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全文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全文

2012年04月18日 15:55   来源:安徽日报   

    三、全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速崛起进程,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切实把全面转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不断夯实兴皖富民的强大物质基础。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突出产业特色,坚持错位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把扩大有效需求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快谋划建设一批牵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重大项目;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围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进一步聚焦力量,强化政策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持续推进,加快形成若干支撑未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把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调整优化能源原材料产业,巩固提升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促进基础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做强做优。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服务外包、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文化旅游、家庭服务、体育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显著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按照布局集中、节约集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建立健全分工协作体系,强化产业配套能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培育一批千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和千亿元园区。

    (二)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城镇化的过程就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过程,要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构建更加合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是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要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大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支持合肥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支持芜湖次中心城市建设,推进芜马跨江联动发展,加快铜池一体化进程,共同构建滨江组团式城市群发展格局;推动阜阳、蚌埠、安庆、黄山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促进亳州、宿州、滁州、六安、宣城等城市完善综合功能,提升承载力和带动力。壮大县域经济是兴皖富民的重要基础,要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为抓手,加快建设一批经济强县,着力提升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支持基础条件好的县城和重点镇提质扩容,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环节,要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下大力气解决进城农民在就业、住房、社保、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三)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贯彻“三化同步”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三农”现代化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支持力度,全面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畜禽养殖,积极培育林特产业,显著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计划,着力培育一批“国字号”品牌和领军企业,打造一批百亿元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精深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以中心镇、中心村为载体,以土地整治整村推进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的新型农村社区。农村改革已进入城乡联动新阶段,要以激活生产要素为核心,全面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力争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开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银行发展步伐,积极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创新抵押担保方式,积极构建符合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塑造竞争新优势的根本途径。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顺应产业升级趋势和市场需求导向,凝炼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不断强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强产学研战略联盟、技术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新兴产业和自主品牌。充分发挥国家赋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政策效应,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大力培育引进创新型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安徽区域特色鲜明,必须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考核,加快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高水平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做大做强合肥经济圈,加快推进江北、江南集中区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圈带聚合效应,打造引领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步伐,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改善发展条件,强化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培育壮大煤电、食品、医药、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成为兴皖富民的新支撑。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旅游观光度假地。支持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红色旅游等特色资源优势,实现绿色发展,加快兴区富民。加大对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显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六)强化基础承载能力。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体系,夯实加速崛起的基础支撑。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历史性机遇,全面实施水利安徽战略,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新一轮治淮工程,加快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和主要支流治理,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认真做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推进引江济淮(巢)等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强城市水利建设,积极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基本适应的现代水利支撑体系。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主要铁路枢纽建设,加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积极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大力实施县乡公路改造、危桥加固改造和安全保障工程,提高重要港口和干支流航道等级,优化机场布局,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大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实施新一轮城乡电网建设与升级改造,加快完善成品油和天然气管道网络,切实保障能源安全供给。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开展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物联网产业,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显著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七)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步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打造一流发展环境。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造和兼并重组步伐,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更多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推动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服务格局。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引进更多境内外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多种金融业态,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社会融资总量,加强地方金融监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经济发展能力。扩大开放是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加速崛起的必由之路,要深化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加强与珠三角、港澳台、央企、知名民企战略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显著提升利用内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更多外贸主体,不断优化外贸结构,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的空间和途径,支持有条件企业“走出去”,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格局。 

    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之本、加快转型之源、促进和谐之基。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加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尽快让全省人民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

    (一)千方百计提升就业水平。扩大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为公平、更高层次的就业。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并举,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就业稳定增长。统筹城乡和区域劳动力布局,加快城乡就业一体化,深入开展皖江皖北就业对接活动,研究制定区域人口转移就业和落户政策,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承载能力与人口分布相协调。完善政府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服务,尤其要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就业技能和就业质量。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劳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劳动监察执法和劳动纠纷调处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充分激发全民创业活力。推进创业是居民增收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持久动力。要大力弘扬创业精神,积极培育创业文化,努力营造崇尚创业、支持创业、竞相创业的良好风尚。大力培育创业主体,坚持招商引资与培育本土企业相结合,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健全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推动小微型企业大发展。深入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以扶持大学生和农民工创业为重点,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推进创业基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最大的支持、最优的服务。

    (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着力提高统筹层次,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健全养老保险体系,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2年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争到2015年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提低、扩中、调高”的政策导向,加大政府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调控力度,大幅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显著减少贫困人口,着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深化工资制度改革,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发展企业年金,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离退休人员工资待遇动态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群众财产权益的保护力度,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五、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全面转型的内在要求。当前,我省正处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建设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要切实把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协调推进。

    (一)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事业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大力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着力建设更加均衡的基础教育、更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和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人民群众科学素养,充分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着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巩固和扩大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体系,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做好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社区自治和服务能力,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

    (三)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公共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要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质量追溯制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放心和满意。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安徽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努力使安徽成为全国最和谐稳定的省份之一。 

(责任编辑:尹彦宏)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