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排水口将进行"户籍管理" 排什么都要登记

2013年04月01日 16:09   来源:浙江在线   

  为了确保西湖水质,西湖水域管理处将对流入西湖的排水口进行“户籍管理”。

  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全面排查西湖沿湖排水口,一组人负责监控流入西湖的水是否指标正常;另一组人关注接入西湖的排污管,会不会有破损,是否达标。

  经过排查后,所有与西湖相接的排水口都将按排水管道破损情况和污染情况,分红、黄、蓝三级被登记在册。最严重的会被贴上红色预警“标签”,水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也会相应加密检查力度,防止污染事件发生。

  昨天,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举行了“保护世界遗产、加强水域管理,共建共享美丽西湖”主题活动,除了介绍近期工作,还公布了一个数字——2012年,西湖主湖区平均透明度82.8厘米。

  82.8厘米,是什么概念?

  西湖平均水深2.35米,往深处看可能没什么感觉,站在岸边、浅水区的话,西湖水清澈见底;这一数据比2011年提高了3.8厘米。

  水越来越清,和西湖水质多年改善有关。

  从1999年起,西湖花了4年来做底泥疏浚工程,平均水深由以前的1.65米加深到了2.5米;

  2003年9月,西湖引配水工程竣工,年引水量达到1.2亿方,西湖水实现“一月一换”;

  2012年,启动了钱塘江饮水高效降氮示范工程、西湖湖西水生植物群落优化示范工程、北里湖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就以刚竣工的北里湖来说,它相对封闭,湖水以前只依靠两个桥洞一出一进,水质相对差一些。于是,工作人员就在隔壁的西里湖搭建了一个水下管道,每天引2万方水到北里湖,现在北里湖的水质也越来越好了。

  当然,在西湖水变清的过程中,水生植物的作用不可低估。

  现在的西湖里,粗略数数就有80种水生植物,菖蒲、蒲苇、芦苇、斑茅、睡莲、萍蓬草、荇菜、狐尾藻、苦草、菹草、黑藻等等,它们像一个“净水器”一样,确保西湖水环境的安全。

  另外,考虑到15公里长的西湖湖岸线,常有偷钓、偷捕发生,去年一年,西湖共查处偷钓案件1115起,罚款金额53650元。

  今年,水域管理处打算扩大有奖举报范围,对屡劝不改的偷钓者,将报到所在社区,进行重点监管。

  西湖水域管理处开通24小时举报电话:87027884,市民如果发现西湖偷钓偷捕行为,请第一时间或立即向就近保安举报。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