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项目工作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确保投资持续增长
保持较大的投资力度,是确保全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措施。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机遇,争取国家投资,引导社会投资,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投资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确保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
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原则,着力抓好以交通、能源、水利、市政、通信、信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产业项目建设,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年内建成西宁至塔尔寺等公路,基本实现西宁出口道路高等级化。开工建设总投资50亿元的大通至扁都口等8条重点公路。继续做好青藏铁路建设的服务工作,加紧兰青线复线电气化工程前期工作进度,争取早日开工,力争西宁至大通支线铁路改造项目年内开工。完成西宁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推进水电、油气、煤炭等能源资源开发,加快公伯峡水电站等工程建设进度,开工建设格尔木30万千瓦燃气电站、桥头火电厂等项目,努力缓解电力“瓶颈”制约。加快海西、海北等地的煤炭资源开发。完成“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建前工程,争取年内开工,全面推进湟水河治理。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争取年内有一半左右的县城初步实现垃圾和污水规范化处理。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通讯业,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后续产业开发。制定“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治理规划,大力推进退牧还草示范工程,结合小城镇建设,搞好生态移民安置。落实政策,加强管护,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青海湖生态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种苗工程、西宁南北山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强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土地、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加大城镇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气象、地震、环境等预测预报和各种灾害防治,搞好人工增雨工程。把生态建设、绿化山川与群众致富统一起来,引导农牧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后续产业开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舍饲圈养、园艺、农畜产品流通加工和其它非农产业,有效解决群众的吃饭、燃料和增收问题,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强规划编制和项目储备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做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用规划指导和推动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项目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投资方向、投资领域的新变化和国内外资本流动的新动向,高起点、高标准地储备一批新项目、大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既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又突出基础产业、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性项目;既抓好骨干项目,又注意安排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既抓好经济领域项目,又抓好社会公共事业项目。尤其是对“引大济湟”、拉西瓦水电站、铁路电气化改造、湟源至格尔木330千伏电网等一些地位举足轻重、具有大开发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工程项目,要加快推进,争取早日立项开工,确保全省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五、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发展
坚持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化农牧区改革,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牧区科技进步,认真落实有利于农牧民增收的各项政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扩大农牧民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农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牧区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探索建立完善农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国家、集体、个人、中介组织,适合哪种形式就采用哪种形式;谁服务好就支持谁,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草场经营流转机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农牧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牧民利益维护机制,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取消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探索给农牧民直接补贴的办法,进一步减轻农牧民负担,增加农牧民收入。
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一批农村牧区“六小”项目,加快水利、道路、电源、草原“四配套”和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建设,改善政府对农牧区的公共服务,不断解决农牧民群众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按期建成盘道水库,开工建设湟水北干渠灌溉一期工程,加快灌区配套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进度,年内完成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1.7万公顷。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小型水利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抓好雨水集流、人畜饮水等工程,解决30万人、10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支持一批农牧区公路项目开工建设,推进人口稠密地区的县乡公路等级化、黑色化。
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基本农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口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畜牧业比重、非农产业比重,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立专业化、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促进马铃薯、油菜、蔬菜、蚕豆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上规模、创品牌,实现加工增值。大力发展以日光节能温室、暖棚为主的设施农牧业,年内新增设施面积600公顷以上。把畜牧业作为农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抓,充分发挥农牧结合、城乡结合的优势,大力开发草产业和饲料业,不断扩大“西繁东育”和“自繁自育”规模,年内育肥牛羊220万头只以上。加快推进环湖地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工程,积极推行暖季划区轮牧、冷季舍饲圈养,扩大羔羊育肥规模,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抓紧建立一批良种示范基地,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
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用市场化、产业化的思路谋划农牧业发展,注重质量,培育品牌,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项目。继续采取培育、引进、嫁接等方式,扶持和发展一批以农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为主,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能够为农牧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增收的龙头企业。规范和发展订单农牧业,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和疫病防治、农畜产品销售服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对农牧民的技能培训和组织引导,力争劳务输出规模达到70万人次以上,努力拓展农牧民增收空间。
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提升全省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
