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今天北京发改委公布了出租车价格调整的听证方案,在给出的两种听证方案中,出租车起步价都涨到了13元,另外还调整了早、晚高峰期间低速等候费,由原来的每5分钟加收1公里租价调整为每5分钟加收2公里租价。乘客每次打车花费最高增加20%以上,这两个方案哪个能够通过,还要等15天后召开的听证会结果。
北京市发改委原定今天下午两点半召开发布会介绍这两个方案,但由于有的媒体提前曝光,发布会突然被取消。北京市发改委的两套调价方案里,起步价都是13元,燃油附加费都由3公里以上运次加收3元调整为全部运次加收1元。不过,对于每公里的里程价格,方案一是从现在的每公里2元提高到2.3元,方案二是每公里提高到2.6元。
按照当前平均运输距离测算,如果根据第一方案,乘客每次打车平均要多花3块3,增幅约13%;如果根据方案二调价,乘客每次打车平均要多花5.1元,增幅约20%。这还没计入早晚高峰低速行驶费,如果加上后打车的花销增幅更大。
经济之声记者初日今天采访了一些北京市民。
市民:打车费涨也是情有可原吧。
市民:从工薪族来讲社会负担更重一些。
市民:毕竟现在咱们的消费都在提高,如果是没有特殊情况下我个人还是会坐公车或者是地铁。
市民:如果涨价之后能带来方便我觉得是最好的,别最后涨完价了司机朋友也拿不到好处,消费者也没有便利,反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虽然物价普遍都在涨,出租车调价似乎无可厚非,但是百姓们还是在两个问题上有质疑,第一涨价能不能解决打车难的问题,第二为什么份儿钱不降,而从消费者身上切蛋糕?
北京市发改委表示,调价收益将全部归出租车驾驶员。若按每公里计程价格提高至2.3元计算,司机平均每月可望增加收入1400元左右;若按每公里计程价格提高至2.6元计算,司机平均每月将增加2000多元收入。不过对于即将到来的涨价,的哥们也不都举双手欢迎。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杨师傅就质疑,涨的这些钱到底能不能到的哥手里。
杨师傅:我觉得应该价格不变,涨了半天我告诉您,小的公司对外的宣传是给到司机了,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暗箱操作的东西有好多,最后不会补贴到司机手里,没准油补不给了或者说这个钱给你涨上去了别的钱上面就不给你了,举行听证会说白了也是走个形式,对于司机来说没有太多的利益。我告诉您打得起车的现在一大部分人都买车了,有很多人打车一个是不愿意自己开车,再有就是来旅游或者是来办事的人,太贵的话人家宁可坐地铁了。
出租车司机于师傅也认为,涨价的部分应该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才能让司机和百姓都得到实惠。有可能消费者多出钱了,但出租车公司和国家把油补取消了,的哥们不仅客源少了而且成本依旧很高。
于师傅:北京市出租车里面来讲我们这个车黑颜色的高档出租车,我们的承包费特别高,我们承包费6500,国家规定是5175,企业应该降低承包费,降低份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油补取消不取消,现在的油补是国家跟单位共同负担的就是1375,这个钱如果取消的话对于我们来讲还不如不动我们的价格。
当然也不是所有司机都反对涨价,一位李师傅说涨价当然好,但也和其他的哥一样,认为份儿钱该降了。
李师傅:我们出租车当然是觉得挺好的呀,这个事反正就是老百姓多出点呗。一涨价之后肯定百分之百的打车人会减少一部分,现在说也没用,出租车公司应该降份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光建认为,虽然这次的调价方案消费者和出租车司机都不算太满意,但改革是要逐步推进的,不过对于这次的改革方案中,燃油附加费依旧保留,实在让徐光建看不懂。
徐光建:对这个方案我有点不太理解,有1块钱的燃油附加费,既然调价调到13块为什么要保留1块钱的燃油附加费,这个附加费机制将来还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燃油附加费一般取消的,因为这是属于政府补贴行为。
《天下公司》嘉宾主持向荣认为,出租车价格并不像食品或者燃油的价格,会随着成本的起起落落存在国家政策层面的指导性价格,它在几年的价格都是保持不动的,这就会积累涨价的压力,到一定时间后涨价就是一个必然的决定。
但提价能够解决现在出租车打车难的问题吗?有的时候我们一谈到解决问题就想到涨价,其实涨价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其他方面比如管理的配套效率的提升也是很关键的。涨价容易,因为消费者是弱势群体,但供需出现问题的时候,仅仅使用价格杠杆并不合理。
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地梳理一下为什么现在打车这么难,其实最开始的时候,私人只要申请一个运营牌照就可以开出租车了。改革开放之后,牌照一度关停,价格涨到了100万一个。后来几大出租车公司垄断了这一行业,即所谓的行政特许经营。
从供需方面来讲,目前出租车其实也比较少。当时几百万人口的北京市有6.6万辆出租车,现在北京人口有2300万了,依然只有6.6万辆出租车。政策的制定往往受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影响,如何能够让真正的司机和乘客的声音能够反映到政策里,能够使得政策的制定部门在制定政策的同时体现老百姓的诉求和利益,这是我们在行政管理上需要提高的部分。
(责任编辑:袁霓)