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西城乡风貌改造投资49.57亿 170万农民受益

2013年04月28日 1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陈燕
    “北海越来越美了,随便走走发现北海道路变干净了,市貌村容也整洁了。”从东北到广西北海旅游的黄忠义老人不由自主地赞叹。今年56岁的黄忠义是典型的“候鸟一族”,每年都会到北海旅居一段时间。

    北海是中国著名旅游城市,拥有洁净的海水和沙滩,以及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等独特的旅游资源。随着慕名到北海的游客日益增多,以及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广西沿海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威胁。近年来,著名的北海银滩相继遭到从海洋漂来的大量椰子、海藻等海洋垃圾,以及泡沫、塑料袋等各种生活垃圾的“围困”。

    今年4月,广西启动开展为期一年多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该活动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旨在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使乡村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

    每天凌晨,上千名头戴小黄帽、身穿黄马甲、手拿大扫帚或开着环卫清洁车的城市环卫工人,在北海市的大街小巷上开始一天的清扫保洁工作。北海的“皇牌”景区银滩还新引进两台沙滩清洁机,用于大面积的藻类等垃圾清理,以期为游客营造一个美好的旅游环境。

    为动员全民参与“美丽”行动,4月27日,北海市在下辖的合浦县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誓师大会,来自社会各界的2000多名代表在会上宣誓全面清理整治城乡环境。该县干部、各乡镇代表以及市民代表等纷纷投入环境卫生集中清扫行动,在他们的带动下,许多普通市民都自觉加入到城乡“美容”的队伍中。

    据了解,北海市目前已安排9千万元作为活动启动资金,两年内总共将投入6亿元,同时整合各项上级扶持资金,持续推进“美丽广西”系列活动,经过一年半的集中整治、5至8年的持续推进和完善,加快建设“美丽北海”步伐。

    北海邻近的钦州、防城港,以及贵港、玉林等广西城市,近期也纷纷启动开展“美丽”行动,力治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有效治理与遏制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城市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农村生活点源污染,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据统计,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起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至2012年,全区城乡风貌改造共完成投资49.57亿元,开展33类9769个项目建设,覆盖全区2428个村屯,共硬化村内道路854公里,建设村屯垃圾池和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项目1000多个、篮球场377个、农家书屋和新家庭文化屋827个、计生室748个,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约170万农民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邓一)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