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党代会报告侧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行动纲领

2012年06月18日 11:42   来源:重庆日报   闻民 陈筱娟

 

    6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市人民大礼堂隆重开幕。这是张德江同志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作报告。记者 李靖 摄

 

 

    6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人民大礼堂隆重开幕。张德江同志代表中共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黄奇帆同志主持会议。这是大会现场。记者李靖摄

 

    2012年6月18日,在庆祝重庆直辖市成立十五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四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代表中共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

    一个多小时的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了十五年的经验启示,确定了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向全市3300万各族人民发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的号召。

    庄严的重庆人民大礼堂会场内,来自全市各地、各条战线的745名党代表认真聆听、群情振奋,掌声此起彼伏……

    手捧还散发着墨香的报告稿,代表们步出会场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报告,这是一个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报告,这是一个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报告,这是一个目标明确、求真务实的报告,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催人奋进的报告。

    报告激起强烈共鸣,首先在于主题振奋人心。党代会报告的主题,将中央要求、重庆实际和群众期盼高度融合,把握了时代脉搏,彰显了重庆特色,反映了人民心声。

    主题是报告的灵魂。确定一个顺应民心、鼓舞人心并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主题,是起草好报告的关键。

    报告起草伊始,张德江就鲜明提出,“党代会报告的主题非常重要,必须充分酝酿和深入研究,必须最广泛地凝聚全市方方面面的共识”。张德江明确要求“主题要与中央的指导方针相一致、与中央对重庆的要求相一致、与重庆的实际相一致、与干部群众的期望相一致”。这为确定党代会报告主题指明了方向。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变化,面对重庆的特殊市情和发展要求,面对干部群众的殷切期待,重庆市委以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将报告主题确定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这一主题承载中央的重托,牢牢把握了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对重庆寄予的厚望。确定这样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对重庆发展方向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体现了按照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办好重庆事情的基本要求。

    ——这一主题彰显时代的要求,牢牢把握了当今时代的发展大势。

    走“科学发展”之路,为“全面小康”奋斗,体现了当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和方向,是新阶段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是新时期发展前进的新趋势和新潮流。作为“处在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的重庆,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小康进程,更是必由之路和大势所趋。确定这样的主题,切合重庆发展的客观需要,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这一主题反映群众的期盼,牢牢把握了重庆3300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的是百姓福祉。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市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仍不富裕,广大群众对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满怀憧憬和期盼。确定这样的主题,集中反映了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是民心所系、民心所向、民心所盼。

    主题是旗帜,主题是号角。报告的鲜明主题,必将汇聚起各方面力量,引领和激励重庆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地开创未来!

    意义在于过程。面对复杂情况、诸多难题,在广泛听取意见中汇集智慧,在充分发扬民主中凝聚力量,报告产生的过程成为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

    党代会报告如何客观总结重庆过去五年的工作,如何科学谋划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需要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需要驾驭全局的政治智慧。特别是发生了王立军事件、尼尔·伍德死亡案件和薄熙来同志严重违纪问题,更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重庆市委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抓住短短3个月时间,只争朝夕、争分夺秒起草党代会报告,把报告起草过程不仅作为集中民智、广纳良策的过程,而且变成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

    ——加强领导,把握方向。

    报告的起草,始终是在市委常委会坚强领导特别是张德江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市委和市委常委会高度重视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张德江一到任,就对筹备党代会、起草党代会报告作出部署,明确要求把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张德江主持召开5次常委会专题研究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强调“要充分依靠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搞好这篇集体创作”,“报告要力求做到精、准、实”。为确保完成起草任务,及时调整充实领导力量和工作人员,明确了几位常委具体牵头和参与文件起草工作。起草小组以市委研究室为主,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市发改委、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强有力的写作班子,具体负责起草工作。

    市委各位常委在报告起草的不同阶段,都给予了直接指导。张德江对重大问题亲自把关,对难点问题直接指导,亲力亲为,亲自动手,直接对报告作了10多次重要修改。市委副书记黄奇帆、张轩和其他各位常委都为起草、修改好党代会报告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

    为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和要求,市委专门举办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两次专题党课,市委常委会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这“两课”、“一会”,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314”总体部署的正确轨道上来,也为起草报告打下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

    ——深入调研,寻求良策。

    真理源于实践,智慧来自群众。市委组织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调研领域之广,参与面之大,前所未有。

    张德江带头调查研究,亲自带队深入三峡库区、渝东南民族地区和企事业单位调研;主持召开了农业农村、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科教文卫和党的建设等6个专题座谈会;还亲自走访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向社会各界问计求策。市委其他领导根据分管工作,也深入开展调研活动。与此同时,起草组从各方面抽调力量,组成8个专题调研组,就党代会报告涉及的若干重点问题开展大范围调研,涉及全市38个区县和300多个部门单位,覆盖了各条战线和各个领域,形成了20余篇约15万字的调研材料,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形成报告的基本思路、重要观点等,奠定了扎实基础。

