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旧公寓充新建保障房 相关负责人称"搞错了"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武汉旧公寓充新建保障房 相关负责人称"搞错了"

2012年05月09日 14:58   来源:人民网   

    诸多项目还在“挖坑”

    从记者随机调查的几个项目看,进度没有达到住建部要求,一些项目还处于“大坑”状态

    在东湖高新区仅有的8个项目中,“搞错了”的似乎不止茅店学生公寓。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公租房”也是公示项目之一。公示称,建设地点在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内,新建834套,2011年10月开工。

    13日,记者在文华学院内没有找到建设中的工程项目。该院几位老师说,从不知道有公租房在校内建设。该院一位副院长表示核实后再对记者介绍情况。

    当天记者向东湖高新区规划局熊伟核实该项目,他称,文华学院项目可能也搞错了,应该已经去掉了。

    不过,记者随后接到了文华学院上述副院长的电话,他给出了与熊伟相反的说法。他称,该校已按任务目标开建了公租房,基础设施已建好,地点就在学校后面。但他拒绝带记者实地探访。

    记者随后探访了该校后面地域,除一条修建中的马路外,还有大片荒地,没有机械,也没有建设痕迹。

    按照住建部2011年9月16日下发的保障房“统计口径”,要求列入2011年建设计划的项目,去年12月底前按套数统计,三分之一主体基本完工,三分之一进入地上施工阶段,三分之一做到基础施工阶段。

    4月份记者随机选择了武汉2011年的几个保障房项目,发现进展并不理想。

    在东湖高新区花山镇联和村,规划建设1万套的湖北省保障性住房示范基地就在这里。按目标,2011年开工建设第一期1000套。

    项目去年10月启动,目前已过去6个多月。4月15日记者看到,整个项目区规划10栋楼,目前1栋在建设中,主体露出了地面,其他9栋还在沙盘上。整个项目区只看到一个塔吊,一个桩机和少数工人。其他大片区域是被挖开的裸坑。

    知情人士介绍,该项目除3号和4号楼于去年12月开工外,剩下8栋楼都是今年3月底4月初才开始基础施工。上报的项目规划是1至4号楼在5月中下旬结构封顶。目前来看还遥遥无期。

    在硚口区,汉口城市广场四期是武汉市2011年最大的保障房建设项目。公示称要建设经适房4132套,公租房300套。记者4月15日在这里看到,整个项目区还是一个巨大的挖掘坑。

    “丰华园二期”是硚口区第二大保障房项目。公示开工时间是2011年10月。4月15日,这里也还是巨大的挖掘坑。

    在江汉区,该区住保局保障科科长张腾承认,保障房建设“有点慢”。该区去年10月开工的保障房“汉和慧苑”还在做桩机。

    职工宿舍被“筹”为保障房

    调查发现这样的情况:工厂、大学宿舍、新城开发甚至政府部门新建机关宿舍都被归类为保障房

    “保障房建设任务,对于我们区,没有什么压力。”4月13日,武汉东湖高新区规划局一名赵姓负责人称。

    “我们以筹集为主,建设为辅。”赵说,该区60%以上的保障房都是筹集而来。所谓筹集,就是把辖区内过去居民建的出租房,工厂原有的宿舍等贴牌,算作保障房。

    赵的说法印证了一份调查结论。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部申岚向记者介绍,渣打银行于2012年2月底3月初对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西安、石家庄、中山和肇庆等8座国内二三线城市的30家房地产商进行了调研。3月30日,渣打银行发布一份调查报告,保障房建设不足30%真正属于新建。“其中,工厂、大学宿舍、新城开发甚至政府部门新建机关宿舍都被归类为保障房。”

    武汉市住保局拒绝介绍该市去年的11.8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中,多少是真正去年开工新建的。

    记者根据去年的任务目标公示统计发现,武昌区、蔡甸区、汉南区、新洲区的公租房全部都为筹集。武汉的江夏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也都筹集成了公租房。

    不仅是武汉,按照此前媒体曝光,东莞超过六成公租房是企事业单位宿舍、生活楼。被市民质疑拿单位宿舍作为公租房充数。在珠海也有大量企业职工宿舍在不知情下成了公租房项目。

    记者采访中,数位基层住房保障部门官员坦陈,“完成保障房任务,没有什么压力”。

    武汉市住保局负责人介绍,该市结合区域内高校多、开发区多、大企业多的特点,创新工作思路,通过“五个一批”方式多元化解决公租房任务。

    具体包括,政府投资购买一批,国有企业投资建设一批,鼓励企业高校自建一批,政府投资包租一批,在商品住宅中配建一批。

    这名负责人解释,国家去年下达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强调“新增”而不是“新建”。考核指标也没有明确说不能筹集。

(责任编辑:黄楠)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