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陕西省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陕西省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02月17日 11:51   来源:陕西日报   
   
    三、加快四大基地建设,促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在去年理清思路、全面启动的基础上,集中主要力量,加快项目建设,打造产业链条。基础较好的关中地区、资源富集的陕北地区和陕南条件具备的局部地区要率先崛起,形成全省各具特色而又互联互动、错位发展而又整体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关中“一线两带”建设,要加快步伐、增强辐射。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两个重点。实施电子信息、软件及软件出口、生物制药、阎良飞机制造、高技术示范等五项产业化工程,争取五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支持4个国家级开发区、示范区进行“二次创业”,推进17个星火密集区和国家星火西进示范县建设。以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为载体,提高生产要素和产业的聚集度,形成产业集群,带动中心城市发展。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支持、产品配套、产业联动,辐射带动陕南、陕北加快发展。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优选大项目、拉长产业链。围绕“三个转化”,重点打造四大产业链:一是煤电载能工业产业链,规划建设9个煤电一体化和载能产品项目,加快建设神木锦界、榆林银河电厂,开工建设府谷清水川电厂,扩建神木力诺玻璃制品厂;二是煤制油产业链,积极推进300万吨煤液化项目;三是煤盐化工产业链,加快建设已开工的5个项目,重点抓好以煤为头的榆神120万吨甲醇及深加工、榆横240万吨甲醇及深加工;四是油气化工产业链,大力推进6个重点项目建设,对现有油田进行技术改造,对炼油装置进行填平补齐,三五年内形成采、炼各1000万吨的生产能力。适应资源开发和转化的需要,加快陕北路网建设,绿化美化环境,搞好水源配套,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使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示范区,成为全省发展快、活力强的经济增长极。

    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要抓龙头、带基地。加强陕南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生态环境和资源多样化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和绿色产业。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绞股蓝、柴胡、黄姜等7个种植基地GAP认证,推动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支持制药企业扩能达产,完成GMP认证。加快陕南中药研发平台、营销网络、生物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陕南现代中药产业体系。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建成400万亩药业基地,扶持一批龙头制药企业。加快汉江水力资源梯级开发,在搞好喜河电站建设的同时,争取年内开工建设蜀河电站,抓紧旬阳、白河电站前期工作。利用高速公路即将贯通的机遇,及早筹划,发展山水生态旅游。开创陕南“药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绿色产业发展新局面。

    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建设,要着力提高优果率、转化率和出口率。抓住国家把渭北地区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区和对陕西苹果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机遇,高标准建设渭北绿色果品基地。以提高果品质量为核心,实施生产标准化,推进果品绿色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推进果业产业化;积极打造知名品牌,加快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促进果业市场化;实施科技兴果战略,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果业现代化。今年要在前两年认证的基础上再认证10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迅速提升陕西果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力争使优果率达到55%,果品转化率达35%。把渭北建成全国最大最强的绿色果品基地,把陕西苹果做成国内外最好最亮的驰名品牌。

    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

    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民就业,深化农村改革,壮大县域经济,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按照“稳粮、优果、兴牧”的思路,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快发展畜牧业、乳品业和草业。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扶持培育银桥、华圣等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创新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切实得到实惠。依托主导产业,建设和完善区域性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健全农产品运销服务体系。

    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鼓励城市工商企业投入资金和技术,参与农产品深加工。乡镇企业的发展,要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搞好调整和改革,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搭建起服务农民的信息平台。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动植物疫病检疫和防治工作,坚决阻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扩散。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实施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政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按照生态优先,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并重的原则,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平原绿化及绿色通道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严格执行封山禁牧令,大面积推广舍饲养畜。落实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政策,保证按规定及时足额兑现,保护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全年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300万亩。注重质量,巩固成果,防止反弹。抓好国家亮点工程淤地坝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抓紧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汉江、丹江上游地区水源涵养功能。

