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0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3月27日 韩寓群)
各位代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省跨世纪发展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本届政府团结依靠全省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省七次、八次党代会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圆满完成了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面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形势,全省上下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方针,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扩大消费、扩大出口,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胜利完成了“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前两年的任务,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工业销售收入突破万亿“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2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552亿元,比1997年增加39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43元,比1997年增加4053元,按目前汇率折算达到1407美元。到2002年底,全省各类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658亿元,贷款余额8937亿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1.1倍和98.5%。200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1037.3亿元,比1997年增长94%,实现利税1163.6亿元、利润625.3亿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1.1倍和1.9倍。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10亿元,比1997年增加30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7.5%。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明显改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97年的18∶47.9∶34.1调整为2002年的13.2∶50.3∶36.5。农业在连续四年干旱和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困难条件下,保持稳定发展,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优质高效农产品增加,粮经作物比例由1997年的66∶34调整为2002年的57∶43。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非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由43%提高到56.7%。轻工、纺织、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企业资产规模扩大,产品结构优化。200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1902.5亿元,比1997年增加3952.8亿元;30多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位,29个品牌获国家驰名商标称号。“抓大放小”成效突出,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中小企业活力增强。2002年全省年营业收入过10亿的工业企业集团达到139家,比1997年增加99家,过100亿的10家,增加7家。第三产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信息、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业等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商品市场繁荣活跃,200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1.9亿元,比1997年增加1267.7亿元,年均增长10.7%。2002年,我们突出抓了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亮点,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成效明显。全省经济外向度达到26.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5%,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
经济发展基础和环境不断改善。注重发挥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的作用,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41.6亿元,超过改革开放以来前20年的总和,其中2002年完成3512亿元,投资率达到33.3%,实现历史性突破。五年基本建设投资4099亿元,建成项目1.4万个;技术改造投资3539亿元,完成项目1.8万个。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得到有效缓解。烟台汽车、济南重汽等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重组改造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公路建设五年投资756亿元,到2002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11公里,比1997年增加1958公里,实现了省会与各市驻地高速贯通。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709公里,年客货发送量分别比1997年增长21.3%和31.6%。港口年吞吐量达到2.2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377万标箱,青岛港跨入亿吨大港行列,成为我国重要的枢纽港。民航五年间新辟航线82条,新增航班301班,航空客货年吞吐量达到569万人次和11.2万吨,分别比1997年增长69.3%和1倍。水利建设五年投资248亿元,完成18座大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10条大型骨干河道的治理,建成一大批抗旱供水工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投资100亿元,建成高速宽带网,全省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900万户,互联网用户279万户,行政村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开始起步。能源建设继续得到加强。2002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15万千瓦,原煤产量达到13066万吨,分别比1997年增加865万千瓦和3972万吨。投入176亿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城乡生活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较大进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如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加快。86.7%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95%的国有中小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改制。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由1997年的35家增加到72家,直接融资从145亿元增加到519.5亿元。设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48个,对56户大企业实行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商品和要素市场快速发展,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税费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展开,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形成。推行了“收支两条线”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制度,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妥善进行了农村基金会整顿和场外股票交易清理工作。顺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2002年又实施了政府工作提速,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效率的提高。
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着力增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多元化市场开拓,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4.1%,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4.2%;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3万个,实际利用外资219.3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来我省投资的增加到107家。对外交往继续扩大,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交往交流,友城关系发展到111对。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迈出新的步伐。落实对外商的国民待遇,改进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认真处理外商投诉,对外开放的软环境不断改善。2002年,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和技术壁垒增加等不利因素,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克服多方面困难,外经外贸取得显著成绩。全年进出口总额33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出口211.2亿美元,增长16.5%;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5.2亿美元,增长47.8%。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的区域经济中心作用增强,小城镇发展迅速,全省城市化水平由1997年的34.1%提高到2002年的40.3%,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全面强化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城市面貌明显改善。2002年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5%,分别比1997年提高25.1和2.6个百分点。城市住宅建设五年投资1315亿元,竣工面积10045万平方米,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的路子,多元化拓宽城建资金渠道,2002年城市政府土地收益达到128亿元。
实施科教兴鲁战略成效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五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7万个,申请专利5万多件,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97项,获国家科技奖134项,建立了15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产学研结合取得新进展。省财政投入6.8亿元资金,扶持高新技术和产业化。加强了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建设,全省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6家、省级148家。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联合建立了高科技合作基地,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提前完成“普九”任务,顺利实现“两基”目标。加大危房改造和校舍规范化建设力度,中小学办学条件大为改善。高等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规模达到21.9万人,在校生规模由1997年的17.6万人增加到58.4万人,增长2倍多。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民办教育取得新的突破。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人口保持低速增长,自然增长率连续五年稳定在5‰左右,人口素质提高。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矿产资源乱开滥采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明显,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一控双达标”任务,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建成污水和垃圾处理厂43个,清理整顿“五小”企业889家。开展入海河流污染治理及海岸工程综合整治,近岸海域水质好转。加大林木资源保护力度,开展植树造林“三大工程”,五年累计造林7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8.8%,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万平方公里。建成自然保护区6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6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3个,生态建设与保护取得新进展。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4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分别增长9.4%和5.2%。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5806亿元,年均增长15.6%。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18.8和25.6平方米,90.4%的城镇居民拥有了住房产权。电脑、汽车开始进入居民家庭。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2部。人均寿命73.4岁。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两个确保”得到进一步巩固,“三条保障线”制度逐步完善。五年安置357万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10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力度,圆满完成“四五”扶贫攻坚计划,2000年实现贫困县整体脱贫。解决了128万历史性缺水人口饮水困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57.6%。
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科学精神得到弘扬,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全社会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依法治省、依法行政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普遍推行。实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品工程”,29部文艺、理论等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群众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群众体育活动日益普及,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在亚运会和全运会上屡创佳绩。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共建”工作迈出新步伐,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人防建设、防震减灾继续得到加强。气象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少数民族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宗教和侨务、对台工作不断加强。档案、史志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取得新的进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社会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很不平凡,成绩来之不易。回顾五年历程,我们深切感到,山东能有今天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果,是9000多万齐鲁儿女集体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向大力支援山东建设的驻鲁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中央驻鲁单位,向关心支持山东发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的实践进一步证明,要卓有成效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中央指示精神同山东实际相结合,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抓经济工作,用创新的精神培植发展新优势;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弊端,吸取一切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必须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促进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必须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保护、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团结一心思发展,心情舒畅干工作,集中精力抓落实;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建设统一部署、整体推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的确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解放不够,特别是我们各级政府领导的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还不尽适应;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经济结构调整的步子不够大,经济国际化程度不够高,外经外贸与先进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高新技术、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快,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协调,整体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社会保障能力不强,城镇就业压力很大;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任重道远;政府工作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廉政建设的制度、规定执行不严,落实不好,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断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责任编辑: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