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农村"因婚返贫"普遍 男青年被迫异乡"寻"妻

2013年03月02日 08: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冯志军

  春节渐行渐远,来自甘肃庆阳市环县农村24岁的陈鹏依然被前所未有的“喜忧参半”困扰。春节期间,他终于与“不光彩”的光棍身份告别,为父母挣回了应有的“面子”。但让他至今满心忧愁的是,家里原本不错的“光景”,却因他的“人生大事”,欠下了十余万元人民币的债务,返贫了。

  面对身旁温顺贤惠的新娘,陈鹏觉得这是十分值得的付出。但由于家中欠下的债务,年逾五旬的父亲也“义不容辞”的加入了进城务工大军,这让他内心愧疚万分。陈鹏说,为了供养兄弟二人,父母已经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却依然要为自己的“婚事”背井离乡,内心实在不是滋味。

  在乌鲁木齐一家大酒店做厨师的陈鹏每年约有五六万元的收入。他说,如果开销节省一点,三四年内肯定能还清家里债务。但父母与其他生活在农村的老人一样,执着的认为“为儿娶妻”就是父母的义务。“虽然我极力劝阻多次,但父母坚决不同意。”他说,家乡周边的很多家庭与他一样,因婚返贫,务工“父子兵”这一现象也就极为普遍。

  记者走访了解到,随着物价快速上涨,内地农村待嫁姑娘的“身价”近年节节攀生,不少地方“彩礼”从两三万元,上涨至超过十万元,个别地方甚至更多,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现象非常普遍。多数农村父母为完成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不惜借款、贷款,也要张罗着把儿媳妇娶到家。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把儿媳妇娶到家后,有的甚至变得居无定所。

  面对不断上涨的高额彩礼,不少原本一贫如洗的农民除了一筹莫展的望“礼”兴叹外,只能不断“鼓励”儿子异乡“寻”妻。为此,甘肃平凉市灵台县50岁农民马民新过年半个月几乎天天都在“开导”儿子,在没完没了的唠叨声中,他的儿子总算勉强答应了。

  “家里根本就没有多少存款,出此主意完全是迫不得已,乡里这几年也有不少从外边花很低彩礼‘领’回来的媳妇,听说人都不错。”马民新称这是从邻村取来的“经”。他说,今年交待给儿子的任务就是“一定要往女孩子多的行业里‘钻’,哪怕挣不到一分钱,也要领回来一个看得过去的儿媳妇。”

  近年来,“结婚返贫”在中国内地农村屡见不鲜,绝大多数农村父母将“适婚儿子娶不到媳妇”归为自己的“无能”,因而催生出来的农村嫁女攀比之风令人大跌眼镜。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甘肃、陕西不少农村,拥有两三个待嫁女孩子的家庭竟能在一夜之间完成脱贫致富的“神话”。

  根据甘肃省社科院对甘肃城乡“80后”人口的婚姻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显示,“80后”选择结婚的主动性略低,父母意见对其择偶观念具有较大影响。记者发现,面对高额彩礼,农村待嫁女青年一般都会表现出完全顺从父母意愿的态度。由此,家境窘迫的农村男方家庭不得不将“娶儿媳”的心愿寄托于其所能承担起“彩礼”价格的异乡。更有甚者,已经尝试接受“跨国婚姻”。

  对于这一令农村饱受困扰的现实问题,政府官员的回答颇显无奈,“属于旧俗陋习,但并不违法,无权干涉。”甘肃省民政厅一位相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就好比“周瑜打黄盖”,政府很难介入调解。

  这位官员同时指出,要破除农村高额彩礼这一陋习,一方面要教育、引导群众,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这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他表示。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