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江苏省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江苏省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02月17日 11:08   来源:政府网站   

(点击查阅更多200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2月23日 梁保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重要而又不寻常的一年。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全省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为1997年以来最好水平。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上了一个新台阶。

    ——地方财力进一步增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98亿元,增长27.8%;财政总收入1968.9亿元,同口径增长23.1%。

    ——开放型经济实现新突破。进出口总额1136.7亿美元,增长61.7%;其中出口591.4亿美元,增长53.7%。外商直接投资158亿美元,增长52.4%。

    ——就业超过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比预期目标低0.4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39元,分别增长13.2%和6.1%。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万元。

    各位代表,去年是本届政府履行职责的第一年,遇到的困难超过预料,经受的考验非常严峻,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以“发展、富民、创新”为重点,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抗击非典和洪涝灾害

    面对非典疫情的严峻挑战,坚持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按照“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要求,迅速对防治工作作出部署。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构建群防群控网络,全省动员,全民防疫。对非典患者和疑似病人免费治疗,对疫区回来的人员免费体检,同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省用于防疫的专项资金13.1亿元。防治非典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开,实现了非典疫情不在江苏流行的目标。

    去年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洪泽湖周边地区和里下河地区遭遇1991年以来最严重的内涝。面对重大灾情,紧急行动,周密部署,科学调度,严密防守,抗洪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灾区生产迅速恢复,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在疫情严峻、灾情严重的艰难时刻,各级干部靠前指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驻苏部队全力支援,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形成了“尊重科学、顽强拼搏、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抗非典精神,成为激励全省人民加快“两个率先”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

    坚持一手抓防疫抗灾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审时度势,统筹兼顾,全力夺取防疫抗灾和经济建设双胜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灾之年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认真解决工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对受非典冲击较大的服务性行业采取扶持政策,减免税费33.2亿元,促进服务业迅速恢复增长。增强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5.8亿元,增长3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6.5亿元,增长13.7%,增幅为近几年来最高。制定激励政策,促进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合同外商直接投资308.1亿美元,新增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37个。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发展。

    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全面推进新一轮沿江开发,制定了沿江发展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基础设施建设、跨江联动开发、重点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加快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依托徐州交通枢纽和连云港港口优势,推进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加快城市化步伐,城市化水平达到46.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进一步加大对苏北的帮扶力度。加快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继续推进南北挂钩协作,新出台支持苏北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开放等方面的七项政策。全年省级投向苏北的资金203亿元,其中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58.3亿元。苏北五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五”目标,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高速公路301公里,通车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密度居全国第一。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和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南京三桥建设进展顺利。宁启铁路一期工程提前全线铺通。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49万千瓦,在建电源项目装机容量2082万千瓦。淮河入海水道提前建成泄洪通水。西气东输江苏段管线工程竣工。南京奥体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加快建设。

    (三)积极有序深化各项改革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了省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大型企业改革积极推进。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22家,比上年增加9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省级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基本完成。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新增私营企业9.3万户,总数达到34.4万户;新增注册资本1461.8亿元,总注册资本达到3632.6亿元。私营个体经济提供的增加值占全省的30.5%。

    调整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取消农业特产税,对种粮户进行直接补贴试点。省财政增加转移支付,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农民人均税费比上年下降13.4%。

    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企、政事、政资分开。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省级设定审批事项227项,减幅达67.6%。完善省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民主科学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

    (四)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生活

    坚持把富民放在突出位置。积极营造鼓励民众创业的环境,广开增收门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制定实施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全年城镇提供就业岗位144万个;农村新增劳务输出72万人,劳务输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50%。

    全面实施农村改水、草危房改造、乡村道路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五件实事,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增改水受益人口344万人,完成救灾建房和草危房改造8.2万户,新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6320公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在10个县(市、区)试点,人口覆盖面达到85%。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省、市、县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151亿元,增长29%。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符合“低保”条件的33万城市困难居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高度重视解决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民的实际困难。各级财政用于困难群众生活补助的支出50.2亿元,增长25.8%。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了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收入。

    (五)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经过抗击非典斗争,我们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的认识,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园区和软件园为重点的创新基地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在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正常发放、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基础上,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努力解决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运转经费。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高校105所、在校生91.3万人,各类职业学校在校生125万人,均居全国第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继续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新成绩。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为重点,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制定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成功承办了第六届全国残运会,积极推进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筹备工作。努力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水平,生态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成片造林180.8万亩;新增国家环保模范城市4个、国家卫生城市6个和国家园林城市5个,总数分别占全国的1/3、1/4和1/8。外事、侨务和对台事务等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事业继续发展。

    过去的一年,各级政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放在突出位置,把创新作为根本动力,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创建工作。进一步做好“双拥”、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工作,政风建设取得新进步。继续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做好监察、审计、统计和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大力推进平安江苏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凝聚着全省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体现出全省人民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展示了全省人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坚强力量。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向人民解放军、武警驻江苏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国家机关驻江苏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江苏现代化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农民增收难度加大,部分纯农户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增大,有些地方当年社会保障资金出现缺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拉大,一些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明显,部分生产要素特别是电力供应出现紧张状况;环境污染虽然总体上得到遏制,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有的行业存在投资过度、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中,有的地方存在违法违规、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政府职能转变还不适应形势要求,一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象。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