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上海领证结婚7300对 各登记窗口工作量增十倍

2013年01月05日 09:11   来源:解放日报   

  寓意“爱你一生一世”的2013年1月4日点燃申城领证结婚的首波高潮,截至昨天17时,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7300对,其中,登记量最多的区县分别是浦东新区1301对、闵行区543对和宝山区492对。

  记者从闸北区婚姻登记中心了解到,最早一对准新人因为担心“排不上”,1月3日22时便来到中心门口排队,两人靠打牌来打发时间。还有新人3点多来排队,尽管气温降至冰点,但新人们却表示“心里热火”。在杨浦区婚姻登记中心,最早一对准新人昨天2时30分就赶来等候。而工作人员也在4时许抵达,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提前为准新人们办理相关的结婚登记手续。闸北区婚姻登记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天的工作量大概是平时的10余倍。

  穿着白纱礼服,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走过玫瑰大道,杨浦区婚姻登记中心推出的这项服务也得到了新人们的青睐,昨天共有11对新人通过网上预约现场确认的方式,在特设的玫瑰大厅领取了结婚证。“只要情投意合,哪天登记都是好日子。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深新人们领证的仪式感,而不是随随便便走过场。”中心负责人王海燕如是说。

  近年来,一些被赋予美好寓意的日子已经成为新人们结婚登记的首选佳期。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婚”,2009年9月9日“天长地久”婚,2010年10月10日“十全十美”婚,再到去年12月12日“要爱要爱”婚,办理结婚登记的人数都是平日的几倍乃至几十倍。

  对于年轻人如此推崇“谐音好日子”,本市不少常年从事婚姻登记工作的业内人士持审慎态度。闸北区婚姻登记科应晓晨提到,去年12月12日“要爱日”登记结婚的新人中,现已有人“闪离”。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副处长林克武表示,结婚还是要看感情基础,与其追求众人皆知的好日子,还不如选择对彼此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王海燕也认为,现在大家一起“轧闹猛”登记,今后很有可能还要共同面临“生育潮”、“入学潮”、“就业潮”。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