    ——发扬民主,凝心聚力。

    集体的智慧是最大的智慧。张德江反复强调:“此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难度大、时间紧、要求高,更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报告从提纲到初稿,从反复修改到最后定稿,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市委都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征求意见的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报告初稿形成后,张德江亲自主持召开老同志代表、党外人士代表、党代表和部分区县部门负责人等4个座谈会,充分听取他们对报告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市委在全市范围内三次大规模书面征求意见,起草组先后30多次在不同范围征求意见。形成报告的每个阶段,都征求人大、政府、政协意见,征求区县部门、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老同志意见和党外人士意见。还征求了直辖以来在渝工作的老领导意见,得到了他们的关心和指导。

    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踊跃献计献策。仅市委第三次面向全市征求书面意见,就收集到293个单位的1327条意见。起草组对各方面意见进行认真梳理,逐条研究,充分吸收,累计采纳意见407条,对报告内容进行了259处实质性修改。

    一次次征求意见、一次次修改完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从初稿到定稿,30多次较大修改,先后12易其稿。3个月时间里,起草组的同志们没有休息一个节假日,废寝忘食、熬更守夜,逐字推敲、逐词斟酌、逐句打磨,为报告逐步成熟、日臻完善付出了辛劳。

    纵观报告的形成过程,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将方方面面关心关注报告的热情,转化为对报告形成的实际支持和参与,在充分发扬民主中进行党代会报告的“集体创作”,在报告形成的过程中促进思想的统一、共识的凝聚,这既是此次报告起草工作的鲜明特点,也是在特殊背景下克服困难,顺利起草好党代会报告的成功经验。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报告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和直辖十五年的发展,得出了“三个离不开”的重要共识和“六个必须”的重要启示。

    对过去五年的总结评价,是重庆广大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之一。

    对此,张德江明确指示,“要坚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和评价重庆过去五年的工作”,“对过去五年重庆干部群众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必须充分肯定”。

    报告以“过去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开头,“不平凡”,包含了丰富的涵义。过去五年,重庆广大干部群众付出了艰辛努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报告用“六个着力”给予了系统的总结和肯定。特别是将过去五年与直辖以来的历程有机衔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地指出“过去五年的成绩,是直辖以来前十年工作的承继、延续和发展”。直辖十五年成就巨大,干部群众有目共睹,报告以凝炼的笔调记写了直辖十五年的标志性成就。

    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报告得出了“三个离不开”的重要共识:直辖十五年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离不开历届市委的励精图治和不懈奋斗、离不开重庆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拼搏实干。这“三个离不开”,充满了真情实感,是重庆千百万建设者的切身感受,道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

    报告就王立军事件、尼尔·伍德死亡案件和薄熙来同志严重违纪问题作了表述。同时强调,一方面,要把重庆近五年取得的成绩和广大干部群众付出的艰辛努力与王立军事件、尼尔·伍德死亡案件和薄熙来同志严重违纪问题严格区分开来;另一方面,要深刻汲取教训,认真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切实改进工作。

    回顾直辖十五年历程,报告得出了“六个必须”的重要启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治坚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须坚持发扬民主、依法办事,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六个必须”,是对十五年实践的深刻总结和科学概括,也是未来发展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总结是为了铭记,反思是为了未来。直辖十五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振奋人心,积累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必将鼓舞重庆人民在新的征途上,战胜各种困难,夺取各项事业的新胜利。

    立足实际,高瞻远瞩,科学谋划。报告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指方向、谋大计、定目标,科学勾画了重庆发展的宏伟蓝图。

    确定重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是报告的重头戏,广大干部群众翘首以盼。

    报告从“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异很大”的特殊市情出发,准确把握重庆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围绕报告主题,科学务实地确立了未来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指明了重庆前进的方向。

    报告提出了重庆发展的战略思路: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为总任务,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力争2017年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同时,明确了建成“三中心两集群一高地”、实现“三个领先”的目标任务。

    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是对中央重要决策的坚持。把握这个总纲,就把握住了重庆科学发展的方向,把握住了全市工作的重点。矢志不渝地贯彻落实这一总纲,重庆的各项事业就一定能够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胜利前进。

    以“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为总任务,既贯彻中央精神,又符合重庆实际,既与直辖以来历届市委工作方针一脉相承,又体现了新形势下的与时俱进,是对直辖以来丰富实践的总结、凝炼和升华,集中体现了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内在要求,对重庆改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是破解各种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路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市委对特殊市情和发展阶段的清醒认识,体现了对重庆面临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对推动重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坚定决心。坚持并实施好这一战略,就一定能不断开创重庆科学发展新局面,提升科学发展新境界。

    确立“三中心两集群一高地”、“三个领先”目标,体现了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三大定位”和“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教育中心,重要产业集群、城镇集群,内陆开放高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西部领先,这一系列目标构成了“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的目标体系,使总纲、总任务更加具体化,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一个总纲、一个总任务、一个战略、一个目标,系统严谨,环环相扣,构成了重庆改革发展的大思路。