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引导产业聚集、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加快推进具有青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大力开发优势资源。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合理布局、聚集发展,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优化结构,加快构筑特色工业和优势产业体系,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继续抓好114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动水电开发上规模、上水平;促进石化行业发挥优势,朝着基地化、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钾肥生产能力,加快海西纯碱、盐湖提锂等工程建设,推动盐湖资源开发由单一钾肥生产向综合开发利用转型;稳定铝,、镁、铅、锌等生产规模,推动有色金属开发由单纯原材料生产向合金新材料转型;完成医药企业GMP认证,支持骨干医药企业扩能增效;提升生物资源和农畜产品开发水平,推动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引进、吸收关键设备和技术,促进机械、纺织、建材、冶金等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加强电力、运输等综合协调,制定保障关键原材料有效供给的应对措施,确保工业持续快速增长。
做大做强园区经济。集中精力发展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区、生物科技园、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工业园区,支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青海高素质人才聚集的科技创业基地、高水平研发机构聚集的技术创新基地和资源精深加工的重要载体。以优化投资环境、创新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为重点,加快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建设的规模、档次和水平。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风险投资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协作,加大引资引智力度,争取园区企业入驻率和工业增加值有较大幅度提高。
加快城镇化进程。突出重点,以扩为主,多元发展,积极推动西宁、格尔木扩大城市规模,强化区域中心地位,增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县城和人口密集、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建设步伐,支持一批有特色的小集镇建设,为就近转移农牧民创造条件。科学规划城镇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将一切可以和能够投入市场运营的有形、无形资产推向市场,加快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坚持一手抓城镇规模扩张、水平提升,一手抓二、三产业发展壮大,把城镇建设与园区建设、市场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态移民结合起来,支持农牧民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发展非农产业。加快户籍、用地、城镇住房、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吸引农牧民进城定居落户、投资兴业。争取年内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重视村庄规划和新村建设,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和条件。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面向市场高起点、有重点地开发旅游资源,突出特色、改善服务、壮大规模、树立品牌,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的目标。以西宁为中心,加快青海湖地区、塔尔寺、互助北山等景区建设,开发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精品旅游项目,发展环西宁旅游圈,塑造“夏都”品牌;以青藏线为主线,整合沿线景区、景点资源,开辟青藏线旅游带;围绕“唐蕃古道”,积极开发人文历史及民族风情旅游线。按照“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事升级的各项要求,加快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办好“郁金香节”等重点旅游文化活动。推进旅游资源共享,加强与周边省区合作,共同开发“大丝绸之路”旅游项目。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水平,积极培育连锁经营、代理配送、实物租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高层次的三产项目,不断提高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发展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认真落实分类指导的政策措施,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西宁、海西加快发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率先建成我省小康社会的先导区、工业产业密集区、开放型经济高增长区。加强海东和环湖地区的开放开发,抓好青藏线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设施农牧业,发展壮大以农畜产品资源、优势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的特色产业,提高城镇化、工业化和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努力成为青海经济增长的新区域。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对青南地区的支持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农牧业和“三江源”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努力踏上协调发展的路子、
七、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加速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快校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我省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以农村牧区“普九”教育为重点,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强民族教育和寄宿制教育,组织实施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建立健全资助贫困学生就学制度,2007年基本实现“普九”目标。发展高中教育,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教育的需求。切实办好高等教育,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省属院校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鼓励与国内外名牌院校合作办学,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速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形成学习型社会,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积极极推进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抓住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抓好优势资源精深加工、高原生物技术、农畜优良品种选育、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等一批科技攻关项目,推广一批见效快、覆盖面广的农牧业实用技术,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改制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运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各类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多形式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兼顾、重在农牧区”的要求,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加强农牧区卫生工作,扩大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增强农牧民群众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村牧区医疗保障水平。继续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制度化,引导农牧民改水、改厕、改灶,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依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加大对重点地区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兑现鼓励少生的奖励政策,促进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和金融、财会、贸易、法律、现代企业管理等专门人才。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事业中来,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对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制度,形成公开、平等、竞争的育人、选人和用人机制。坚持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和落实稳定现有人才队伍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龙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