    抓好劳务输出这个大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规模和就业空间。强化就业指导,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强化职业培训,推动劳务输出向技能型转变;强化区域协作,扩大沿海的订单培训规模;强化后续服务,提高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水平;强化品牌意识,抓好米脂婆姨家政服务、蓝田厨师等优势劳务项目。力争全年输出劳动力达到260万人。要统筹城乡规划,加快城镇化步伐。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推进小城镇建设。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吸引各类加工业和服务业向城镇集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进城创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切实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保护和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积极稳妥地搞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组织。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逐年降低农业税税率。推广村财乡管模式,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加强专项治理,严禁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优化投资结构,疏通投资渠道,改进投资管理,加强农村公益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壮大县域经济,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抓住发展民营经济、劳务输出两个关键,做好特色经济、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三篇文章,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主导产业,推进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今年,全省县域经济要有较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增强县级财力,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出一批民富县强的经济大县,同时帮助粮食主产区培植财源,增强后劲,实现携手并进,协调发展。

    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培育和壮大八个工业支柱产业。优先发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电子信息和现代医药产业,培育壮大有色冶金、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新型建材产业。围绕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有效整合资源,加快技术改造,带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集约化经营、集群式发展。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确保全年完成技改投入170亿元。抓好鑫光铝业、秦岭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铌钛合金超导材料等40个重点技改项目。培育和扶持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公司大集团,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新特和配套型、协作型方向发展。

    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我省军工大省的优势,确立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路。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展陕西特色装备制造业相结合,主动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与自主研发技术密集的高端装备相结合,强化零部件、元器件等制造业与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相结合。要按照上述思路,抓紧制定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专项计划。选择重型汽车及零部件、民用飞机、高压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机床工具和石油机械等6个领域的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确保国防科技工业“高新工程”的顺利实施。今年重点抓好三大优势产品:引进大型跨国公司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建设5万辆重型汽车新基地、15万台重型汽车系列变速器合资企业;以西电公司800千伏交流输变电设备和直流输变电设备为载体,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依托西安筑路机械厂、陕西建设机械厂和黄河工程机械集团3家优势企业,面向世界500强,引入国际资本,提升我省大型建筑机械生产水平。设立重大技术装备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解决高级技工短缺问题。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要采取切实措施支持装备制造业,使我省的装备制造业在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中,跨越发展,重振雄风。

    六、组织好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文件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力争今年在构建国资监管体制、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建立国资监管体制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国资监管新体制。自上而下、规范有序地抓紧组建省、市两级国资监管机构。继续推进有色金属集团和医药总公司规范授权经营试点。对原授权经营的企业,要规范并建立考核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不能规范的要停下来,待具备条件后再进行授权。正确处理国资管理机构与国有企业的关系,确保出资人到位而不越位。充分发挥整合后的西部产权交易所的作用,依法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使国有资产在较大范围内合理流动。

    在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积极推行股份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优胜劣汰步伐,将“做强一批、股改一批、退出一批”的工作落到实处。在抓好省级首批75户国有企业改制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重组工作。对已经改制的“一股独大”的国有企业,要继续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促进我省上市公司实施调整重组,提高融资能力和经济效益。通过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生产要素尽快向优势企业、优势品牌、优势产业聚集,造就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认真解决好职工安置、土地资产处置和企业债务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健康、有序、规范地进行。

    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实现新突破。所有改制企业都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建立既协调统一又相互制衡的机制。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把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个职业经理人才辈出的环境。

    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实现新突破。要消除歧视,放宽准入,抓住重点,鼓励发展。抓骨干企业,扶持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联合,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抓特色经济,突出区域优势,放手发展特色企业群体,创造条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抓改制改组,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股、控股、收购和兼并国有企业,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技术创新,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尽快改变装备比较差、工艺比较落后、产品档次比较低的状况;抓环境服务,在全社会营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光荣的氛围,保护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多服务、少干预,多支持、少限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创品牌中构建新优势,在大发展中实现大提高。

    七、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现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有力拉动加大启动消费需求的力度。

