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西:68个孩子一个“家”

2013年01月17日 09:12   来源:新华社   

  2013年1月15日,班爱花护送孩子们回家园。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龙马村“龙万爱心家园”是一个由68个孩子、几名老师和年轻的志愿者组成的一个大家庭,班爱花是这个特殊家庭的家长。2001年,龙马村龙万屯的班爱花抱着挽救周边失学儿童的初衷创办了龙万教学点。教学点的孩子主要来自大化各个乡镇,大多是孤儿、单亲家庭孩子或留守儿童。他们常年住校,有的一年才回家一次,不少孩子早已将学校当成家。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013年1月15日,年龄大的孩子在给年龄小的孩子上课。10年来,颇具经济头脑的班爱花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贩玉米黄豆、租田种地、养猪养鸡……赚来的钱全部用于养活学生。他们住的楼房小院被称为“龙万爱心家园”,是爱心人士捐建的。几年来,家园的环境逐渐得到改善,但孩子们衣、食、住等各方面的条件还是很艰苦。尽管如此,孩子们在一起仍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快乐。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013年1月15日,两个孩子抬猪食去喂猪。2012年9月份开始,“龙万爱心家园”因无办学资质,被取消了办学资格。孩子们转到附近的学校读书,家园仍旧是他们的生活场所。为了确保安全,每天上学和放学,班爱花和志愿者都会在路上护送孩子们。班爱花告诉记者:“家园一年的伙食费大概需26万元,全靠社会捐款和自己挣。”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013年1月15日,年龄大的孩子在给小孩子洗脸。近几个月,班爱花忙着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注册民间非企业单位,以陪同成长、生活关怀、课外辅导为主。由于没有先例,她去了城里几次都没办成。社会有需求,政府有难处。作为民间助养者,班爱花已得到当地不少人认可,但爱心家园的“合法”之路却似乎仍然很遥远。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资料图)2012年2月24日,孩子们上山捡柴火。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资料图)2012年2月23日,孩子们在家园里打羽毛球。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013年1月15日,几名孩子在教室里吃饭。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013年1月15日,12岁的蒙忠海在烧柴做饭。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013年1月15日,志愿者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资料图)2012年2月25日,家园的一名小孩在小山坡上跳绳。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责任编辑:魏笑)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