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未来五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新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规划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重庆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整体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尽快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阶段。今后五年是我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基础的五年,是建立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基本框架的关键五年。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市二次党代会和市委二届二次全委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改革发展全局,坚持不懈地推进西部大开发,继续集中精力办好“四件大事”,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大力实施“科教兴渝”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全面进步。
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实现“十一五”计划良好开局,推动国民经济整体步入良性循环,总体经济实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的台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奠定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基本框架的坚实基础。
——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07年经济总量达到3200亿元,在2000年基础上翻一番,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突破300亿元,在2002年基础上翻一番。
——保持投资强劲增长势头,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0亿元,基本建成“枢纽重庆”、“数字重庆”框架,基础设施“瓶颈”约束得到缓解。
——三大经济区整体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升,都市发达经济圈保持我国东部的平均发展水平,渝西经济走廊跟进中部的平均发展水平,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赶上西部的平均发展水平。
——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机制和要素市场体系,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和聚集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工业企业亏损面降低到2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股份制经济比重达90%以上。
——基本完成三期、四期移民任务,移民整体生活质量比搬迁前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元,力争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初步扭转,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化水平达到45%,全市就业人员中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到55%;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基本建立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生产流通保障体系。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努力完成以下八个方面关系全局的工作任务。
(一)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继续推进“三大基础”和“三大经济区”建设,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立足于构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老工业基地新的振兴。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形成支柱产业更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更快、传统产业优势更突出的产业新格局。大力培育和发展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等支柱产业,改造提升机械制造业,打造“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建设全国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机械装备制造基地、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长江上游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环保产业基地。振兴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轻工纺织行业,大力发展低污染、高就业的都市型工业,形成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立足于建设长江上游商贸中心,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体系。推进重庆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建设。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加紧实施商贸流通“六大建设”和“双十百千”工程,把主城区和9个地区性商贸中心建设成为现代都市商圈,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十大流通品牌企业。适应群众消费需求多样化趋势,加快商业业态调整,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商贸休闲中心。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房地产业在促进投资、扩大消费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发展壮大旅游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提升都市旅游、长江三峡和大足石刻三大旅游精品,积极开发库区游、乡村游等旅游新品,加强旅游设施建设,争取跻身全国旅游强市行列。积极发展中介、会展、物业管理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建立起与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相适应的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立足于区域性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三大经济区”建设。都市发达经济圈要走在全市的前列,尽可能发展得更快一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渝西经济走廊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大力建设以特色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城郊型产业密集带,逐步发展成为全市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要抓住投资高潮期,结合移民搬迁、生态环境建设和民族经济发展,调结构、打基础,建成绿色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洁净能源生产基地、载电体工业基地和旅游休闲胜地。振兴重庆,基础在区县。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形成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区域特色经济。坚持简政放权、重心下移,进一步增强区县统揽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继续探索和完善适应特殊市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新路子。
(二)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农民增收是关键。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上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从加强宏观指导、政策推动、利益协调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基本形成公司+基地+农户、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组织体系,构建较为完善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疫和市场信息体系,大力实施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农产品优质率提高到60%,建成一批管理严格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着力实施粮油、畜禽、经济作物、水产四大良种工程,加快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科技产业示范园区、畜牧科技城和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
坚持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以农村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以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构筑区域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加快实施“经济强镇工程”,对那些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的建制镇,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拉动和硬、软环境建设,促进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加快“二次创业”步伐,保持速度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五年累计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00万人。