    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提高和培育居民购买力。拓宽消费领域,扩大信贷消费规模,引导居民扩大住房、旅游、汽车、电信、文化、体育和其他服务性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会计、律师、咨询、中介、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与产业延伸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抓好西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西部医药物流中心和陕西现代物流配送示范工程建设。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发展社区服务业。

    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公路建设重点是抓好水毁道路修复和骨干工程建设,构筑“米”字形公路主骨架。加快建设黄陵至延安、禹门口至阎良、户县至勉县等6条在建高速公路,新开工建设榆林至陕蒙界、蓝田至商州等高速公路。增加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围绕“两纵五横四个枢纽”的铁路干线路网布局,抓紧西延铁路扩能工程建设,争取西安至合肥、宝鸡至兰州铁路复线年内通车,开工建设西安铁路枢纽扩能工程。争取汉中、榆林机场迁建工程年内开工,做好延安机场迁建前期工作。水利建设重点抓好水毁工程修复重建,全面启动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引汉济渭前期工作步伐,开工建设引红济石、引乾济石工程,继续抓好安康黄石滩水库、洋县卡房水库、渭南涧峪水库等一批在建水源工程和重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加快与产业配套的亭口、南沟门、采兔沟、王圪堵水库及黄河调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强能源建设,加快彬长煤田开发,抓紧韩城二电厂建设,开工建设户县电厂技改项目,做好铜川电厂、蒲城电厂三期、韩城二电厂二期、宝鸡二电厂二期、彬长马屋电厂、延安电厂的前期工作。重点抓好西安天然气城市气化二期、西安高架快速干道一期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以宽带传输和交换为主体的“数字陕西”和西安信息港建设。

    努力提高理财水平。结合产业发展,培植新财源,逐步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完善“两保两挂”激励政策,调动各级当家理财的积极性。调整支出结构,保稳定、保运转、保改革、保发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新增财力向“三农”和欠发达地区倾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一般性和零星支出零增长。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严禁超财力办事,实现收支平衡。稳步推进地方税收制度改革,加强税收征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金融工作要以发展为共同点,以服务为切入点,以创新为突破点,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密切银企、银农、银贸等方面的合作,重视保险、信托、证券业的发展,发挥好经济命脉的作用。

    八、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全面提高对外对内开放水平

    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资环境的竞争。环境是资源,环境是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上寻求治本之策。一是建立投资环境评价机制,夯实各级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制度,探索投资环境与职务、岗位挂钩的办法。二是建立权力与利益分离机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严格禁止巧立名目收取费用。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下决心严惩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制定与社会信用体系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进一步抓好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和重点环保城市为目标,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积极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改变城镇脏、乱、差的状况,实现净化、绿化、美化,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努力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使投资环境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坚持对外对内开放同时推进,加大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力度,不断扩大利用国外省外资金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积极引导外资投向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化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要利用独特的品牌优势,更多地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和地区总部,加快招商步伐,争取尽早成为我国新的外资密集、内外结合、辐射力强的开放经济增长带。要更多地采取中介招商、网上招商、专题招商和以商引商等方式,使招商引资经常化、专业化、市场化。认真研究国家出口退税政策重大调整带来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外贸出口。充分发挥西安出口加工区的窗口作用,发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承包工程和输出劳务。更多更好地利用双边、多边国际组织的无偿援助。进一步扩大东西合作,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东西互动。抓好珠三角、长三角招商等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继续组织好赴沿海的招商活动,办好第八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第十一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

    旅游业是我省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抓好旅游市场整顿,改善旅游环境。加大对重点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宣传推广力度,巩固传统旅游市场,开拓东南亚、港澳台和国内的一些新兴市场。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抓好秦始皇陵遗址公园、黄帝陵整修二期工程、法门寺文化旅游区、汉阳陵博物苑、曲江旅游度假区、西安“三园”、华山配套工程、楼观台温泉旅游度假区、洽川黄河湿地旅游区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塑造旅游精品。加强与周边省份的特色区域联合开发,造就新景观,开辟新线路,形成新热点。

(责任编辑:龙巍洋)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