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天津市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天津市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02月17日 10:44   来源:北方网   

(点击查阅更多200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1月12日 戴相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工作回顾

    2003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开始实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年度任务。在这里,我向各位代表报告,我市“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目标已经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3年是难忘的一年。4月中旬,我市发生了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领导下,建立了强有力的指挥体系和防治工作责任体系,果断采取隔离措施,实行群防群控,坚持科学救治,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全市各个方面,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努力把非典疫情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过去的一年,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五大战略举措扎实推进,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大发展的气势已经形成。

    (一)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26美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1%,第二产业增长17.8%,第三产业增长11.5%。财政收入451.7亿元,增长20.2%。

    工业在调整中继续快速增长。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27.8亿元,增长20.1%,拉动全市经济增长8.6个百分点。电子信息、汽车及机械装备、化工、冶金、医药、新能源及环保6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28.9%,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8.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和水重复利用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2%,利润增长68.7%。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集团,由上年的4家增加到9家。工业增长形成了多点支撑的新格局。

    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8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74.1亿元,增长14.1%。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房地产等产业快速增长。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4.7%,提高12.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分别增加1003.8亿元和920.3亿元,比上年增量增长1倍和1.4倍。加大对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良贷款率从21%下降到13.3%。国务院已批准我市组建渤海银行。

    区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18个区县增加值增长17%,财政收入增长22.5%。有农业的区县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达到60%;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亿元,增长50%;农村城市化率达到41.5%,提高2.5个百分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地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天津港、天津钢管公司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取得重要突破。个体私营企业新增1.44万户,新增注册资金401亿元,增长70.5%。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9.3%,占全市的比重达到22.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45%。制定和实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规范了土地交易市场,土地出让收益大幅度上升。产权交易中心完成交易额151亿元,增长1.4倍。改进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了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10项政策措施。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启动了市对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顺利进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累计精简审批事项666项,在9个行业推行企业登记注册照前并联审批,取得良好效果。

    (三)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快速增长,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全市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35.1亿美元,增长74.3%;到位额16.3亿美元,增长62.9%。工业仍是利用外资的主体,服务业利用外资步伐加快。外贸进出口总额293.7亿美元,增长28.7%,其中出口143.7亿美元,增长24%,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加大。对外经济合作、省市间经济联合与协作取得新成绩,吸引外省市资金112亿元。

    滨海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70亿元,增长20%。制定和实施天津港长远发展规划。港口建设当年完成投资31.6亿元,吞吐量达到1.62亿吨,集装箱运量达到301.5万标准箱,其中外省市区货物占吞吐量的72%。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继续位居全国同类开发区之首。保税区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

    (四)广开融资渠道,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46.7亿元,增长29%。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额263.7亿元,增长34.2%;房地产投资211.4亿元,增长20.2%;工业投资382.5亿元,增长23.5%。天钢东移一期、港口15万吨级航道一期、国展中心扩建、滨江金耀广场等24个重点项目按期竣工,钢管公司二期热试成功,丰田轿车二期、大沽化20万吨聚氯乙烯等大项目开工建设。投资结构发生新变化,国内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比例明显增加。投资管理不断加强,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

    (五)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全面启动,城市建设力度明显加大

    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成绩显著。海河清淤216万立方米,堤岸改造完成8.9公里。海河东路、海河西路等4条道路基本建成,慈海桥、大沽桥开工建设,狮子林桥成功顶升。6个节点规划编制完成。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带动了全市危陋房屋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拆迁量突破45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倍;商品房竣工751万平方米,增长11.5%;现房销售786.5万平方米,增长39.5%。

    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津蓟、唐津高速公路竣工通车。津滨轻轨开始试运行。地铁一号线完成投资24.2亿元,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新建和整修道路超过1000万平方米。完成卫国道等一批主干道路改扩建。改进京津地区交通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全国第一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引滦水源保护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月牙河二期、北塘排水河等市区河道改造。灯光夜景更亮更美。新建银河公园、塘沽海河外滩公园等一批绿地广场和社区公园,新增绿化面积25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继续实施了“创模”环保工程,全年环境空气指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达到72.3%。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科技教育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涌现出一批尖子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有5人新当选两院院士。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新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200项,受理专利申请6500项,13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奖励。累计实施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66项,科技成果应用率80%以上。为神舟五号飞船提供了高效电源和导航设备。新技术产业园区主要指标快速增长。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宽带城域网基本建成,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新进展。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3.1%。高校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9%。文化事业成绩显著。推出了京剧《华子良》、芭蕾舞剧《精卫》、话剧《为你喝彩》等国家级艺术精品。天津博物馆、泰达会展中心和图书馆相继建成。卫生资源调整进展顺利。改造了海河医院、一中心医院,完成传染病医院一期工程,建成一批发热门诊和留观所。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人口出生率7.14‰,低于国家下达指标。各区县生殖健康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全部竣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取得新成绩。体育工作取得突破。我市运动员获奖牌数创多年来最好成绩,天津女排获全国联赛和锦标赛冠军。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开工建设。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会科学、文物保护、图书、档案等事业都有较大发展。

    (七)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初步建立了城镇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颁布《天津市最低工资保障规定》,市区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由450元提高到480元。增加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3元(新口径),农民人均纯收入5861元,分别增长10.5%和10.3%。制定了2003—2005年就业再就业规划纲要,政府投资1亿元购买2万多个公益性岗位。新增就业岗位18.1万个,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1万人,首次实现新增就业量大于新增下岗失业人员量。登记失业率3.8%。20多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3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77%。农村新建住宅楼面积比上年翻一番。投资6亿元综合整修旧楼区324片,近百万居民受益。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20项工作圆满完成。

    (八)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认真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工作监督和舆论监督。及时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复有关建议和提案。积极推进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完善为民服务网络专线电话,努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急难问题。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市,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10件,制定行政规章22件,强化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收支两条线”改革,完善了政府采购制度。廉政建设成效明显,行政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严打整治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状况继续保持全国最好地区之一。

    各位代表,2003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来之不易。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我市“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提前全面实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三步走”战略,进一步调动了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全市各方面通力合作,集中力量研究和解决制约天津发展的重大问题,取得明显效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开放意识、改革意识、机遇意识不够强,政府职能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企、政事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经济总量不够大,服务业发展不够快,个体私营经济比重较小;国有经济布局不够合理,产权流转不畅,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尚未摆脱困境;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比较大;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有待提高,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存在,综合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殷切希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也得益于中央各部门、各兄弟省市和驻津单位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驻津部队、武警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天津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