    同时,从今后五年、到2020年、再到直辖三十年前后,三个历史节点,由近及远,逐节攀高,各个阶段目标分明又紧密衔接,体现了发展的延续性和历史纵深感,构成了重庆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图。

    目标既定,任重道远。围绕贯彻主题和总纲,落实好总任务和发展战略,实现奋斗目标,报告确定了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

    报告用五个部分的篇幅,从经济建设、城乡区域发展、改善民生、民主法治和社会管理、文化建设五个方面,对今后五年重庆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进行了部署。各项部署始终贯穿了落实“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这条“红线”,这是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

    ——“六个加快”部署经济工作,体现了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要求。

    经济发展是“富民之源、兴渝之基”。报告将经济发展放在各项任务之首,将工业放在经济发展之首,还提出了农业、服务业、科技、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举措。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改革开放和扩大内需作为“驱动力”,将构建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将实体经济作为经济的“主体”。特别是从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和新要求出发,强调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高度重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报告还用较大篇幅阐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农业等新思路,根据区县发展需要,提出要“切实推进简政放权”。整个经济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和改革创新的味道很浓。

    ——“六个统筹”部署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了以统筹兼顾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工作思路。

    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是中央赋予重庆的特殊重大使命,是重庆人民必须努力做好的一篇大文章。报告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重点,明确提出统筹城乡改革、“一圈两翼”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六个方面重要举措。强调以构建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核心,抓好“三农”和“两翼”薄弱环节,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突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对一些尚处于探索阶段的改革举措,要求继续探索推进并加以完善。同时,对“一圈两翼”发展提出新的具体要求,明确了推进渝东北地区特别是三峡库区、渝东南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重点任务。

    ——“六个切实”部署民生工作,体现了既坚持大力改善民生、又注重持续发展民生的务实精神。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报告从落实“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根本要求出发,围绕就业、教育、住房、医药卫生、社保、收入分配六个方面,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方面强调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另一方面又坚持科学务实的精神,强调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用改革的思路和可持续的办法,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报告对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强调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同时,着眼于加快工业化、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明确提出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富民兴渝的战略任务。围绕提高城乡医疗服务和居民健康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等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关切。

    ——“四个努力”部署民主法治和社会管理工作,体现了文明进步的时代要求。

    当今时代,是法制不断健全、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新时代。报告首先明确,要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广泛调动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凝聚强大合力。报告对发展人民民主、坚持依法治市、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建设等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要加强决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加强民主监督,完善基层民主自治,落实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要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权威,坚决防止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坚决防止和反对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干预具体案件;要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要依法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安全监督,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

    ——“四个要点”部署文化建设,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报告着眼于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舆论引导、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四个方面,对文化建设进行了部署。提出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建设“文化强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强调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注重保障城乡居民的文化权益,强调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注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报告还针对过去几年重庆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强调文化活动要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形式和效果有机统一。

    蓝图绘就,重任在肩。坚持落实好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实现既定宏伟目标。

    办好重庆的事情,关键在党。着眼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报告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提供坚强保证。

    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给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报告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应对“四大考验”、防范“四大危险”入题,将“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专章,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对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针对性和指向性非常明确,体现了市委加强党的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思想建设是先导。报告提出坚持理论武装,强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深入学习、全面把握”;强调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政治品行、道德修养教育。这是为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始终保持思想政治上的清醒坚定。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报告高度重视民主集中制建设,要求健全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特别指出要坚决防止“家长制”、“一言堂”,并要求“一把手”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这些要求,目的在于防范个人独断专行,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党的事业,兴废在人。报告在干部任用上,强调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全面贯彻党的干部路线,严格按照程序选用干部,坚决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决防止搞“小圈子”、凭个人好恶用人。这是为了防止在选人用人上出现偏差,真正选好用好干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报告十分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对推进农村、社区、机关、高校、国有企业及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目的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锤炼一支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党员队伍。

    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决定事业成败。报告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强调发扬联系群众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决反对凭主观意愿决策、搞强迫命令和瞎指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大轰大嗡、虚报浮夸、弄虚作假等坏风气。这些要求和举措针对性很强,对于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清正廉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报告高度重视反腐倡廉,明确提出“实行制度、监督、自律三结合,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检查、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等作出了部署。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强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制度,强调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这些部署和要求,充分体现了扎实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党的事业健康发展。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庆的各项事业就有了根本保证,重庆人民的美好夙愿就能够早日实现。

    有一种追求,叫造福人民。

    有一种精神,叫自强不息。

    有一种作风,叫求真务实。

    有一种力量,叫众志成城。

    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通篇凝结着这种追求、精神、作风和力量。以第四次党代会成功召开为标志,全市3300万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新一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昂首阔步迈上“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康庄大道,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石兰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