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欠款难追回 渝企出海如何避风险?

2013年03月26日 07:48   来源:新华网   

商报图形 王若静 制

  去年,因重庆出口企业遭遇海外欠款,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重庆营业管理部赔付了756.6万美元。然而,这只是重庆已投保的两成出口企业的遭遇,不少未投保的出口企业遭遇的海外欠款则无法统计。

  庞大的应付账款,到底是谁在拖欠?中国企业为何频频遭遇海外欠款?企业产品销向全球市场时,资金风险该如何规避?

  “看来这17万美元,他们是真的不打算还了。”挂了电话,杜通(化名)的心又凉了一截。

  3月19日下午,阳光明媚,但坐在商报记者面前的杜通,却声音嘶哑、充满疲惫。杜通所指的他们,是美国一家公司,双方做第二次生意,杜通就遭遇对方欠款,这笔欠款很可能演变成坏账。

  17万美元,仅仅是中国企业遭遇海外欠款的冰山一角。

  欠款  

  企业被欠款拖入停产边缘

  37岁的杜通是我市一家中型机械配件企业的老板,在一次产品展示会上认识了美国公司一名业务员,在完成一笔5万美元的生意后,去年6月和其达成第二笔20万美元的生意,预付3万美元后,这家公司承诺余款3个月到账。

  然而一晃9个多月过去了,他如今还没有见到这笔钱,多次拨打电话却无人接听。“我怀疑从一开始这就是个骗局,先取得我们信任,把货搞到手,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说,当初是想先把关系搞好,把他们做成一个长期稳定的海外客户。

  “如果再贷不到钱,公司可能要停产了。”脸上写满疲惫的杜通说,这笔钱相当于公司大半年的利润,他连续几天都在为资金周转奔波于银行间。

  其实,与杜通有同样遭遇的企业不少。

  “他们在合同上做手脚,上百万货款一分都没要回来。”我市一不愿具名的摩托车零部件企业老板愤懑地说,“合同只对零部件的规格、尺寸等做了基本要求,根本没提质量的问题,收货后却对产品质量不断提出异议,并以此为理由不付款。”

  当然,并非所有海外欠款都来自骗子公司,也有一些非可抗因素。

  中国信保的资料显示,2011年中东北非地区政局动荡,仅在利比亚的29家中国企业损失就达5亿元人民币。

  在人为和非人为因素交织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到底有多少海外欠款?“资料的收集统计相当困难。”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下称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主任韩家平综合了调研、上市公司公告及海关等相关数据,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1000亿美元。而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10年测算,当年中国企业被拖欠的海外欠款已高于1000亿美元,每年新增坏账大致在50亿美元至300亿美元之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贸易研究部副主任吕博告诉商报记者:“中国企业在海外被拖欠巨额账款的现象普遍存在,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