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0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1月8日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2003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团结和带领全疆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克服了非典、地震等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经历了各种困难的严峻考验,抢抓机遇,发奋图强,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了个好头。
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预计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是近几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388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796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666亿元,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亿元,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增长6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7.4亿元,同比增长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0元,增长6.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05元,增加242元,增长13%,是历史上增收最多的一年。
农业经济增长较快,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三大目标,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园艺业和特色农业,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6亿元,增长6.3%,乡镇企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15.6%。优质、专用、特色、绿色农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订单农业面积占50%,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劳务创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工业生产增势强劲,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和技术改造力度,突出发展支柱产业,狠抓了三个“30户”重点企业,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石油、天然气、钢铁工业稳定增长,番茄、乳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工业增加值571亿元,增长11.2%,创近年来最高纪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5,提高37.8个点。
消费品市场活跃,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传统服务业得到提升,大型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不断涌现,现代化的电子商务、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正在兴起。汽车、住房、旅游、信息、教育等新型领域消费不断增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了对棉花、成品油、药品、食品、建材市场的监督管理。努力克服非典影响,恢复开发旅游市场,接待海内外游客1025万人次,总收入92.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加强了地质勘探、基础测绘和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狠抓项目资金落实和组织协调工作,加大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资力度,加快吉林台水电站、红雁池二电厂、新疆优质棉基地、奎-赛高等级公路、塔里木农业灌排和环保二期等重点骨干工程建设。新增公路1660公里,新增原油产能367万吨,新增发电装机57万千瓦。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四期、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等工程进展顺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努力培植财源,加强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执行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准购买小汽车、除确有必要外原则上不准出国、不准新建办公楼和装修办公楼的规定,压缩一般性开支,确保了工资、社会保障、防治非典、灾后重建、国债专项等重点支出的需要。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68亿元,同口径增长13%。金融机构正确处理支持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扩大证券融资,不断拓展各类金融业务,重点支持了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银行监管体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银监会新疆管理局挂牌成立。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36.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0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6.7亿元。
二、各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内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快规范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改制、破产、重组等有序进行,地方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初步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扎实推进。加大了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国有中小企业基本完成改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11个地州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新上市公司4家,1家公司发行新股,共募集资金18.1亿元。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8家。
财税改革稳步推进。推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项改革,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开始建立。落实了西部大开发和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了企业发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全面启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7亿元,农民实际负担明显下降。
其他改革进展顺利。深化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放开了购销市场和价格。推行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启动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自治区属开发类和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卫生等改革取得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全区私营企业发展到3.7万户,从业人员49万人,分别增长31.1%和27%;个体工商户45万户,从业人员70.7万人,分别增长4.2%和7.7%。个体和私营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亿元,占全区的62%;上缴税金24.1亿元,占全区的11.5%;吸纳安置就业人员15.8万人,占全区的42.7%。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约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出口总额22亿美元,增长68.2%;进口总额23亿美元,增长65.6%。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新疆开发建设,共引进区外资金200亿元,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一批区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成功举办了2003年乌洽会。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取得进展。营造“大通关”环境,提高了口岸过货能力。
三、齐心协力抗震救灾,全民动员防治非典
面对巴楚-伽师严重的地震灾害,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以及驻疆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不畏艰险,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取得了重大胜利,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兵地团结的壮丽凯歌。国家和自治区共投入资金4.3亿元,社会各界捐款捐物1.6亿元,3.56万户居民搬入新居,毁损学校、卫生院和公用设施重建一新。昭苏地震灾区灾民及时得到妥善安置。体现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各项部署,牢固树立防大疫、抗大病、打硬仗的思想,共安排防非资金3.15亿元,新建改建定点传染病院19所,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群防群控,严防死守,防止了疫情传入,未发生一例非典临床诊断病例,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四、继续实施科教兴新战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加大对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43个,财政投入1.3亿元。5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科洽会”。认真做好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和高校危房改造等工作。强化教师尤其是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推进“双语”教学,提高了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专业结构调整和重点学科建设得到加强。
发展先进文化,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1.6%和91.7%。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参加了全国第七届民运会,成功举办了自治区第十届运动会。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8枚奖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进行了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78‰。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成效逐步显现,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之内,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民政、司法、审计、语言文字、统计、外事侨务、新闻出版、质量监督、药品监督、地震监测、气象水文、档案、文物保护、残疾人事业、老龄事业等其他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五、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进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全面兴起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展开,涌现出了一批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加强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社区建设不断完善。
各级政府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9件,制定发布政府规章7件,办理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617件。认真接待和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深入,查处了大案要案,惩治了腐败分子。
六、民族团结日益巩固,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坚定不移地高举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广泛进行了以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为重点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开展了以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和工作成果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始终保持对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宗教极端势力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的严打高压态势,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继续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积极开展严打整治,严厉打击“法轮功”及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维护了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
七、努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解决了农村牧区19万特困人口的温饱,实现了自治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三年44万人温饱的阶段性目标;继续实施农村防病改水工程,去年解决了41万人的饮水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000公里;对56个县205万名经济条件较差的中小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新改建医疗卫生和疾病控制机构276所;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新疆光明”工程,完成白内障手术8300例;已有70%的行政村通电话,农村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7.3部;为154万人次的灾民和救济对象提供了粮食衣被等救助。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有37万多人次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两个确保”继续巩固,为6万名下岗职工支付生活费2.59亿元,为37.5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6.8亿元。58万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大,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约与履约率明显提高,企业改制中职工安置和拖欠民工工资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初步得到缓解。
八、兵团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生产建设兵团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加大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0.5%,第二产业增长11.1%,第三产业增长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元。种植业、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三足鼎立”的农业格局和粮经草“三元结构”开始形成。工业通过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发展速度加快,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建筑业积极拓宽区内外、国内外市场。金融、保险、旅游、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增长12.8%,交通、水利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完成农牧职工危旧住房改造2.5万户。外贸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增长20%。招商引资开始由石河子向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三个新建城市和重点城镇拓展,投资规模达45亿元。实现就业再就业8万人,其中安置5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在团场一线就业。“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得到落实,社会化发放率达100%。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性收入8640元,增长6.8%。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为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
驻疆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忠实履行卫国戍边的神圣使命,确保了边防的安全与稳定。狠抓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和西部大开发建设,树立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为维护我区稳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诸多不利因素,战胜艰难困苦,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这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兄弟省区支持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勇开拓的结果,也是与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和帮助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各族工人、农牧民、干部、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驻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向生产建设兵团、中央驻疆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和援疆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体制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基础设施落后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仍不宽松,利用外资水平低,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不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农牧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增收任务仍然艰巨;有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腐败现象仍有发生。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有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有些是我们工作方面的原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树立科学发展观
(责任编辑:龙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