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重庆市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重庆市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03月27日 11:18   来源:中国政府网   

    (点击查阅更多200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1月8日 王鸿举)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代表们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直辖以来政府工作的回顾

    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全市3100万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重庆市委的领导下,紧紧抓住三峡移民、重庆直辖和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和中央对重庆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目标,负重自强,团结奋进,实现了新兴直辖市建设和发展的良好开局。回顾六年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直辖的六年,是我们同心协力、艰苦奋斗,总体上实现基本小康的六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四件大事”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建设投入最多、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六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六年。

    (一)总体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据初步统计,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971亿元,与1996年相比,增长68.9%。工业增加值达到65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2亿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80.5%和71%;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由1996年的54.9亿元增加到157.7亿元,增长1.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六年累计完成3870亿元,是直辖前6年的3.4倍。投融资能力显著增强,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850亿元和2280亿元,比1996年增长2.4倍和1.5倍。

    (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六年来,我们实施了一系列带有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举措,经济结构出现可喜变化。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从24.2∶41.8∶34.0调整为16.0∶41.9∶42.1,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二是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食品、建筑建材等产业成为推动第二产业增长的主体。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6%,比1996年提高10.4个百分点。三是以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为重点,大规模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和非农产业发展加快。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40%上升到45%;2002年乡镇企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比1996年增长2倍多;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6.4%,比1996年提高10个百分点。四是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股份制经济的比重达到61%,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3%,比1996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三)经济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坚持“七个一批”和“三大基础”两手抓,举全市之力打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攻坚战。继2000年结束全市工业连续4年、国有工业连续6年严重亏损局面之后,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6亿多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4.2万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突破100点,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推进,上市公司发展到28家,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住房制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公用事业和路桥收费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认真清理整顿城市金融“三乱”、农村“三金”,有效地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利益。

    (四)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交通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相继在长江、嘉陵江上新建成特大型桥梁16座,渝长、长涪、渝合、渝黔一期和环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达万铁路竣工投入使用,渝怀、万宜铁路开工建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正按年吞吐量1500万人次的规模加紧扩建,万州五桥机场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内河港口年货物吞吐量比1996年增长近2倍;一批城市道路和立交、通县油路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

    以光缆为主的大容量、高速率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初步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西部地区领先水平。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取得明显成效。能源保障和供排水能力显著提高。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力度加大,危旧房改造和“烂尾楼”整治步伐加快,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入使用,一座座体现大都市风貌的建筑拔地而起,靓丽的人民广场、朝天门广场、三峡广场、解放碑步行街、环绕两江的滨江路、璀璨的灯饰工程和拆违建绿工程,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五)移民扶贫两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圆满完成一、二期移民任务,累计完成移民投资293亿元,搬迁安置移民56万人,其中外迁安置11.6万人。万州、涪陵城区和5座县城、49个集镇在迁建中基本实现了功能再造,677户淹没工矿企业在迁建调整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对口支援工作深入开展,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名牌产品落户库区,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专业设施复建和文物保护工作按计划积极推进,二期库底清理任务全面完成。圆满完成农村“五三六”扶贫攻坚计划,全市21个贫困区县成建制越温达标,320万建卡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建成扶贫道路2.3万公里,解决590万人口饮水困难,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2年扶贫重点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26元,比1996年增长42.2%。

    (六)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迈出坚实步伐。大力实施以主城区为重点的“山水园林城市工程”,以三峡库区为重点的“青山绿水工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城市污染防治工作有了明显进展。主城区空气质量达到2级及其以上标准的天数占到全年的60%,新增公共绿地256.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7.2%,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长江上游防护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和荒山荒坡绿化工程,累计退耕还林576万亩,营造林1665万亩,实施天然林资源管护358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万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三峡库区首批19座污水处理厂和13座垃圾处理场全面开工建设,142处崩滑体和59段库岸整治全面实施。

