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村级水厂设施趋于老化
调查之水厂
根据记者的统计,自今年1月1日到4月9日,市水务局收到的网上投诉总计96宗,85%来自原特区外地区,而在原特区外的这些投诉里,60%以上为水质问题投诉。
“我家住在一楼,即使是这样,晚上洗澡的时候水也极其微弱。一、二楼勉强有水;三楼以上如果不用抽水机,几乎就得天天断水。”坪地坪西社区的祖先生抱怨道,“水质也不好,经常发黄,有时候还可以看到铁锈。”
记者走访了原特区外的几个社区,基本都有类似的问题:水太脏、水压低。
在一条来自龙岗民治片区水质投诉的回复中,市水务局点出了问题症结所在:“民治片区由民治村自建水厂负责供水。目前我市尚存在一些由原行政村或自然村集体经济自建的自来水厂,这些小水厂供水的水质、水量保障性较低。”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7年以前,特殊的特区内外二元化管理体制使得原特区内外的供水系统长期以来相对独立。村级水厂是政府当年鼓励各村兴建的,曾经为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作出了很多贡献。但现在看来,部分水厂的设施和管理已趋于老化和落后,未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与之相反,掌握着原特区内大部分供水服务的深圳水务集团,则在监测、处理工艺上走在全国前列。该集团总工程师张金松告诉记者,从他1997年来到水务集团以来,“每一年都在改进工艺,长期的努力才使深圳水务集团所属各水厂的水质遥遥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市委、市政府主导与部署下,2007年以来深圳水务集团已经先后整合宝安区、龙岗区、光明新区、莲塘、蛇口等区域的供水资源,原特区内外水质、服务等的一体化早已在推进之中。”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