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粮全产业链被指暗藏危机 多项业务出现亏损

2013年02月25日 11:01   来源:山东商报   

  无论是入主五谷道场直接杀入方便面市场,还是控股蒙牛挺进竞争激烈的乳品市场,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当年一手操刀的一系列并购为“中粮全产业链”打下金字招牌。然而,3年过去,随着亏损业务板块的增多,中粮全产业链似乎只是看上去很美。

  近日,中粮集团各上市子公司陆续发布2012年业绩预告,旗下六大上市公司陷入业绩泥潭。此前,中粮接手的五谷道场也被曝光经营不善。一直以全产业链著称的中粮集团到底怎么了?在多项业务发展遇困的背景下,中粮集团是否继续此前的扩张正引发关注。2012年至今,中粮全产业链上的主要链条遇到了麻烦。据悉,截至目前,中粮旗下拥有中国食品(00506.HK)、中粮控股(00606.HK)、蒙牛乳业(02319.HK)、中粮包装(00906.HK)4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粮屯河(600737.SH)、中粮地产(000031.SZ)和中粮生化(000930.SZ)3家内地上市公司。据了解,除中粮包装外,中粮旗下另外6家上市公司均陷入业绩泥潭。

  据了解,中粮集团的食用油业务大体分成两块,一块是产业链上相对前端的大豆、菜籽的压榨,放在中粮控股;另一块是“福临门”等小包食用油的销售,放在中国食品。

  2月1日,中国粮油控股发布的公报显示:“与截至2011年12月31日相比,本集团2012年综合净利润将大幅减少,但跌幅较中期明显缩窄。”随后的2月6日,中国食品也发布盈利预警称,2012年度综合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幅度下滑。受此消息影响,中国食品股价当日大跌13.66%。

  业内人士分析,中粮目前多项业务出现亏损,应该是内外因都有,从内部来看,快消品虽然受到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但是相比其他行业还是好很多的,不会因为大环境的影响,销量出现暴跌的现象;从内部来看,中粮全产业链的概念值得商榷,它们产业链之间的衔接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好,彼此之间存在割裂,竞争优势就会削减。

(责任编辑:秦静)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