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西藏拉萨强巴林寺举行“迎请强巴佛”仪式

2013年03月29日 16:29   来源:新华网   

  2013年3月27日是藏历二月十五日。被誉为“藏东第一禅林”的西藏昌都强巴林寺举行一年一度的“迎请强巴佛”仪式,为逝者超度亡灵,同时祈求平安吉祥、国泰民安。

  上午8时30分,作为迎佛仪式的前奏,展佛活动正式开始。在僧人和信众的虔诚注视下,一幅高18米、宽13米的巨型强巴佛唐卡在坛城大殿前徐徐展开,在晨光的点缀下,显得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来自藏东各地的信教群众将早已准备好的哈达抛向强巴佛唐卡,祈求风调雨顺、人畜两旺。

  来自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的仁青占堆4天前来到昌都县,只为不错过这场盛大的迎佛仪式。他牵着小孙子的手,凝神注视着强巴佛画像,口中念念有词:“我祈求今年一切顺利,家人身体健康、幸福如意。”

  9时许,法号齐鸣、法锣合奏,上千名身着崭新僧袍的僧人列队走出措钦大殿,径直走向寺庙中央的空地。坐定后,便开始跟随大经师集体诵经祈福,十几个年轻的小喇嘛则抬着几大桶酥油茶为正在诵经的僧人们献上“布施茶”。

  诵经结束后,“迎请强巴佛”仪式正式开始。9时45分,一尊高约两米、全身镀金的强巴佛像在措钦大殿前的花车上出现,宝伞、飞幡、鲜花、哈达让花车富丽堂皇。僧人们手捧鲜花,簇拥着花车走出寺门,依顺时针方向围绕寺庙巡游。

  记者在现场看到,巡游花车分别在寺庙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短暂停留,每结束一次开光浴佛仪式,便继续绕寺转经。数万名信众在花车所过之处夹道等候,争先恐后地向花车上的强巴佛像敬献哈达,并为车上的僧人慷慨布施。

  中午12时许,花车绕寺庙一周后重新回到寺内,迎佛仪式也即将落下帷幕。人们扶老携幼,手捧哈达,面向花车归来的方向,手持念珠,顶礼膜拜。

  “强巴佛是藏传佛教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也是强巴林寺的主供佛。”强巴林寺僧人登增元丁告诉记者,每年强巴林寺都要举行迎请强巴佛出寺的佛事活动,这一宗教仪轨距今已有500多年。

  强巴林寺位于昌都县内马拉山的四级台地上,始建于1437年,是藏东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庙,因主供强巴佛而闻名。它是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喜绕桑布在藏东兴建的第一座黄教大寺院。

(责任编辑:宋雅静)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