落实项目投资工作责任制,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以上。

    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项目建设,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新开工一批重点项目,拉动投资增长。力争年内建成清水河至结古、大通至扁都口、当金山至花土沟、西宁至互助等重点干线公路,开工建设绿草山至黄瓜梁、格尔木至大柴旦等干线公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和优化公路路网结构。开工建设兰青铁路增建第二线电气化工程、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工程,加快地方铁路建设。全面完成西宁曹家堡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做好巴塘等支线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继续加大电力项目投入力度,加快公伯峡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华电2×30万千瓦火电机组、玉树通电工程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电网建设,完善电网结构。全力做好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立项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湟水北干渠一期工程,确保盘道水库主体完工。认真总结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经验,扎实推进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工程,全力搞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快培育后续产业。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和东部干旱山区综合治理等工程。、

    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扩大投资规模。适应国家调整财政政策和国债发行规模的新形势,加快引进和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不断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和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支持企业面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寻求合作伙伴,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今年力争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按照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有实力谁控股的原则,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到我省进行优势资源开发,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二是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的原则,采取增资扩股、经营权转让、资产置换等方式,盘活一批存量资产;三是逐步放开市政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吸引民间投资更多地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增强投资后劲。做深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拓宽项目领域,加强项目储备,提高项目成熟度。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确保重点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市场导向相符合、相适应。抓紧研究健全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筹措和使用办法,鼓励社会投资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质量、工期、资金和招投标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二)稳定、完善扶持“三农”的政策,推动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把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各项支农政策措施不能变,已经给农牧民的实惠不能减。进一步加大农牧区改革力度,加大农牧业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确保实现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牧区改革。稳定和完善农牧区土地、草场承包经营关系,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依法有序推进土地草场流转机制,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办法,探索建立失地农牧民就业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和各项配套改革,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使广大农牧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活力竞相迸发。从今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农牧业税,给农牧民更多实惠。

    加快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突出抓好三个环节:一是突出农畜产品品种结构调整,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依托农牧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和畜禽良种工程实施步伐,建成制种基地2.3万公顷,改良畜种80万头(只)。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二是突出特色商品基地建设,推进农畜产品区域化。坚持高产与优质并重、数量与效益统一,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分类指导,加快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建设,重点扶持发展油菜、马铃薯、蔬菜、豆类、奶牛、肉牛羊等六个主导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三是突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抓好3—5个龙头企业,提升马铃薯、油菜籽、牛羊肉、藏毯等精深加工水平,加速培育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紧密农牧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关系。规范发展订单农牧业,培育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大力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技术、信息、投资进入农村牧区,农畜产品、劳动力输出农村牧区。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区公共服务水平。着眼于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围绕水电路基础设施、生态建设、设施农牧业、教育文化卫生、扶贫开发等关键领域,整合资金20亿元,年内为农牧民办好十件实事。建成光伏电站10座,延伸农网 550公里,新增200个村通电话,乡村道路硬化里程2000公里,解决20万人、8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强以农村“六小工程”为主的小型基础设施和节水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设施农牧业建设,建成日光节能温棚l万栋,畜用暖棚2000栋。

    启动实施百万农牧民劳务输出培训工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推进农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空间。一是强化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坚持劳务培训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搞好培训规划。加大对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力度,鼓励中介机构及用人单位对农民工进行订单培训,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和管理。建立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和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组织协调、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功能。三是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清理歧视农民工的政策和各种乱收费。今年春节基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三)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省委、省政府《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为指导,认真落实全省八个工业发展纲要,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

    努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和产品,提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能力。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力争油气当量达到450万吨,并积极向石化产业、新型化工材料延伸。建设好格尔木甲醇、青海复合肥、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一期项目,提高盐湖化工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在搞好钾肥生产的同时,重点向钠、镁、锂、硼等系列产品延伸。实施好青海碱业90万吨纯碱、西台钾锂硼资源开发项目。以发展有色金属和合金材料为重点,加快滩涧山金矿扩建工程、德尔尼铜矿建设进度,继续推进铝电联营,提高有色金属工业冶炼和回收利用水平。实施好江仓、木里、柴达尔、大煤沟等煤炭开发项目,加快发展煤化工产品。突出特色、绿色,提升生物资源和农畜产品资源的加工水平。

    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和企业技术进步。运用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手段,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稳定和巩固特钢生产能力,改进生产工艺,促进钢铁工业产品升级换代。采取自主开发、技术引进和业内资源整合等方式,提高特种车、石油机械、机床、量刃具等优势特色机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毛纺、民族服饰和藏毯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纺织业集中度,推动纺织产品向高档、精梳、精纺和深加工方向发展。

