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粉”会员
由于缺乏造血良方,部分协会在会员号召力和资金方面受到局限,并可能走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李勇是南海某行业协会的专职秘书长,7月正是该协会收会费的时段,但也令他颇感焦虑,因为这种时候,对于经过了一年运转、囊中羞涩的协会来说,往往会与“月光族”一样感受到类似的窘迫。
“协会账户上快没钱了,如果再没资金到位,我们几个专职的同事就没钱发工资了。”李勇带着自嘲的语气调侃说,这是第二次遇到“工资危机”。上一次是在年底,当时有在其他行业协会供职的“圈内人”跟他开玩笑地说,“你们才第一次,我们都好几次了。”
一个常识是,一般行业协会对会员都是敞开大门,入会门槛不会设高,只要合法经营的企业自愿加入即可;真正能吸引会员加入,也是一个协会实力的体现。
而资金的多少又来源于会员的支持。对于这一次即将开始的会费缴纳,李勇也心中有数,他估计会有六成会员交费,其他的可能就会“沉默”下去。
这部分不交会费的会员单位,平时也偶尔会参加协会活动,但大多数与协会实际上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就像微博里的僵尸粉,凑数之后就消失了。”
李勇解释,协会最初是由对口的政府部门号召成立的,在很多制造业协会中,这种开局本身并不罕见。
而他所在的协会所处的并不是规模很大的行业,在成立之初,个别企业碍于面子,加入了协会,但却并不热衷于参与活动。此外,有部分“僵尸粉”会员是后来逐渐形成的,“一些小企业家观念还是比较传统,不愿意参与交流。”
即便如此,在被问到是否要清除这部分会员的问题时,李勇还是认为,“先缓一缓,等到协会强大起来再说。”
“造血”没那么简单
在分别处于“冰与火”境地的两类行业协会之间,还有些处于“中游”的协会试图从冷清走向壮大。在获得造血模式之前,他们首先往往要先理顺内部,盘活资源。
南海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穗东对于如何壮大协会的话题颇为感慨。2009年,本身从事广告行业的李穗东,因受协会会长的盛情邀请,接下了这个工作。当时的南海餐饮协会仅有40多个会员单位,每年活动寥寥。“以往关键问题是协会内部分工不明,一些分工如同虚设。”李穗东回忆说,他上任后进行了架构重组,按照内务、外联、宣传等功能模块进行了划分。
由于本行是搞广告,李穗东对协会活动见解独到。他对于自己力争下形成的活动如数家珍:餐饮协会目前每月都有厨艺交流,由会员单位轮流坐庄;每两个月和周边的餐饮单位交流,广州、中山、江门、肇庆都已有接触。更受欢迎的是每季度的大规模“走出去”交流考察,协会最远组织会员到了香港,走进了蔡澜、梁文涛等美食界名人所开的店面。
活跃起来的协会受到欢迎,会员总数翻了一番。“造血功能也是我这两年思考最多的问题,目前会费并不多,厨艺活动原材料都需要拉赞助。”李穗东认为,行业协会需要盘活行业内的众多企业才能壮大,而这种盘活需要协会为企业提供价值。
协会所在的餐饮行业规模巨大,李穗东粗略估计南海有近6000家餐饮企业,而近两年该会员虽增长迅速,但还不到总数的百分之一。在巨大的行业体量面前,协会其实不乏机会。李穗东表示,如果能在政府手中获得一些服务管理方面的支持或授权,协会实现造血就更有希望,但目前他也没有成熟思路。
“行业协会的状态,跟所处行业有很大关系。”南海电光源灯饰照明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永常认为自己所在的协会比较幸运,“这个行业近年很热门,事情比较多。”
协会成立至今3年,刘永常一直在现在的岗位上,他认为协会内部建设已较充实,可以进入“蜕变期”。在此前,该协会内建立了南海首个行业共青团工委,并在近期开设了电子商务网站。
“我想过一种造血模式,现在政府出台的一些扶持性政策,企业老板并不了解,没有抓住机会;而一些主管部门也精力有限,难以向众多企业详细宣传推广。行业协会就可以充当这个角色,帮助企业经受资金、项目、评审的申报。”刘永常说,但这类工作需要人手,而协会目前只有三个专职人员,一时还难以实现。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