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现两种“灭绝”蕨类植物 专家:因环境优良

2013年04月01日 14:07   来源:海南日报   单憬岗 通讯员商辉

  两种“灭绝”蕨类植物被发现

  专家称这显示了海南生态环境的优良

南洋石韦

海南金星蕨 图片由商辉提供

  海南日报记者昨天从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科学家在我省发现两种过去认为已灭绝的蕨类植物:南洋石韦和海南金星蕨。

  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该中心蕨类植物生物多样性和保育研究组组长严岳鸿研究员说,去年他们在吊罗山保护区协助下,在该保护区内采集到了珍稀濒危蕨类植物南洋石韦。

  “南洋石韦在国内仅海南有标本记录,且只有10份,距离最新采集的标本已过去整整50年。”他说,上一次我国采集到南洋石韦是1962年,在万宁乌石港。去年新出版的《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曾推测,该种在中国野外已灭绝。

  他表示,南洋石韦为热带雨林附生植物,是蕨类植物中研究景天酸代谢途径的模式植物,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国内因一直缺乏该种的活材料,致使该领域研究为空白。由于南洋石韦形态优美,具有较好园林观赏价值,目前已被引种到上海辰山植物园后备温室,并将用于研究该种植物的孢子繁殖技术,并对其进行保育和开发利用。

  今年3月,该研究组再次报道在海南发现一种过去认为已灭绝的蕨类植物海南金星蕨。

  “这是金星蕨属中形体最大且最为奇特的一种蕨类。”严岳鸿说,资料记载该植物植株可高达3米。该种模式标本于1933年在昌江采集到,80年来一直没有新的采集报道,2004年在相关文献中被有关学者认为可能已在中国灭绝。此次他们是在霸王岭保护区的协助下,在昌江调查蕨类植物时发现这一奇特植物的。

  据悉,我国现有已知蕨类植物2500余种,自1998年《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出版以来,先后有10余种被宣布灭绝。

  严岳鸿认为,能够在海南连续重新发现珍稀蕨类植物,显示了海南生态环境的优良,“因为蕨类植物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比较高。”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