    提升园区建设与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进一步增强工业园区的产业聚集能力、就业吸纳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园区建设再上新水平。重点发展壮大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生物产业园、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北川工业带。加强园区管理,禁止高污染、低水平企业进园区,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和装备。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重视矿产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降低物耗能耗。促进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逐步构建环保、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充分利用各项政策,重点扶持20户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综合运用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多种措施,支持和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强化经济运行的调度和组织,缓解瓶颈制约。继续把运输、电力、资金问题作为今年经济运行调节的重点,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理调度,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企业管理。从今年起,有重点地培养百名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竞争的企业家。实行“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提高全省青年工人的技术水平。实施名牌战略加强以质量和成本为重点的企业管理,培育一批市场份额大、核心竞争力强、产品美誉度高、经济效益好的品牌企业。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有重点、分层次地推进城镇化,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大力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增强对全省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能力。

    搞好城镇布局,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镇规划和建设,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协调、功能互补的现代城镇体系,今年全省城镇化提高一个百分点。提升西宁在全省的政治经济中心、信息中心、交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旅游中心的地位。完善格尔木和德令哈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新兴工业基地,积极发展矿产资源加工业和特色农牧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大对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有潜力、有特色的小城镇。坚持产业立城兴镇,引导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向城镇集中,以产业化推动城镇化。青南牧区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定居点和小集镇建设,不断改善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宁第七水源等续建工程进度,开工建设重点县城垃圾处理项目,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村牧区人口进城定居落户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积极推动旅游业上台阶。加大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投入力度,着重抓好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提高景点建设品位,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拓宽旅游市场。继续办好“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郁金香节”、“民族文化旅游节”等重点旅游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开发冬春旅游项目。打造“青藏线”旅游品牌,建设青藏铁路旅游经济带。培育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逐步形成一体化的大旅游格局。

    不断提升服务业水平。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代理、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重点建设西宁朝阳等物流园区。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科技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水平。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文化娱乐、教育、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中心市场、专业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加快发展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银行、证券、保险等现代金融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拓宽个人消费信贷领域,鼓励新型消费方式,大力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五)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抓住经济形势好、各方面改革意识增强的有利时机,加大力度,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积极做好各项改革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抓好国有资本结构调整方案的实施,通过规范上市、增资扩股、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促进产权多元化,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用三年时间完成重点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盘活资产,做大总量,发挥国有经济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实行严格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出资人的利益和职工的民主权力、合法权益。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落实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除法律、法规限制的领域外,所有的投资领域向民营资本开放。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改进服务和监管方式,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政策、政务,市场和舆论环境。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加快发展。重点扶持科技型、外向型、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企业规模和企业素质。

    积极推进财政、税收和金融改革。抓住国家实施“三奖一补”政策机遇,加快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创新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资源、税收、价格相协调的机制,完善税收征管,确保财力稳定增长。继续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面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支撑和服务体系。

    加快投资体制和土地、矿产、价格管理体制改革。抓紧出台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相关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确立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审批,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核准和备案。健全政府偿债机制,建立政府信用平台,推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的进一步形成。规范投资行为和实施方式。政府直接投资主要用于引导资金、项目贴息贷款和前期工作。完善经营性土地和矿产资源出让制度,保证出让程序的公开和规范。深化价格改革,加强物价监管。

    (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

    狠抓投资软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市场化进程。

    强化区域合作与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巩固同辽宁、山东、浙江等地区的横向协作关系,推动我省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生产要素与东中部地区资金、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紧密结合,实现互补互促、互惠互赢。进一步加强与周边省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密切与西藏的经济协作和联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省跨国经营。加快培育多元化出口主体,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抓好蚕豆、中藏蒙药等具有资源优势产品的出口基地建设,提高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的知名度,增大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完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创新招商方式,加强招商平台建设,办好“青洽会”等活动。把招商引资与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结合起来,精心筹划一批招商引资战略性项目,吸引跨国公司、中国500强企业和知名企业来青投资。处理好招商引资与选商选资的关系,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搞好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协调和服务,加大已签约项目的落实力度,力争今年引进到位国内外资金85亿元。

    加大投资环境的整治力度,积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今年在全省范围内扎实有效地开展“投资环境治理年”活动,务求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新进展。一是解决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建立健全首问负责、服务承诺、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投诉举报中心,认真查处执法不公、违规收费、吃拿卡要等问题,努力营造投资者满意的环境。二是解决政策不落实的问题。对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和确定的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未落实的要坚决落实,未兑现的要坚决兑现。积极推进“信用青海”建设。三是解决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推行一窗受理、集中审批、限时办结、跟踪问效等制度,认真解决敷衍塞责、拖延扯皮等问题,切实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企业合法经营,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