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贵州山区希望小学:受益学生20年后仍然贫困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探访贵州山区希望小学:受益学生20年后仍然贫困

2012年10月07日 09:43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陆纪源:那你们家的肉,肉食都是用什么装?

    王仁杰:肉食都是挂在墙梁上。

    每个贵州孩子,都在自己的结对子家庭有了许多新奇体验。9岁的杨成慧第一次见到和摸到了钢琴,10岁的杨兴园跟北京小伙伴的爸爸讨论了钓鱼岛问题。

    朱祥泽爸爸:看了升旗,又看了长城,知不知道钓鱼岛啊?

    杨兴园:钓鱼岛?听说过,但是没去过。

    祝慧琴第一次玩了芭比娃娃,而喜欢跳舞的杨织则上了人生中第一堂舞蹈课。

    两周的游学很快过去,9月21日是告别的日子。

    杨织:最后我要谢谢刘雨杉他们一家人对我的关心和关爱。

    祝慧琴:贺晰嵘对我讲了一句话,就是十年后要见到我,这句话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成为我学习的动力。

    王仁杰发言,哽咽:在这两个星期里,他们带我见到了我没见过的东西,我非常地感谢三里屯小学的所有老师、所有同学们对我的关心,谢谢大家。

    白岩松:两周的北京之行很快结束了,五个孩子回到了六盘水,回到他们熟悉的家乡和原来的生活轨迹中。在看过都市的繁华之后,他们会给当地的小伙伴捎回些什么?他们自身是否也在经历着某种变化?由于北京游学计划将持续三年,现在清塘希望小学也把去北京的机会当做激励孩子们上进的一种方式。从20年前的“我要上学”到今天的“我要去北京”,大山里孩子的梦在变化着。

    这是他们熟悉的家乡,熟悉的学校,身边围着的,是他们熟悉的伙伴。结束了两个星期的“游学”生活,回到贵州的五个孩子,生活似乎又站到了原点上,但大人们却希望,在他们心中,能有一种正在发芽,甚至可以传递的萌动。

    卢校长:我们这些孩子和老师一行7人能够到北京成行,能够到三里屯小学学习,那么这个很好的梦,就让他们把这梦不要破灭,把北京看作是一个梦向往的地方,让他们好好学习,将来真正地能够到北京去,这才是他们最好的梦。

    对于能去北京的5个孩子来说,这两周的时间无疑是人生中的一次珍贵旅程,但对于其他的孩子们来说,恐怕就是一次从未体验过的失落。

    记者:为什么最后没选你?

    女同学:因为我爸爸说要让我和我哥哥出去读书,所以老师就不让我去了。

    记者:你想去吗?

    女同学:想去。

    记者:你觉得北京好不好?

    女同学:好。

    记者:北京哪儿好?

    女同学:天安门和长城,还有故宫

    熊晶莹,是一个苗族的小姑娘,在五年级里,她是班长,成绩也是班里第一名,但因为家里表露出想带她外出读书的念头,学校各方面考虑下,最终没有让她去北京。

    杨聃:我孩子是班上最优秀的,为什么没选我孩子去,就打电话质问我们,我们就把这个情况跟他说了,就说如果你孩子这个学期,以后在这个地方读的话,就是说我们还有机会带她去

    刚刚十岁的小姑娘,对于悲伤总是会很快地遗忘,但在她凝望来自北京的这些照片时,眼中流露出的渴望,却让看过的人无法去轻易地遗忘。

    天安门反正是一栋房子,然后前面有毛主席的相片,还有几个字,还有那个升国旗,天安门广场

    然后,天安门广场的后面是英雄纪念碑。

    校长:怕孩子们从不同的物质条件当中回来,会有不同的心理落差,最担心的就他们不平衡了,因为他们毕竟深入到(北京)家庭,到学校那好的优质的教育环境里面,怕他们回来不适应

    回到家乡,卢校长最担心的,显然不是这些没有去过北京的孩子,相反,5个被羡慕目光所簇拥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活动,才是更让卢校长牵挂的。

    卢校长:同学不是带我们去吃大餐吗,吃我们没有吃过的这些东西,那么我们回来,今天我们吃方便面,我们就要平和了,不能再想像我们和北京的小朋友一起吃,去肯德基,那就不行了,我们回到我们的家,那么我们就根据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我们只有发奋地学习,努力地学习,我们才能有这个梦想,这个梦想才能够会实现

    这个铅笔是北京三里屯小学的同学给我的,我在这儿分给大家,一人一支。

    卢校长:他们把在那儿老师拿来的东西,送给他们的东西,铅笔小玩具这些都拿来和同学分享了,然后给同学介绍他们在那如何学习,怎么样生活,然后他们怎么样想念我们这的老师和同学,这我觉得相对是成功了。这个活动非常的好,但是我们好就要把它最好的地方留下,好的就学那地方好的人文环境,好的行为习惯,好的教育资源,享受那好的教育资源,但最担心的就是失去平衡,让学生失去平衡那就失败了

    卢校长说,这一趟北京之行,是给孩子们一个梦,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去实现这个梦想,但对老师们来说,兴奋之后,心里的失落其实远比孩子们要多。