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鲤鱼塘水库,继续推进以玉滩水库为重点的西部供水工程,启动和建设15座中型水库,完成一批病险水库整治,加快建设龙溪河等4大灌区,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农网改造、气象监测预报、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交通、通信、能源等设施建设,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继续推进农村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总结推广“两社两化”经验,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计划,着重抓好特困村开发建设,推进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增收项目,增强贫困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尽快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三)努力实现改革开放的新突破 立足于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加大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力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有序退出,提高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集聚度,形成一批投资主体多元、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放宽市场准入、资金融通等方面对私营个体经济的限制,依法保护私人财产,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着眼于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要素市场建设,提高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能力。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力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平均每年下降2—3个百分点。进一步繁荣货币、资本和保险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税收征管,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经营城市理念,运用市场手段提高城镇土地、公用设施等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益。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规范和发展行业协会。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人才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清除各种市场障碍,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战略,以引进跨国大公司、外资大项目为重点,大幅度提升外资参与度,争取利用外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10%左右。顺应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采取资产转让、跨国并购、基础设施建设—经营—转让、境外融资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开发。积极吸引外资金融、保险机构来渝设立分支机构,促进中外合资的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建立,扩大中介服务、外贸、商业、劳务、旅游、会展等领域的对外开放。
进一步优化结构,增加品种,拓宽渠道,扩大出口规模。巩固和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开发有优势和潜力的轻纺产品出口;加快农产品六大出口基地建设;通过设立保税仓库等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利用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把更多的重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形成出口产品、出口市场、出口主体、贸易方式多元化的新格局。鼓励支持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和建立售后服务体系,扩大在海外市场的直接投资和工程承包业务,带动外贸出口。争取外贸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
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举,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沿海部分产业西移的有利时机,加快引进国内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的步伐,已经引入的,要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密切与西部省区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科技教育、能源开发、商贸流通等领域的全面联合与协作,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加快重庆发展。
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举全市之力、集各类要素加快北部新区开发建设。抓住西部大开发投资建设机遇,加大北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依托航空、水运、铁路、公路四大枢纽,建设西部现代物流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北部新区早出形象、早出效益,把北部新区建设成为投资环境最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改革开放试验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挥开发区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和区县开发园区对外开放功能,使各级各类开发区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四)全面提高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构建起比较完备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和通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枢纽重庆”、“数字重庆”框架。围绕建设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五年要实现两大目标:完成“8小时重庆”通达工程和“半小时主城”畅通工程;奠定沟通东西、联接南北的西部交通枢纽地位。建成渝邻、渝万、遂渝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主城外环和连接周边省市的高速公路通道,基本形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建成渝怀、遂渝等新的铁路干线,建设万宜铁路,形成八条铁路交汇重庆的铁路枢纽地位。完成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实现万州五桥机场通航,力争建成黔江舟白机场,形成“一大两小”快速空中通道。建设寸滩集装箱码头、九龙坡港区二期扩能工程,基本形成以主城、万州主枢纽港为重点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跨江大桥和道路、立交建设,初步形成快速便捷的都市圈交通系统。以先进通信技术为基础、国家骨干通信网和地方有线电视网为依托,初步建成长江上游的通信枢纽。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应用体系和信息资源开发体系,建成多功能、高速率宽带城域网和接入网,推进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全市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入户率、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大大提高。开工建设珞璜电厂三期、彭水电站、合川双槐电厂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电力项目,规划实施一批电网改扩建项目,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源保障体系。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调整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同步推进,搞好全国综合执法试点,严格依法管理,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三级城市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五)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从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高度,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努力把重庆的环境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大气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加快实施“山水园林城市”工程。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尘污染控制,加大汽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业废气治理力度,按计划坚决关停主城区严重污染企业,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2级标准;建设一批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项目和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项目。建成5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和10个山水园林城区,新增城市公共绿地3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
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加快推进“青山绿水”工程建设。五年退耕还林12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万亩,建成15个水土保持生态园区,建设库区生态防护带,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建设和竣工一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积极探索污水和垃圾的有效利用,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90%。到2007年,长江、嘉陵江和乌江水质分别控制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的3类和2类标准内。建成重点地区地质和环境监测网,着力搞好城镇、移民新镇和居民集聚区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高度重视和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着力搞好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确保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控制在5‰以内。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
(六)基本完成库区三期和四期移民任务 坚持把库区移民工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打好移民攻坚战。巩固一、二期移民安置成果,安置三、四期移民47.8万人,基本完成百万移民安置任务。复建房屋1163万平方米。结合工矿企业迁建,关破、重组、改造企业556户。既要确保移民搬得出,更要下功夫帮助移民安稳、致富。
坚持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和“两个调整完善”政策,把库区开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大力发展柑橘、草食畜牧、水产养殖等资源开发型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以优势资源开发拓宽库区移民增收致富门路。把农村移民安置与非农产业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扩大移民安置容量,促进移民稳定就业。继续鼓励、引导和集中组织一部分农村移民出县、出市外迁安置。以构建库区新型工业体系为目标,坚持“扶优扶强一批、关闭破产一批、发展壮大一批”的基本思路,把企业迁建同结构调整、对口支援、外引内联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库区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按照基础设施先行、城镇功能配套的要求,搞好城镇迁建和专业设施复建。加大对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交通、通信、能源、市政设施复建新建水平和整体功能。进一步加强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坚持搬迁、建设与管理相结合,把迁建城镇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地域特色鲜明、环境整洁优美的文明新城镇。
继续坚持和完善移民工作领导责任制,加强移民干部队伍建设,改进移民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移民规划、资金和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妥善解决移民遗留问题,做到移民政策落实、帮扶工作落实,确保移民安居乐业、库区长治久安。
(责任编辑: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