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各个地区采取多种措施,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去年全省“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工作的开展,使新农村建设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在新农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了出来,需要认真去研究,去探讨。
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努力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县直各部门和乡镇要在新农村建设后续管理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村社干部及村民在思想认识、自觉程度、管理方式等方面毕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关部门和乡镇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让农村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深刻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既是国家、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建设靠大家、发展靠大家,管理更离不开大家。只有让干部群众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管理新农村就是为了自己,就是自己天经地义的责任和义务,抛弃小“我”,积极参与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管”、“我不管”为“我要管”、“我定管”。
健全体制、明确职能、落实责任,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
首先完善领导机制,要明确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认真落实《新农村建设工作管理办法》、《集镇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条规,紧密结合本乡镇实际,修定完善《乡规民约》,或制定新农村管理各项事务《管理办法》,组建相应管理组织或机构,从组织和制度上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乡镇指导、村社管理、农户管护”的管理链条。村上由村两委具体牵头成立管理小组,制定具体管护办法和规章制度,把任务分解到社,落实到户,明确到人;建立农户管护管理评议制度,户户签订管护责任书,严格执行和落实责任书中规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认真兑现承诺,做到奖优罚劣,褒贬分明。
与此同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村级管护费用和人员的落实。村容村貌的整治管理和村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平时管护,需要组织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但也必须要有专人具体负责管理。这就需要一定的管护费用,用于管理人员的日常补助和部分设施的更新补修。村级运转经费比较紧张,所以,要尽可能地建立一种管理经费保障机制,从县到乡、从村到户,都有责任,采取财政拨一点、乡镇补一点、村社挤一点、农户集一点的办法,用不多的资金来保证管护工作的正常运转。管护人员既有按照村社规定的轮流替换,也要有义务管理员,更要有长期负责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对于专兼职人员,村上给予适当的物资资金补助,同时也明确职责任务,确保其认真负责、管护到位。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积极自觉地参与管理工作
要让干部群众自愿参与管理工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村民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参与中提高认识,在参与中转变观念,在参与中树立意识,变“事不关己”为“我的事情”,变“要我管”为“我要管”,使新农村建设后续管理成为全体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是组织开展村容村貌义务整洁活动。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通过妇女、青年、民兵、学校等,发动各自联系的对象,组织开展清扫、保洁、治理脏乱差、绿化美化净化香化村庄及庭院活动;二是制作文明流动红旗、红黄褒罚牌等,组织开展检查评比竞赛活动;三是组织老党员、老干部、有威望人员开展巡回查访、评议活动;四是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五是组织开展“文明农户”、“和谐家庭”、“最美村庄”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既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净化风气,同时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让其发挥作用,促使提高村民对文化设施的爱惜管护意识。各类活动的开展一定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既可组织乡与乡、村与村的大型比赛,也可组织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群众自娱自乐活动。不论哪种活动,关键在组织、关键在引导,关键在持之以恒。
进一步完善干部经常性联系群众制度,让联点领导和干部做好参谋指导工作
当前开展的干部经常性联系群众工作和领导干部联乡联村联户制度,确保了每一个乡村都有一名领导干部经常联系。这些联点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联点乡村,深入调查了解,发挥好自己信息、见识、思路、经验各方面的优势,帮助村社干部分析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参谋指导村社开展好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新农村建设后续管理和其它各项工作一样,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完善,不断去创新。在研究探索完善创新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富有特色、实效管用的后续管理来促进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创出新特色,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吴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