    卢校长: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地域环境、教育资源的投入,还有这些学生的分享教育资源不公平,那就不一样了,所以如果这些孩子他都能够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的话,我觉得哪儿的孩子都一样聪明,就不会分山里孩子和城里孩子

    卢校长算了一笔账,全校131名学生,学校每年可支配金额差不多6万左右,除去孩子们营养午餐的配套成本,维持正常的教学所需已经非常勉强。老师的培训,硬件设施的添置,都是有心无力。在卢校长的记忆里,整个乡,读书毕业后进入城市工作的人,甚至没能超过40个。

    卢校长:这孩子的聪明程度,适应新事物的这种,是每一年都在变化,很快,只是因为学校环境和学校办学条件的影响,不能满足不能跟上这些孩子,所以也制约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他虽然去读了某个学校,专业学校以后,出来找工作屡次碰壁,他就回来了,为什么会屡次碰壁,就因为在学习的时候,他的社会经验就比较少,因为他就有学校和家两处,再加上他的教育不系统,像我们这专业教师没有,专业老师缺乏,那么他这些教育就缺乏,那么学生在适应和生存的能力就比较少

    从北京回来的第一天学校生活,就在孩子们的兴奋中结束了,王仁杰和正在上三年级的弟弟王仁府,要在这样泥泞的村路上走差不多40分钟才能回到家中。

    记者:喜欢吗?王仁府?

    弟弟:喜欢。

    记者:哥哥什么时候送你的?

    弟弟:昨天。

    分别两周,对于俩兄弟来说都是新鲜的体验,俩人从小吃住都在一起,虽然只是堂兄弟,但不比亲兄弟感情差。

    记者:哥哥回来给你讲,讲什么特好玩的事情了?

    王仁府:没有。

    记者:为什么没给弟弟讲?

    王仁杰:因为,我怕刺激他。

    王仁府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王仁杰的父母,也是因为知道儿子要去北京,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平日里,照顾孩子生活和督促他们学习的重任,只能交给已经85岁高龄的奶奶。

    卢校长:这些孩子容易生气,容易固执、孤僻。

    杨聃:有些他会有怨言,就觉得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管自己,为了挣钱不管他们。

    卢校长:父母既然出去打工,吃的穿的这些不是很困难,应该这样讲,但他最难的就是这个精神层面的关心比较少,因为毕竟离开父母,有的孩子是一两年见不到父母。

    国庆假期之后,王仁杰的父母又要准备出门去打工,但在走之前,他们还要收完家里的玉米和土豆,没能在外赚到钱时,从地里刨出的两三千元,就是一家人仅有的经济来源。

    白岩松:如今,20年前照片中的孩子都已成年。这些年陆续受益于希望工程的孩子们,后来拥有了怎样的人生?在这次六盘水之行中,我们的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一些曾经从希望小学走出的毕业生,其中一位叫杨应明,他曾辍学两次,后来因希望工程和好心人的资助,最后完成了初中学业。之后,他做过代课老师,又在国家政策调整的背景下被清退,现在以务农为生;还有一位是21岁的代课教师王琴艳,她在当地读完了职业学校后,去广东、江苏的大城市打工,但最后还是因为知识水平、家庭现实等各种原因后来又无奈从城市回到家乡,务农之余到小学做个临时的带班老师。

    杨应明:我都没有想到你们今天有这种照片,当时我没有发现他们拿照相机把这个照片照了,我看见这个照片非常想见他们,但是现在自己梦想已经落空了,非常地害羞,非常地内疚。

    记者:辅导多少个人?

    杨应明:人数是不一定的,如果抽空时间来多少,来一个我也要辅导你,两个我也辅导你。

    在杨应明的家里,有一块自制黑板,如果附近的孩子有不懂得问题,就会跑来向他请教。现在还不到放学时间,空空的屋里,一个孩子也没有,杨应明就在黑板上抄些古诗,这是他13年代课生涯的最后一点印记。

    20年前,已经两次辍学的杨应明从北京孩子们手中接过80元钱,用这笔钱重新回到学校。念完了初中,由于父亲去世,家里负担加重,他没能上高中,而是去了附近的煤矿打工。

    杨应明:挖了两年煤炭,我们地方是边远山村缺乏教师,辽原小学每次调教师都调不来,因为太偏远了,后来我就加入代课。实际我是想帮自己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能够转正,能够像公办教师一样

    1998年,杨应明从矿上回到老家,成为当地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在讲台上一站就是13年。他从来没有去过省会贵阳,甚至连六盘水市都很少去。他不知道,这13年里,大大小小的路修进了山村,一些村庄整体搬迁了,一些工厂建起来了,一些人出外打工把孩子也带走了。现实和梦想的差距,似乎越来越远了。

    杨应明:就像城市街道上一样,要像他们能够在,住的房子能够粉刷得非常漂漂亮亮,当然在这里也可以,但是要有出路,要能够有知识,我的生活应该比没有读过书的人还好,因为和我们同年龄的没有读过书的人,至今媳妇都还没找到一个。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