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石家庄6月28日电 (记者 鲁达 高新国)以环京津贫困带为代表,举全省之力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以沿海一线为重点,举全省之力推动优势地区聚集发展。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双举”发展战略,旨在推动“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目前,“双举”战略正在深入实施,成效初显。
河北的“双举”战略背后是“国家级”政策的支撑。2011年10月,国家正式将河北沿海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样为河北带来千载难逢历史机遇的是,国家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
审时度势,抓住机遇。2011年8月入冀的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了解了第一手省情后,结合河北省环绕京津的独特“双黄蛋”区位和沿渤海优势,以及河北独有的环京津贫困带现象,在2011年11月18日召开的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举全省之力”的发展战略:一是以环京津贫困带为代表,举全省之力推动贫困县乡村开发建设和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一是以沿海一线为重点,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推动优势地区聚集发展。
如果把环京津贫困带比作“0”,把沿海一线比作“1”,河北的“双举”战略可称为全省的“01”号战略。今年1月30日,2月29日和3月31日,河北连续召开了曹妃甸新区开发建设、扶贫攻坚和渤海新区开发建设三个高规格现场会,使“双举”发展战略驶入快车道。
沿海一线:打造中国的“鹿特丹”和“桥头堡”
河北沿海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河北真正“面朝大海”,进入风正帆扬的沿海发展时期。在487公里的海岸线上,河北要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和渤海新区两大经济增长极,通过推动两地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带动沿海一线隆起。
根据规划,河北沿海战略定位是,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中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和中国北方沿海生态良好的宜居区。将有序推进人口和产业向沿海城市化地区集聚和布局,形成由滨海开发带和秦皇岛、唐山和沧州组团构成的“一带三组团”空间开发格局。
以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等“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依托曹妃甸天然良港,历经几年发展,曹妃甸工业区已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验区代表。2020年前,以曹妃甸工业区为主体的曹妃甸新区开发建设总投资将达到20000亿元。目前,在曹妃甸这块神奇又充满梦想和希冀的热土上,中国未来的“鹿特丹”雏形已经形成。
北有“鹿特丹”,南有“桥头堡”。以黄骅港为依托的渤海新区是河北省着力打造的又一增长极,通过5到10年,要把渤海新区建成东出西联的龙头、亚欧大陆桥新的桥头堡。到2015年,渤海新区港口吞吐量达到3亿吨,集装箱力争达到200万标箱,生产总值和全部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到2020年,综合实力跻身国内沿海临港地区先进行列,成为世界先进、充满活力的综合大港,成为亚欧海陆运输经济便捷的出海口。
环绕京津:让“大树”底下“花红柳绿”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为河北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特别是消除环京津贫困带,提供了重要的“国家级”政策支持。
在京津周围,环绕着河北省的32个贫困县,形成了一个囊括272万人口的贫困带。张庆黎在河北省扶贫攻坚大会上表示,“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扎实做好扶贫开发的各项工作,使贫困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让贫困县人口“不愁吃、不愁穿、有学上、有医疗、有房住”。
张庆黎身体力行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开展,3月20日至21日,来到环京津贫困带上的涞水县悟空寺村,串门子,拉家常,睡土炕,在田间地头张庆黎还和村民一起挥锹铲地,聊“脖子以下的话”。
将扶贫攻坚工作具体推向深入的是1.5万名各级各类驻村干部。今年初,河北省选择了5010个自然条件艰苦和经济发展落后的村,派驻1.5万名干部驻村帮扶。这项曾被人认为是“花活儿”的举措,通过几个月的工作实效打消了人们的顾虑。1.5名干部走出办公室,走出都市、城镇,来到田间地头、农家炕头,与村民讲“脖子以下的话”,与他们一起商讨如何创造富庶生活,改变贫困面貌。
消灭贫困贵在内功。张庆黎认为,“大树底下能乘凉,也应该能长草,而且要长蔬菜长水果”。张庆黎意在河北要抓住国家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发展机遇,围绕“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河北经济发展总要求,在京津周边推动发展高效农业、新能源产业、工业聚集区、旅游产业等,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区域规划发展中起到独特作用,让“大树”底下“花红柳绿”。
张家口作为环京津贫困带上的重点地区,今年将产业提升作为扶贫攻坚的核心内容,重点打造40条扶贫主导产业带,确定了设施蔬菜和节水蔬菜、特色养殖、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这些产业的背后是京津大市场的支撑,这也是河北主动对接京津,打造京津发展“后援地”,做好生态、后勤、劳务“三个保障”的具体体现。
据了解,为做好京津冀融合“大文章”,河北还将在毗邻京津的县市进行京津城市功能拓展承接地、京津生产要素辐射承接地和京津产业转移承接地“三个承接地”建设。同时,坚持同城化和便利化原则,合力推进北京周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效对接。
“双举”战略:引起央企关注,吸引外企目光
在“国家级”政策支撑下,河北通过“双举”推动,发展势头强劲,包括央企在内的诸多战略投资者眼光开始聚焦河北。
2011年11月25日,百家央企进河北挑选商机。截至今年5月,110家央企累计与河北达成了11000多亿元的投资意向。随着3月1日中航工业(邢台)特种装备生产基地的隆重奠基,标志着上万亿元的意向投资正在河北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逐步落地。
诸多央企开始在河北谋篇布局的同时,外资企业同样对河北青睐有加。美国JM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管材制造商,在廊坊投资建设的新兴产业园项目已经开工。JM集团总裁王文祥表示,将以在廊坊投资建设新兴产业园项目为契机,发挥优势,拓宽与河北的合作领域。
同样是美国公司的卡博特公司是专业生产特殊化工产品和特种化工材料的世界知名企业。4月18日,卡博特公司与河北某企业合作投资近9亿元人民币的新炭黑生产项目开工。卡博特公司总裁蒲白春说,河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省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相信在这里投资对公司未来发展会有重要促进作用。
沿渤海,环京津,独特区位优势下,“双举”战略成为河北有效利用“国家级”利好政策的重要表现。通过推动优势地区聚集发展和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真正实现沿海一线隆起和环京津贫困带崛起,河北将在国家打造环渤海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过程中,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完)
(责任编辑: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