    (七)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已与17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和科教文化交往关系,英国、加拿大、日本先后在渝设立领事机构。六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31亿美元,2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兴办企业36家。六年出口总额累计49亿美元,年均增长11.3%。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出口总量中高新技术产品的份额提高到18%,机电产品的份额提高到61.5%,重庆已成为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十大基地之一。开通国际航线5条。2002年接待海外游客44万人次,比1996年增长1.8倍。北部新区开发建设轮廓初现,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一批区县园区成为招商引资与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我市与全国各地特别是西南五省区、东部沿海省市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近三年实际利用内资累计113亿元。

    (八)科技教育及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共获得重大科研成果620项,授予专利权5584件,认定高新技术产品564个,创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72个、重点实验室76个。六年来,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达70%以上,重庆已成为西部最大的技术交易中心。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效显著,“两基”累计人口覆盖率由1996年的18.9%提高到2002年的89.3%。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按规划顺利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由1996年的29万人增加到51万人,高校在校学生由1996年的14.1万人增加到32万人。国家级重点学科由4个增加到17个。重庆大学全面完成国家“211工程”的“九五”建设任务。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繁荣。精品文艺战略和群众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一批优秀剧目和图书获国际国内大奖,大足石刻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72.3岁;在全国九运会上实现“夺金升位”目标;新闻出版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和95%。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一步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突出,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工作不断加强。人防、档案、保密、修志、气象、地震、防灾救灾、民政优抚等工作取得新成效。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取得新进展。

    (九)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弘扬“红岩精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礼仪重庆、诚信重庆、知识重庆、魅力重庆”宣传教育活动,对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起到了积极作用。成功协办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第三届年会和世界银行信息年会,充分展示了山城人民开朗好客、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坚持依法治市,“三五”普法成效显著,“四五”普法顺利开展。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和各类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

    (十)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00多元,六年年均增长6.1%;农民人均纯收入2080元,年均增加10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96年的503亿元增加到1630亿元,增长2.2倍。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996年的8平方米提高到12平方米。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城镇、农村居民家庭用于购买食物的消费支出分别由49%和63.2%下降到38%和53.3%。切实把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任务,六年来累计帮助45万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指导50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以“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为骨架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市87万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70多万城镇低收入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坚持每年实施一批民心工程,长期困扰市民的出行难、吃水难、用电用气难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5%,主城区居民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办理难的问题基本解决。

    六年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建立了规范的直辖市新体制。在转换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大力推进以“十个一批”为主要内容的发展环境综合整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近两年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一半以上。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市民公开评议政府部门的制度,促进了政府机关作风的改进、办事效率的提高和政务管理的规范。各级政府执行人大决议、决定,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自觉性有了明显提高。进一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取得一定成效。

    各位代表,200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重庆直辖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增长质量最好的一年。初步统计,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1%、13.8%和9.2%。工业增加值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0亿元,增长22.2%。采取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增幅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出现转暖回升势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同口径增幅达26.7%。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税费改革力度大、效果好,全市农民人均减负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109元,是直辖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口径增长13%,也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一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4.2%和3.3‰以内。西部大开发十件大事年度任务圆满完成,八大民心工程当年40项目标全部实现,88个重点项目进展良好。市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除外贸出口外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

    六年来重庆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显著成绩,充分证明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充分证明事在人为,重庆人民有志气、有能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重庆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参与下,全市3100万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民解放军驻渝部队、武警部队官兵和政法干警,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和所有关心与支持重庆建设的人们,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六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许多省市相比、与中央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前进过程中还有不少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全国少200多美元;基本小康标准的16个衡量指标中,我市有3个指标尚未达标,小康建设程度比全国滞后2年;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还有3200多个特困村、90多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城镇还有35万左右下岗失业人员、70多万“低保”人口生活困难。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镇化水平不高,外资参与度和出口依存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政府职能转变与工作作风、领导方法、管理水平还不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奢侈浪费还比较严重,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切实解决。

    回顾六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要把重庆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向新的阶段,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各个方面。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特殊市情,不断探索具有重庆特色的发展新路;二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发展这个主题,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克服各种困难,促进社会稳定,实现新的进步;三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高举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珠那样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干群的团结,营造和珍惜“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政治局面,创造和维护同心同德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四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求真务实精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五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富民为本,躬身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体现好、落实好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要求。

(责任编辑:黄楠)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