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京现大规模交通拥堵 或成上半年最堵工作日

2013年04月28日 18: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马学玲

  4月28日17时20分左右,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的城市道路实时路况。北京市交通委网站截图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 马学玲)28日下午开始,北京出现较大规模交通拥堵状况。截止16时45分,四环以内拥堵等级均已达“严重拥堵”,六个城区中,只有石景山区为“基本畅通”状态。官方此前预计称,28日将是上半年最堵的一个工作日。

  记者在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的城市道路实时路况中看到,28日16时40分至45分,全路网交通指数已达到7.0,拥堵等级为“中度拥堵”。其中,二环内、二环至三环、三环至四环交通指数均超过8,拥堵等级均为“严重拥堵”。此外,四环至五环也已经达到“轻度拥堵”状态。

  从行政区划而言,截止16时45分,西城区和朝阳区已达到“严重拥堵”等级,东城区为“中度拥堵”,海淀区和丰台区为“轻度拥堵”,只有石景山区为“基本畅通”状态。

  北京市交通委此前曾表示,根据历年交通运行监测数据,“五一”劳动节是交通出行的高峰期,道路交通指数、公共交通客运量以及高速公路进出京交通量都将会有明显增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3年部分假日的安排,2013年4月27日至5月1日期间,机动车出行不受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限制。因此,预计节前最后两个工作日(4月27日周六、28日周日)期间,道路交通压力将明显高于前一阶段工作日。

  今日是“五一”劳动节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由于部分单位采取提前下班措施,因此午后14时左右起,北京多个城区即开始拥堵。预测称,拥堵将主要集中在环路以及商场餐饮周边,如:北三环马甸桥周边、西北四环中关村地区、东三环CBD地区、西二环西直门等地区。

  记者了解到,今日下午15时前后,中小学校园周边道路随着接学生车流的增长,交通压力明显上升。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此前曾表示,西四环正阳桥区辅路、北四环中关村桥区辅路、玉泉路等校园周边道路等都是容易出现车行缓慢的路段,建议市民尽量避开校园周边道路出行。

  来自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官方网站消息显示,16时10分左右,南二环开阳桥东西双向、南三环玉泉营桥至草桥西向东方向、南四环十八里店南桥至榴乡桥东向西方向等城区南部,以及东二环东直门桥至建国门桥北向南、东便门桥至建国门桥南向北、朝阳门桥至东直门桥的南向北、东三环三元桥至十里河桥南北双向、东四环望京桥至大郊亭桥北向南等城区东部等城区东部,均出现交通拥堵情况。

  16时10分左右,北四环全线西向东方向车辆行驶缓慢,尤其是东北四环内环方向交通压力突出。北京市交管局消息称,受去往京承高速和机场高速的车辆通行缓慢影响,预计对北四环的通行压力还会不断上升。

  “五一节前北京最堵的一天开始啦!来围观东四环四惠桥大堵车!”16时左右,名为“锐仕方达黄小平”的网友发布一条微博,并配上了堵车严重的照片。和他一样,很多网友在网上晒堵车照片,也有网友庆幸自己没出门。

  但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表示,其实今天感觉并不是很堵车,有的路段甚至还不如前两日拥堵。究其原因,其中有网友调侃说,“得表扬北京交通委,吓唬一下都不敢开车了吧,三环很顺利。”

  官方此前预计称,今日将是北京上半年最堵的一个工作日(非雨天情况下),中度拥堵持续时间预计将超过6小时,晚高峰道路交通指数将超过8.5。目前,北京市各城区各路段交通压力正在进一步加大。(完)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