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季经济指标领先中部

2013年04月22日 00:00   来源:安徽日报   

  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大背景下,首季我省主要经济指标领先中部、全国靠前,为进一步转型与赶超带来诸多启示。

  一季度,全国经济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都明显放缓,中部地区部分省份经济增幅下行至10%以下。我省经济则延续了去年生产总值增幅领先中部的态势,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中部第一,指标增幅在全国和中部地区的排位均较去年同期明显前移。

  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省作出了“总量争先进位、人均进入中等、收入赶上全国”的新部署。一季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运行在这样的既定轨道上。 “对我省来说,当前全国经济的下行态势,既是直接的挑战,更带来了赶超的机遇,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时间窗口’。 ”在近期的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省统计局负责人这样说道。

  稳中有进动力何来

  ——新项目发挥效益,企业数持续增长,一批新增长点开始发力

  在江南产业集中区,由台商投资的绿创精密电子科技公司是首批投产的工业企业之一。记者4月中旬在这里采访时看到,该公司首期建成的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生产出的手机零部件源源不断发往各地。该公司董事长罗新发说,公司一年可以创造3000万元税收,目前正计划将合作伙伴引入园区,完善手机零部件制造产业链。

  “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省经济能够在各省区中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势头,得益于近年来大力实施‘861’行动计划,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说。

  据介绍,近10年来,我省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年均增长62.7%,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保持25%以上增幅,其中40%左右的投资都投向了制造业领域,全省的制造能力和产出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一个显著的指标就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2200户,增量居中部第1、全国第2。2月末,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已达14514户,总量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

  今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20.3亿元,增长21.4%,增速快于大型企业14.6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0.9%;

  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51.1亿元,增长19.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3.1%,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5%。中小工业企业和民营工业企业都是我省在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行动中着力培育引进的“新生力量”,如今正在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力军”。

  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迸发新活力,上一季度全省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相对活跃态势,全省工业用电量增长4.99%,高于全国3%的增幅,居中部第一。 1月—2月份,全省货物运输量累计完成54277.4万吨,同比增长15.5%。从这两大先行指标的运行态势来看,二季度及全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上将保持平开稳走态势。

  下行压力何以应对

  ——需求收紧、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形成倒逼压力,产业升级必须提速

  2012年底开始投产的合肥联宝电子科技公司,在一季度进入了生产能力快速释放阶段,每30秒就有一台电脑下线。联想集团的这一制造基地落户合肥,正在带动近40家配套企业相继落户。 “引进和培育具有带动能力的整机项目和核心企业,打造产业链条相对完整的产业基地,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的重要路途。 ”合肥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姚卫东对记者说。

  今年前两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仅增长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省经信委分析,下行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市场需求疲弱,工业产销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一些产业链短、加工度低的周期性传统行业下滑较快,煤炭行业受影响较为明显,全省煤炭库存800万吨,前两个月该行业整体减少利润25亿元。其次,钢铁、水泥、家电等产能过剩行业的经营压力明显加大。水泥行业,由于价格下滑,我省行业龙头企业在销售增长40%以上的情况下,利润却下降了26.1%;家电行业,家用洗衣机产量下滑7.8%,家用电冰箱产量下滑3.6%;钢材行业,马钢在产量增长5.6%的情况下,仍处于亏损状态。

  由于我省大型骨干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仍然偏重于能源原材料等基础性行业,受到全国市场需求收紧、产能过剩矛盾加剧的冲击较大。前两个月,全省总量居前的十大行业增加值增幅低于全部工业增幅3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比重较两年前下滑近7个百分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99.8亿元和664.9亿元,增长17%和18.3%,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增幅1.8个和3.1个百分点。

  “下行态势不见得是坏事,正在对企业形成更加紧迫的倒逼态势,促进企业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招才引智,增强创新能力。 ”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说。

  省发改委表示,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将引导各地抓紧谋划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工业机器、食品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平板显示、智能制造、硅基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拥有市场主导权的创新型企业。

  赶超势头如何持续

  ——加大有效投入,加快转型步伐,构筑多极支撑格局

  马鞍山市经济总量在全省居第三位。今年一季度,该市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省近1个百分点。在总量居全省前列仍然快于全省水平的增长态势,得益于该市通过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初步构筑了多极支撑的发展格局:县区、园区的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由5年前的1/3升至2/3。在钢铁产业发展遇困时,铁基新材料、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培育了9家上市公司;第三产业实现税收的比重也较5年前增长20个百分点。

  “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在全国增速放缓时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增长相对平稳,大多保持9%以上增幅。 ”省统计局副局长倪胜如说,这是因为东部沿海省份近年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正在取得成效。安徽要想加快赶超步伐,实现总量争先进位,也必须在坚持做大总量的同时,积极优化经济结构。

  目前我省仍处于以投入带动产出的发展阶段,存量调整的突破口在于增量的扩张与优化。一季度全省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2.5%,均明显高于投资的平均增幅,这是结构优化的积极信号,随着工业主导地位的确立,三产的有效投入将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也将直接带动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和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在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看来,近年来,东部沿海省份因为经济转型而放缓增速,这是中西部省份跨越赶超的重要时间窗口。随着东部省份转型升级取得进展,其经济增长将回到平稳较快增长轨道。而今年一季度的经济走势也正在印证这一点。

  对安徽来说,加快转型与赶超跨越必须同步推进,才能持续目前领跑中部、全国靠前的良好发展态势。(胡旭)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