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振龙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工厂,工人在为秧苗浇水。目前,工厂已接到代育5600亩秧苗的订单。(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以往这个季节,正是大家为育秧费心的时候;自2012年开始‘集中育秧’,春耕变得省事多了。”广西桂平石咀镇旺龙村村民杨土生说。
桂平是农业大县,每年的水稻播种面积超过百万亩。眼下,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正紧张有序地推进,家家户户都忙着选种子、买育秧材料、购杀虫剂。
聊起春耕,旺龙村的村民兴奋中藏着苦恼:拿育秧来说,要想育出壮实的苗,就得面面俱到,即便几十年的种地老把式都不敢掉以轻心,生怕一不留意就得重新来,费工又误时。“去年我家的秧苗遭到一只老鼠祸害,结果水稻整整推迟20天才补种上。”
春耕工作量大,正是用劳力的时候,但旺龙村和很多农村一样,面临着青壮男劳力的短缺。全村5000多人,三分之一的人常年在外打工,田间管理的担子落在留守老人和妇女肩上。
“集中育秧”应运而生。自去年试点以来,旺龙村今年的试点规模扩至40亩,能保证1000亩地的用苗。参与群众只需承担种子、薄膜等成本,到插秧季节,直接到地里取苗插秧。秧苗平时由技术水平高的种植户代管,农业部门派人下来指导。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